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特基督徒的沧桑史

作者:临风   来源:恩福文化使团

2015年2月中,IS(Islamic State伊斯兰国)宣称他们在利比亚杀戮了21位到让国打工的埃及人,手法残酷。这批受害者都是科普特基督徒。被斩首前,他们每个人最后的话都为:“主耶稣基督!”

科普特人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的来龙去脉和信仰根源又是什么?

来历

“科普特(Copts)”的原意是“埃及人”,他们是埃及的原住民,是一世纪信奉基督教的古埃及人后裔。相传他们是使徒马可在公元42年所建立教会的后代。在公元400-800年期间,埃及绝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公元639年穆斯林侵入埃及以后,仍有好几百年基督教是当地主要信仰,一直到12世纪才开始主客易位。

在穆斯林当政时期,科普特基督徒被视为次等公民(“齐米”,dhimmi),要交人头税(吉兹亚,Jizya),社会地位很低。许多人为了争取社会和经济地位,只好改宗伊斯兰。

十九世纪的默罕默德·阿里王朝对他们较为友善。科普特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人头税消除。他们在埃及社会逐渐成为一个知识水平比较高的族群,并掌握了经济命脉。可是到1950年代,他们的命运再度改观,因埃及总统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倡导“泛阿拉伯主义”,认为科普特人非阿拉伯人而强力打压他们。(其实在历史上,埃及人本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

1958年纳赛尔统领的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再加上也门,形成“阿拉伯合众国”(“阿联”)。虽然为时不久,埃及却因此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今天,科普特人属于埃及的少数民族,大约占埃及8800万人口的10-15%(埃及官方的统计比这个数字低,但很可能是政治性的降低)。除埃及外,他们也分布于北非和中亚其他国家。近年来由于饱受压迫,很多科普特人迁移到北美和西欧。在阿拉伯之春后,他们更加被边缘化,在暴乱中也受到更大的迫害。科普特基督徒往往成为“穆斯林兄弟会”的出气筒。

宗教信仰

科普特人绝大多数属于“亚历山大科普特正教”(Coptic Orthodox Church of Alexandria)。在历史上,它是从“希腊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分出来的一支。他们有自己的教宗,驻所为亚历山大的“圣马可科普特正教堂”(Saint Mark's Coptic Orthodox Cathedral)。

虽然二十世纪时,考古学家曾在埃及发现了几处诺斯底教派的著作,不过在神学上,科普特基督徒对保护信仰不受诺斯底主义的干扰有很大贡献。从亚历山大城在初期教会的地位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亚历山大城

亚历山大城在基督教的历史上至关重要。初期教会在欧、亚、非洲共有五个重要的中心,各有教宗治理:罗马、君士坦丁、安提阿、耶路撒冷和亚历山大。第七世纪回教兴起后,才只存前二者。

根据耶柔米的研究,使徒马可在亚历山大创办了亚历山大教理学院。到了第二世纪末(190AD),在潘代诺(Pantanaeus)的领导下,这个学校成为一个重要的宗教教育中心,革利免(Clement)、俄利根(Origen)、雅典那哥拉(Athenagoras)、狄迪莫斯(Didymus)等学者都曾在此任教。他们所传授的并不限于神学,还包括数学、科学和人文学科。

以亚历山大为中心的教会另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倡导修道运动,例如著名的“沙漠教父”圣安东尼就是其中之一。

迦克墩会议与“神人二性”

 “大公会议”是早期教会决定重要教义最重要的会议,头三次都是由埃及的主教主持。公元325年第一次的“尼西亚会议”是由君士坦丁皇帝召开。会议通过的《尼西亚信经》,主要是根据亚历山大的主教亚他那修的立场,决定了“圣父与圣子同质”的教义。

第三次是“以弗所会议”(公元431年)。这次主要讨论圣母马里亚的身位,以及耶稣的神性和人性间的关系。“聂斯脱利派”(Nestorian,即中国的“景教”)被认为过分强调耶稣的人性,淡化了神性,因此被定性为异端。这次会议是由亚历山大的圣徒区利罗一世(Cyril)所主持。他广受尊敬,被称为“教会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

1539年,马丁路德曾经为聂斯脱利(Nestorius)本人开脱,认为许多人对他的神学立场有误解,他不是异端。1994年,聂斯脱利本人正式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平反。可见真理难明,连大会的结论也往往掺杂了政治因素和偏见。

与科普特正教会息息相关的,是第四次的“迦克墩会议”(公元451年)。耶稣基督“神人二性”的教义,在基督教开始传播四百多年后,终于在此次会议中一锤定音。《迦克墩信经》中对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这样解释:只有一位基督,祂是真神又是真人。基督的神人二性“不相混乱,不相交换,不能分开,不能离散”。当时大会认定,科普特正教受君士坦丁堡教士欧迪奇(Eutyches)的影响,主张耶稣基督“神人融合”的一性论,而定之为“异端”。

欧迪奇的“基督一性论”

从此亚历山大的教会分为两派,一派是不接受《迦克墩信经》的教会,也就是今天的科普特正教,一派是支持《迦克墩信经》的教会,仍属希腊正教。绝大多数埃及基督徒属于前者。

在1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检视可以看出:这个歧异在绝大成分上是权力斗争的结果,以及文字与语意上的差异,而并非信仰本质上的差异。本文不打算在此做神学上的辨别,只希望能稍微厘清背景。

当时亚历山大的科普特正教教宗狄奥斯库若一世(Dioscurus)希望独掌大权,反对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皇帝马尔西安(Marcianus)对教会的干涉。而“迦克墩会议”则是皇帝的出手反击。这中间还牵涉到公元449年的“第二次以弗所会议”(被认为是狄奥斯库若推动的“强盗会议”)、罗马教宗利奥一世的教谕,以及欧迪奇对狄奥斯库若的误导。

迦克墩会议后,狄奥斯库若被放逐。科普特正教从此被贴上倡导“基督一性论”(monophysitism)的标签。

不过,自从1980年以来,希腊正教与科普特正教开始恢复对话。双方同意,许多在“基督论”上的争执都是由于使用不同的文字造成的,其实两者所宣讲的教义并无不同。在1990年发表的共同声明上,他们这样说:

“根据我们对基督论的共同决议……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知道,两个家庭(派别)都一直忠实地保持着相同的正统东正教对基督的信仰,且完整而持续依循了使徒的传统。”

科普特教会从来不相信被迦克墩委员会所刻划的基督一性论!在那个会议中,基督一性论意味着相信一个本质。科普特人(一直)相信,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神性是完美的,他的人性也是完美的。不但如此,他的神性与他的人性是统一的,这个性质称作“圣道的本质”。这是重申亚历山大城的圣徒区利罗一世(Cyril)先前的教导。科普特人因此相信:“人”和“神”的二性是“没有交融、没有混乱、没有变更” 地(在耶稣基督身上)统一。这两个本性“没有片刻或瞬间分开过”。

可见,科普特人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其实并没有偏差。他们在迫害中还能坚强地站立,令人敬佩!

科普特人的前途

经过这次IS的“血洗”,那21位受害者被科普特正教封为“殉道者”和“圣人”。英国有位科普特主教安格罗斯(Angaelos)宣布,他虽然不能原谅暴行,但是为着遵行耶稣的教训,他愿意赦免这批屠夫。他说:否则,“我们将被仇恨所淹没”。

或许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经过这次浩劫以后,埃及人对科普特人的同情和认同感增加了。不同族群、不同信仰、或是不同文明能和平相处,以爱相待,不仅有助于社会的进步,更是基督教信仰的本质。但愿这21个人的血没有白流。

后记:

或许有人看完上文后会觉得,历史上的神学争论纯粹是门户之见,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不过,这种希望打破宗派主义的想法同样危险,因为基本教义所根据的是圣经,是不能妥协的。

试想,如果耶稣不是完全的人,那么,下面这两句话就毫无意义,不过是在演戏,我们的信心也就落空了: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4:15)

“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26:39)

如果耶稣基督不是完全的神,那么,“道成肉身”就没有了多大意义,我们与这位上帝的沟通就有了距离。耶稣基督所做的牺牲,所付上的代价就有不同的意义:

“他本来有神的形像,却不坚持自己与神平等的地位,反而倒空自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腓立比书》2:6-7)

我们对耶稣基督的认识正触及我们信仰的核心。纵使在教义的形成过程中或许有不完满的地方,但是,先人们如此慎重、热心,令人敬佩。几次大公会议的处理方式基本上是民主的,非暴力的。在那个威权时代,这是何等不容易的事。或许因为他们本身饱受迫害,所以更能互相宽容,让初期教会处理争论的模式在历史上成为一盏明灯。或许,这个特质正隐含在信仰的内涵之中,与现代化与否关系不大?

发布日期:201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