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猎奇而无用的解经?

作者:约翰 派博   来源:Desiring God

讲员、教员和带查经的有时容易落入臆测的陷阱,因为讨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是如此饶有兴趣。然而,当前讲坛和课堂所亟需的,不是花时间去臆测文字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深度挖掘经文中所传达的真正意思。我们多数人还只是浮于表面。

在这篇劝诫短文中,我想说的是,在解经中圣化与臆测成反比。臆测的成分增加,圣化的成分就减少。猜测越多,祝福越少。

几乎没人愿意把生命献给臆想,也没人愿意为了一个猜想而剜眼剁手。臆解削弱正解。

这里举几个我想到的例子。

讲员、教员和带查经的有时容易落入臆测的陷阱,因为讨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是如此饶有兴趣。

定睛实处

我想说的是,人们需要的是吃得饱的食粮,而不是或许能充饥的画饼。他们需要的是来自神的真言,而不是来自人的臆想。他们需要的是基于圣经的“耶和华如此说”,而不是“神也许这样说”。

花五分钟时间绕弯去推测此处或彼处文本背后哥林多教会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听起来好像挺吸引人,其实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我想这是在诱导人们期待轶事遗闻,还误以为这就是深刻洞见和属灵食粮。

经中真义本身就是深不可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不必添加臆想猜测的佐料也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如果一个牧师觉得经文中可能有什么比真的是什么更有趣,那他需要的乃是观察的能力,而不是臆测的能力。他需要的是对如其所是的求知欲望,而不是对可能曾经是的猎奇心理。

对于诗歌怎么处理?

两条准则:

  1. 诗歌与讲道不同。富于启迪的遐思与严谨可靠的诠释不同。我喜欢诗歌和小说,这些本质上都是创造性的体现,自有其用武之地。但它们是否能引导人们成圣取决于它们能否传达更深刻的真理,而不在于表现它们的富于想像的构思。
  2. 当一段经文看起来有很多争议,莫衷一是,这时看一两种比较可能或合理的解决方案也许会有帮助。当然这或多或少会有猜测的成分。但我们坦陈自己不确定哪一种说法正确。我们不希望人们把我们的猜测当作神的话语。不过,我们提供猜想以便让他们看到至少有一种解决方案而不光只有争议。

深入经义

我想再说一遍,当前讲坛和课堂所亟需的,不是花时间去臆测文字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深度挖掘经文中所传达的真正意思。我们多数人还只是浮于表面。

如果我们确知有些材料在圣经中未曾提及,却可以帮我们理解圣经,这就另当别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我的感觉是辅助文献不见得比圣经更容易解读。也就是说辅助文献本身不见得就比它想要解释的经文更清晰易懂。如果只教导神学院的学生看到圣经需要外在文献的支持,却未能让他们看到外在文献本身也需要其它外在文献的支持,这种教学有害无益。

牧师与教师用来学习研究的时间都很有限,而通过以经解经可发掘的经义就已经深得不见底了。我的呼吁很简单:沉潜经文,深入义海。

发布日期:201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