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方周末》有一篇《网恋女子复仇记》,写了一群在网恋中被诈骗而受伤的女性,她们自发组成反诈骗维权QQ群,一方面互诉被骗之痛,在共同的痛苦中稀释自己的苦毒;另一方面追踪查找骗子,挖出骗子,甚至设计骗骗子,让自己从受害者跃为对骗子施骗的复仇者。她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出招接招,展开一场逼真的猫鼠之战。
该报道摘录如下:这个叫做“婚恋投资反诈骗”的QQ群建立仅2个月,已经集中了51名在婚恋网上遭遇诈骗的受害者,1名男性,50名女性。
每天早晨7点出头,群里便开始热闹。大家互道早安,聊起各自的“骗骗”。“我的骗骗是在香港做生意的台湾人。”“我的骗骗不抽烟不喝酒,还特别孝顺。”
大家这么聊着,像是说起一个旧情人。她们用“骗骗”这样一个温情的昵称,去称呼那些心狠手辣的骗子。
“骗钱骗感情嘛。”群员何梦解释,用这个称谓,更多只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骗骗’‘骗骗’这么喊着,骗子似乎就没那么可恶了。成天恨啊恨,人怎么活呢。”
四川成都的何梦于2015年2月2日入群,竟发现自己还算幸运的,只被骗走2万,其他人的被骗金额大量集中在10万至20万,51人的合计金额已超过485万。就像群里说的,“你总能碰到更惨的”。
“那真的是一个完美的男人,一段完美的爱情。”何梦回忆起那段和骗骗短信不停,无话不说的日子,还有些恍惚:早上7点有早安短信,晚上11点有晚安短信,两个月,没有一天落下;第一周,骗骗喊她作“梦”,第二周喊她“亲爱的”,到了第三周,就喊成了“老婆”。
培养感情的时期,被她们称为“铺垫期”。有的骗骗爱挣快钱,最多铺垫10天,便进入诈骗正题;有耐性的骗骗“放长线钓大鱼”,铺垫期多达两个月,甚至半年。骗骗会根据依赖程度“拿捏火候”,判断感情基础是否已经足够稳固。
铺垫期一旦结束,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男人,便都会遇到“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像是掉进了万丈深渊,我非得去救他不可。”何梦说,“我的骗骗从没跟我主动要过钱,可当时他制造的情景,他的苦肉计,让我觉得我要是不帮他,良心都过不去。”
她们并不是没有过丝毫的怀疑。许多人曾试图查验骗骗提供的信息。可当她们发现公司名称、地址不存在,身份证号是一个70岁老头时,她们仍然选择了盲目地相信,甚至为骗骗找齐了借口:“可能他的公司太小,网上查不到吧,也可能是他写错了。”
“当时真是傻透了。”何梦苦笑。渐渐地,何梦成天泡在群里,群员等级从“冒泡”变成了“活跃”。讲述她的骗骗,成了何梦生活的一部分。倾诉无法挽回哪怕一分钱的损失,却能在很大程度上给予她一些安慰。
托尔斯泰的名言,放在这里大概要改一改了,他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纵观网恋诈骗,虽然众多受骗女性遇到的是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骗子,但骗术却何其相似,这篇文章总结道:“骗子遵循一个基本规律:给你画一张大饼,让你爱上他。”
原来,众女性都栽在这“一张大饼”上啊。
仔细端详这张大饼,渐渐地,一定会觉得它怎么这么似曾相识呢?
哦,穿越人类历史的时空,回到伊甸园中,不是听过类似的声音吗?蛇对世界上第一个女性说话,对了,那语气一定温柔的、体贴的、建议性的、关怀的、充满好意的……:“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蛇端给女人的大饼,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蛇亲切地鼓励她:吃吧,吃吧,没有危险的,还有许多好处呢,你试试,试试。
女人吃了。
然而,吃下之后,一切骤然全变了。她先被自己惊到,看见了自己的赤裸,羞愧难当!她知道自己被骗了,她立刻就陷在痛苦与不安之中了。从此,她永失乐园,跌入绵绵长恨。
今日在网络上吃下大饼的女性的经历,不就是夏娃的翻版吗?
“日光之下,没有新事”。骗人与被骗,贯穿人类历史,现今的网络诈骗,只不过是新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途径,新手段而已。
回想起来,网络骗子的手法算不得多么高超,他需要牵动的,是对方心里已然存着的某些愿望罢了。正是这些愿望,里应外合,作了配合骗子得手的内线。当骗子一方准备攻城略地时,受骗一方不是正举着小旗迎宾,大开城门吗?骗子固然可恶,受骗者发现自己心里的破口了吗?
未完待续...
题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