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有一位普通的烧砖工,他的儿子非常调皮,喜欢玩耍,但是烧砖工从来不会严厉地管着儿子,或不让他玩。而是鼓励儿子玩,当儿子发现父亲的工地上很好玩时,父亲还夸赞儿子很有玩的头脑。于是父亲带着儿子到砖窑厂去玩。在那里,孩子在泥土中玩耍、嬉戏,在观察父亲堆砌砖瓦的劳动中,很自然地发现了形的概念和数的概念的关系,并由此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此,这个孩子痴迷数学,整日整夜在数学世界里畅游。19岁那年,这个孩子发现了“十七等分圆周法”;20岁那年,他创作了《数形奥秘》、《排列组合》等论文;30岁那年他独创了“解析几何”的理论体系,并在德国格丁根大学担任数学教授。这位烧砖工的儿子名叫高斯,他是19世纪伟大的数学家。
当《莱茵报》记者采访高斯的时候,高斯说:“数学并不是神秘的东西,他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如果我的父亲不鼓励我玩,不带我到砖窑厂玩耍,那我不可能与数学结缘,也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高斯的成长过程给了我们家长们许多启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赏识孩子的玩耍能力,鼓励孩子玩耍,让孩子经常到外面去玩,让孩子在多玩多看中扩大眼界,增长阅历,吸收广泛信息。孩子在玩中很可能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再由广泛的兴趣转化为专一的兴趣。这种转化便给孩子的成长和成功带来了契机,明智的 父亲应该懂得这种契机对孩子的重要性。
常言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假若孩子没有自由玩耍的机会,孩子又怎样在发现自己的兴趣呢?其实兴趣也是源于生活,只有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孩子才能在玩耍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进而在兴趣的引导下走向成功。玩儿不是浪费生命,而恰恰是在创造生命的价值,因为孩子是从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也即从玩中学习的。
方法一:赞扬孩子新奇的玩法
当你发现孩子发现了新奇的玩法时,应该给孩子赞赏。这会让孩子因自己的创新而自豪,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孩子会玩得更有创造性。这是孩子玩耍能力的一种体现。
方法二:爸爸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玩耍
孩子的玩耍是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本能”,爸爸们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无意识的玩耍,多让孩子们听音乐、学习画画、听讲故事、模仿动物叫、学唱歌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的大脑活动量得到增加,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提高,大脑功能也会得到进一步开发。
方法三:对孩子玩耍过程中的“不轨”行为要理解
在玩耍中,孩子必定会出现某些“不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爸爸们千万不要严厉训斥孩子,更不要对孩子动武、体罚。而应该理解孩子,对孩子进行和颜悦色、耐心的开导,并以表扬为主。
方法四:陪孩子一起发明新的玩法
当你有空陪孩子玩耍的时候,不要局限于以往的玩法,要和孩子一起创新玩法。最主要的是你要引导孩子,激励孩子积极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的玩法。比如,把椅子当船,把扫把当浆,和孩子一起感受划船的欢快。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