即使在德国,海德玛丽也算是一个奇葩,那就是没有房子,也没有车,也没有医疗保险,别说是账户,她连一个钱包都没有。然而她可不是什么穷困潦倒的失业者!不然可以每个月去领300多欧元的救济金,国家会为她提供住房和医疗保险。实际上,海德玛丽曾经是拿“铁饭碗”的小学老师,还当过收入颇丰的心理医生——可是她什么都不要。
她决心要过一种摆脱金钱的生活,而且一过就是十几年。在全德国都在讨论社会救济金过低,是否已经出现贫穷阶层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海德玛丽却认为自己非常富有。
钱对于人来说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吗?这个种子在海德玛丽很小的时候就种下了。
1942年,东普鲁斯一个富有的咖啡厂厂主家迎来了第三个孩子,她就是一头金发的海德玛丽。在保姆悉心照料和两个哥哥的陪伴下,海德玛丽快乐地长到了两岁,二战的战火却烧到了她的家乡。在一片慌乱中,海德玛丽的爸爸被征召入伍,上了战场,妈妈则拉扯着几个孩子开始了逃亡。
当他们逃到了北德的一个海滨小城艾克福尔德市时,早已是一身破烂,一无所有。一下子从富有跌到贫穷带给幼小的玛丽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失去了财产和金钱,他们一家在人们眼中突然就变得这样一钱不值了?难道钱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吗?
毕业后,海德玛丽当上了老师。老师在德国是终身职业,她15年做得好好的却主动放弃了铁饭碗,改行做了心理医生。而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她的一生。
一天她在广播中听到,加拿大一个乡村公司突然倒闭后,当地的人都失去了工作。为了自助,这里的人组成了服务互换团,也就是你帮我修车,我帮你做饭、打扫卫生——这给了海德玛丽灵感,为什么不建一个这样的服务互换圈呢?对,一个不靠金钱左右、只靠人本身的价值来维系运转的微型社会圈!
说干就干,海德玛丽尝试着建立这样一个纯私人的服务互换圈,她每天忙于收集地址,记录每个圈友能提供的服务。这个互换圈的范围刚开始还只局限在多特蒙德,但是很快就发展到整个德国。
但这并不能令海德玛丽满足。4年后,她离开了自己建立的互换圈,向她的下一个目标迈进。那时,她早已和丈夫分居,一双儿女也早已长大成人,有了各自的小家庭。海德玛丽毅然退掉了租屋,把家具和所有用不着的东西都送了人,只留了一些衣物存放到了朋友家。如此的破釜沉舟,是因为她决心做一个尝试——过一个真正没有钱的生活。
她为别人提供法语辅导,换取一个手机卡;为商店打扫卫生,换取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帮眼镜店的老板照看家里的猫,换一副眼镜;圈友出去度假,就帮他们看家和照看宠物——这样几个星期就不用为住处发愁了。有时,她也会重操旧业,为圈友做心理咨询。不过,她始终如一的原则是:绝不接受金钱。
原本这只是一个试验,看看在现代社会没有钱能否活下来,一年后再恢复以前正常的生活。海德玛丽没想到自己会越来越适应这种没有钱的生活。一家出版社发现了她,为她出版了一本自传:《福从天降的试验》。
这本书的出版让海德玛丽一夜成名,荣誉和金钱也“从天而降”:各国出版商也纷纷要求出版她的作品,海德玛丽也成了电视座谈节目的常客,频繁被邀请到各地演讲……不过她依然坚持不接受金钱报酬的原则,除了出版社的稿费以外。
她把钱揣兜里,一开始是一千欧元的“大票子”,走在街上送给不认识的人。后来就换成100欧元面值的,送给一些单身母亲,直到把钱送光。海德玛丽不是没想过多挣点钱,然后把钱送给需要的人,不过最后她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想明白了。这没有用,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社会上的问题。而且,人也永远不会满足。与其那样,我还不如在体制结构上下工夫。”
海德玛丽渴望寻找到一个不受金钱左右的价值体系,她说:“我的愿望是改变社会。”她通过座谈会、演讲和读书会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思考。
“对有些人来说,我的活法是一种挑衅。但对另一些人而言,我则提供了一种答案。”
“这10年的经历告诉我:这一切是可行的,我们真的可以这样生活,而且活得很好。”海德玛丽认为这些年没有钱的生活让她变得格外富有,她不仅不用为怎么存钱、花钱而耗费精力,从而赢得时间,也结识了无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有机会时刻面对自己的内心,真正认识到自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