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时代,当你的注意力成为商品

作者:Tom Chatfield   来源:生活无国界

广告时代到来了,你就是产品,你的注意力就是商品。我们看一段30秒的广告,来换取一部影片;我们乞求朋友转发;我们无休止地一句又一句、一小时又一小时地更新状态、积累回复。这些都不会消耗我们的银行存款,但是,它会产生成本,尽管难以量化,却会影响到很多我们希望使之成为幸福生活的重心的事情:广泛的人脉、惬意的休闲时光、有意义的工作、内心的平静。

你在读这篇文章的同时正在做着多少其他的事情呢?你是否也在查收邮件,浏览你的微博,刷新你的个人主页?五年前,David Foster Wallace 界定了所谓的“一切噪音”——“关于每一个具体事件和经历的喧嚣沸腾,以及个人有无限自由的权利去选择关注什么。”这只是今天这个星球上生活的一部分,到明年,这个星球上的70亿居民将人手一部手机。我们都是业余的网络注意力经济学家,囤积并交易我们的生活片段,或者看着它们伴随着成千上万的点击声而越拉越长。

如果你使用的是免费的网络服务,那么,广告时代到来了,你就是产品。这很吸引人,但是需要更清醒地意识到:那不是你,只是你的行为记录,你所做过的无数事情持续地被混合销售,搭配上大量的互动(包括你自己的),变成了一种空前精密的机制,协调着注意力经济并留住用户。

美国作家及营销家每隔5分钟对雅虎主页上的标题和图片组合进行测试,测试了超过45000个组合。每个网民的行为都为这些衡量手段提供了反馈。规律性越强越好:读者越多,浏览者越多,曝光越多,影响越大,广告越多,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来展示他们收集及销售数据的整体能力。

注意力成商界争抢的宝贵资源

注意力,是一种惰性的有限的资源,就像石油或黄金一样:是一种可交易的资产,精明的商人把它拍出最高价,或者利用它投机获利。甚至有人说这个世界已经达到了“注意力的巅峰”,参照石油产量的顶点,这意味着这一时刻之后,剩余的注意力将不断减少。

这是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方法。鉴于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我们大部分清醒的时刻都在媒体上消费和互动,我们对注意力概念的理解却几乎没有进展。

关于注意力这个词,在拉丁语中,动词attendere(英语attention的来源)的字面意思是伸展过来,是朝着和伸展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它让人想起这样经典的画面:一个人向其他人弯腰示意想要加入他们,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都加入。关注与预期联系紧密。士兵通过急忙立正表示准备好了和对长官的尊敬,并使它形象化。老师冲开小差的学生大喊“注意听讲!”,让他们的心思回到他们所在的地方。花费时间、存在感和本能的关注,是我们对那些引起我们共鸣但根本无法证明的事情产生的最基本的反应。

但在利用自动化系统聚焦注意力的时代,就不再是简单的一个人听另一个人说。只要我能得到全世界网民的关注,才不管我到底是遵循了系统的规则——喜欢、链接、评论、点击、分享、回复,还是没有资格得到这些的徽章。

而赋予电脑系统设计师无穷力量的,不是责任,而是规则制定者、策划者、广告主、专业媒体的操作者和大众媒体的指导者,他们只追求带来利润的点击率。

注意力工程师有效地向各种媒体分发私人消息,而其他人则疯狂地使其尽量发酵。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场混乱的争夺,而不是理性的资源交换。

无论系统算法和过滤规则如何巧妙,整个注意力产业都随着每一笔可能的盈利而此消彼长。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领域的“成就”既有来自低工资的“水军”炮制出的假消息,也有社交网络名人通过个人付费的“粉丝”或假冒的草根活动家而进行的收费转发。每一条消息都不断地被改动、提炼,甚至扭曲。没有人受控制。

最好的情况是,这只是一个分类错误;而最糟的情况是,人们乐意接受自己想听到的谎言:得到便利的宣传机构和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群体,为这些新媒体而欢呼,却不愿意停下来弄清楚这些媒体所提供的消息。

当“注意力”变成可交换的资产时

从最高的角度来看,信息本身就是操纵者:不受控制地快速传播,目的纯粹是为了自我宣传,疯狂地超越以前的记录。这就是Chesterton笔下的撒旦在山顶上看到的。对着浏览器的耳朵自言自语:把你自己想象得像你所点击的按钮一样可以交换,像你所深陷的系统一样自动化。站在这样的高度看,除了被记录的你的一系列行为,你什么也不是。

就像所有事物给我们的总体印象一样,乍一看很强大,但足够仔细地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它充满错觉。放大个人经历,一些遥远模糊的事情变得清晰了:

在让我们的注意力成为可交换的资产时,我们一边习惯性地低估我们的时间的价值,一边却无法凭空变出那么多钱来。

我们看一段30秒的广告,来换取一部影片;我们乞求朋友转发;我们无休止地一句又一句、一小时又一小时地更新状态、积累回复。这些都不会消耗我们的银行存款,但是,它会产生成本,尽管难以量化,却会影响到很多我们希望使之成为幸福生活的重心的事情:广泛的人脉、惬意的休闲时光、有意义的工作、内心的平静。

我们应该从周围的人得到什么样的关注?或者我们反过来应该关注他们什么?如果作为最丰富意义上的“我们”,我们自己应该得到或者需要什么样的关注?这些问题无法回答,即使是经过最广泛最细致的讨论也无法回答。然而,如果满足感和支配感能够用来部分地衡量成功,那么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太不值了。

你还在关注吗?请记住,你有权决定在每个清醒的时刻等待什么。

原标题:网络关注的真实成本到底有多少? 

发布日期:20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