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放过一个这么长的假
无论是死宅到底
还是外出旅行、回乡探亲
无论是时间仿佛凝滞的午后
还是在时速两百公里的高铁上
总有一些时光要被虚度
还好,有Ta们可以陪你
01 切斯特顿:《布朗神父探案集》
大名鼎鼎的平信徒神学家、《回到正统》和《异教徒》的作者G.K.切斯特顿,主要创作的竟然是侦探小说。
土肥圆布朗神父的主要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探案集以一个一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即便不按顺序看也没太大关系,很像我们熟悉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火车飞机良伴。
另,此书被BBC拍成了连续剧《布朗神父》。原来,这家伙在英国是跟福尔摩斯齐名的大侦探。
02 威廉·佩恩:《孤独的果实》
“死亡只是穿越世界,如同朋友远渡重洋。他们仍然活在彼此心中。因为他们必须存在,那份爱与生活无处不在。”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卷首语里,引用了威廉•佩恩在《孤独的果实》里论及友谊的这段话。许多人因此认识了佩恩。
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可远超过被《哈利·波特》引用:他开拓了宾夕法尼亚,建立了费城,他提出的民主、自由的原则后来成为美国宪法的指导精神。他的名言是:“我们把权力交给人民。”
此外,基督徒普遍听说过的一句话“No Cross, No Crown”(没有十架就没有冠冕),是佩恩最有名的一本书的书名。
这本小书是箴言体,随手复制粘贴秒杀朋友圈。
03 狄更斯:《狄更斯讲英国史》
狄更斯是个爱搞笑的老头儿,讲起历史来也是挺好笑的。这是他给他自己的孩子们编写的英国历史书,因为有译者们努力的工作,现在我们也有幸能够跻身他的孩子之列。(之前在Kindle下载过英文版然而并不会看的人终于开心了。)
还有一本《听狄更斯讲耶稣的故事》也很好看,可惜现在很难买到了。
04 约翰·高尔特:《教区年鉴》
这本书的原名特别长,翻译过来是:《教区年鉴,或称迈卡•鲍威德主教主事时期的达尔梅林编年史,主教大人本人著》。从这个书名,我们就能透过严肃的外表一眼看穿作者的那啥本质。
这是本小说,用鲍威德主教的视角展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典型的苏格兰教区牧师和乡村村民的生活,淳朴接地气。由于作者的那个你懂的本质,最好不要吃面的时候读,以免把面条及汤一起喷在对面人的脸上。
05 简·斯楚瑟:《忠勇之家》
这本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温暖、感人、治愈。以小说为蓝本的电影获得了第1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导演在内的6项大奖。
这位作者也很特别,她本名叫Joyce Anstruthe,换过N个笔名,写这本小说的之后用的是笔名之一。她还写过赞美诗,最有名的一首叫《希望之主》(Lord of All Hopefulness ),曲调跟《成为我异象》(Be Thou My Vision)是一样的,都用了一首苏格兰民歌的调子。
Lord of All Hopefulness
The Sign Posters - A Celebration of Hymns … Reflective Moments
06 电影:《少年H》
和《忠勇之家》一样,《少年H》也是二战家庭片,只不过这次的家庭是日本家庭。这是根据妹尾河童的自传体原著改编的电影。影片中,少年H的母亲因为是基督徒而被认为可能是间谍。
无论是发起战争的国家,还是被动参与战争的国家,都会有很多相似的故事。在看起来那么不同的表面下,人的本质是无限趋同的。
07 电影:《怀胎十月》
这个片子是反堕胎的,所以在豆瓣上评分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有人说说教、恶心,打1星;也有人说感动、必看,我猜其中一部分是基督徒,另外一部分是妈妈。
自己生下孩子,才知道那可能被放弃的,绝对不是他们对你说的“只是一堆组织”。
08 电影:《热舞甜心》
一个长得漂亮、舞也跳得好的年轻白人女孩,和一群出身问题家庭、混迹街头的黑人小孩之间的故事。由于女主角三观太正,一边看我就一边在怀疑这是基督教电影。影片最后,姑娘带着孩子们演出的时候,戴了一个巨大的亮闪闪的十字架。
舞蹈都很漂亮,故事虽然老套,好在比起《消防员》这类主流基督教电影来说没有任何说教。
09 电影 :《神啊神,你为何离弃我》
这是一个日本人拍的非常奇怪的电影,唯一的亮点是它的名称(囧)——影片讲述了未来一种叫Lemming的病毒蔓延全球,受感染的人会渐渐绝望然后自杀,唯一能治这个病的是两个人演奏的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更像是噪音的东西。
推荐这个片子的唯一原因,是这个故事据说发生在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