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3:34)又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约14:21)相爱容易相处难,「冲突」成了测试我们是不是真的「彼此相爱」并「照著主的命令行」的最清楚的试纸。
冲突大都是为了「爱」的缘故。一个陌生人与你无关,不会产生什么冲突;愈亲近的人愈会有冲突,关系愈亲,冲突程度也愈深。问题是,处在冲突中的当事人,往往看不清事实真相,或不知如何回应。
面对爱与冲突,你通常会看到三种回应∶
⒈.推卸责任或指责他人。
⒉.逃避不理。
⒊.积极寻求和睦。
当然是第三种方式最佳,但可惜如此回应的人最少。容我综合阐述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中国人的哲学说得很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也就是一切从自我做起,改变世界之前先改变自己。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发人深省∶「每一个人都想要改变世界,却没有人想改变自己。」容许我把这话修改一下∶「每一个处在冲突中的人都想要修理别人,却没有人想要修理自己。」这正是造成「冲突」之因!
「冲突」的产生或升级,通常是因为要求或指责别人,导致对方反弹,防卫或逃跑。但圣经却说∶「不要论断人」,也就是要检讨自己,不要检讨别人。耶稣说∶「为什么看见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先除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太7章)。
其实,主在离世之前,为门徒洗脚之後,用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语重心肠的谈到「爱的连结」与关系时说∶「凡属於主而不结果子的枝子,就剪去。凡结果子的,就修理乾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约十五∶1-2)神的儿女们透过「爱与冲突」的过程被神修剪,成为圣洁,合乎主用,也是神的心意。
当「冲突」来时,个性上的缺陷(老我)通常会很快地冒出来,许多自私、自利、骄傲、自大、自义的行为会暴露无疑。如上所述,回应的方式不是推卸责任便是置之不理。「冲突」是考验谁「坐在生命的宝座上?」我究竟是「尊己为大」还是「尊主为大」?坚持「必兴旺、我必衰微」还是「我必兴旺、必衰微」?
圣经说∶「在『爱』中要常以为亏欠。」(罗13:8),爱也能遮掩许多的罪(彼前4:8),在法律上有一个理论,称为「与有过失(ContributoryNegligence)」法则,如果对方有90%的错,造成你损失一百元,但你有10%过失,你也须要为那百分之十的过失负责,损失必须从中扣除。更重要的是,在谈论和解方案时,你必须看见自己的过错,并承认自己在冲突中也有份!
约翰是个同工会的主席,在一次会议中与苏珊为某事工发生了争执。苏珊平日就被视为问题人物,常与其他同工产生磨擦。约翰私下和其他同工交谈时,便对苏珊的行为提出批评,并暗示大家以後不要理她,让她好好自我反省为什么会被孤立。两人的关系很快地陷入了低谷,约翰心也十分不悦。
在几次灵修中,圣灵指责他∶「你为什么论断你的姊妹?只看见她眼中的刺,却不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约翰自我思想∶「那我的梁木是什么呢?」在圣灵光照下,约翰看见自己不应私下论断苏珊,更不应该鼓动其他同工共同孤立苏珊。经过了几番挣扎(包括以为时间会解决问题、把苏珊交给上帝、乾脆作罢算了等等),最後他鼓起了勇气,决定要面对自己的亏欠,寻求与苏珊和睦。约翰找来了苏珊,为二人之间的不愉快道歉,并且向她承认,圣灵指责他背後批评,请求苏珊原谅。为表示负责,约翰也愿意去找那些同工,一一向他们认错。
出人意外地(或者说在意料之中,因神使他们亏欠的心灵相会),平日绝不会认错的苏珊,竟然也向约翰认错,承认自己也有很严重的老我,需靠主帮助才能慢慢改进。并请约翰帮忙,常提醒她,包容她,让她有改进的机会。没想到原本造成关系破裂的冲突,因为其中一人愿意去省察自己的过错(并勇敢面对时),两人竟能在短短一个小时内,重新和好。整个同工团队也因此而更加同心。
仔细想想这个冲突,苏珊的人际关系常发生问题,可能她的沟通方式或个性常会让人产生不愉快。在同工会与约翰争执,可能是苏珊先得罪了约翰,约翰才向其他同工表达不满的情绪。表面看来约翰的行为也无可厚非,若要追究责任,苏珊错的比例可能还比约翰大得多。但当约翰愿意负起他的责任,积极寻求和睦,为那小小比例的过失认错时,正面的冲突回应便产生了翻转性的影响。修理自己(认自己错)的力量,实在不容忽视。
刘哲沛律师,在加州执业二十余年,拥有法律博士(J.D.)及法学研究所L.L.M.学位,专攻「冲突处理与调停」。目前为洛杉矶高等法院调停律师、美国冲突处理协会(ACR)、南加州调停协会(SCMA)、美国及加州律师协会会员。夫人王兰馨女士为冲突管理硕士,与刘律师多年在社区推动「使人和睦事工」,致力于华人婚姻家庭的和谐工作,带领营会,开设「爱与冲突」、「冲突辅导」及「婚姻调停」等课程。
(来源:真理报;原标题:夫妻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