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一天,我在送女儿去上奥数班之后,在等候区的沙发坐着。这时风风火火进来一位妈妈,向前台询问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班到底教些什么东西。前台说是什么看图说话之类的,显然不能让这位妈妈十分满意,尽管如此,她还是给孩子报上了一期——当然,价格是以千元记。
我在那儿看着十分感慨。这刚小学一年级啊,着的哪门子急呢。可这样腹诽人家,又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我不也坐在这里嘛。可不坐也不行啊,号称取消了考试的小升初与课外班的关系,早就是公开的秘密。还有神马点招啦,名校之间掐尖抢生源啦,直杀得风生水起,叫家长们跟着团团转。
一位同事这样评论,这就好比看比赛:本来大家都坐在看台上,都能看见,可有一些人站了起来,结果最后所有人都得站起来,因为你不站起来,你就看不见了。
说起来,还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能怪那些先站起来的人?确实,有些家长特别焦虑,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比不了自己就比孩子,把自己的压力变成孩子的压力。课外班看准了这个需求,利用这种焦虑感,制造出市场。
不管起初如何,一旦一个游戏规则形成了,就不管你是什么动机,什么想法,全都被绕进来,我和我的孩子也不能免俗。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在起跑线上”,不只中小学生,从幼儿园到亲子班,孩子们都挺忙的。连孩子都被折腾到这份儿上,这不安全感,您说得有多大?
我是几年前转行当教师的,所以对学校的好多规矩都不太熟悉,对 于别的老师司空见惯的现象,我看却总有点时空错乱的陌生感。比如,监考。
学生大考是按照成绩分考场的——真感谢我上学时还没有这种技术,据说是为了防止作弊。所以,在一班、也就是第一考场考试的,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以此类推,在十几考场的孩子,就是垫底的了。
要是这些对自己、对学习都放弃的孩子也就罢了,最难受的是那些在考场数目升升降降之间煎熬的孩子。同事接的咨询个案,学生考试焦虑——因为上次考试去了较差的考场,觉得很没有面子,承受不了。
说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像这样的考场和班级,随时在那里升升降降。社会变迁如此之快,谁的位置也不安稳,压力不大才怪。低端的固然难受,中间的和高端的也睡不好觉,大家都在患得患失。
而我们的文化,又特别善于做比较,标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比较等级的位置,就如同我们会那么天经地义地用分数给学生划分考场一样。据说在某个群体中现在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太太是不是全职太太。如果太太不能全职在家,这个做老公的,就还不够成功。
我们小时候,一个人走着走着就上学了。如今很多孩子是坐私家车上学的,早上上学时间校门口堵成一片。要仅仅是因为路上车太多堵堵也就罢了,问题是,很多时候拥堵是人为制造的。
我在美国待过几年。美国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而是在路上的秩序。
记得有一次路过一个小镇。正在修路,单方向只有一个车道通行。我心想这下坏了,得堵多久啊。没想到,没有多久就到了前面那个十字路口,没有警察,没有红绿灯,只有一个大大的STOP。四个方向,真的是每个方向一次过一辆车,次序井然,难怪我们可以这么快地通过路口。
回国后,类似的无灯无警察小路,一定是堵得一塌糊涂。总会有自作聪明的车,从自行车道或人行道插到前面去,最后把几个方向都卡死。
当然,我们在排队方面也在进步,比如世博会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在排队。可就是那时候,还是有人乘管理人员不备,面带得意之色,横跨栏杆加塞,估计心里比刘翔夺冠还要高兴。
我一向相信,外在的环境是人内心状态的体现。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拥堵混乱的街道,就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是如此混乱、缺乏秩序。我们共同合作制造了一个混乱嘈杂的环境,又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压力、感受到不安。
安全感离不开秩序感。所谓秩序,就是知道事情有一定之规,有准则,有公平。相信秩序存在,我们才可能感到安全,有安全感的人才会耐心等待,有安全感的人才会选择合作而不是你死我活,有安全感的人才会相信双赢。而在一个秩序不受尊重的环境中,没有人会感到安全。
在我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圈子中,都是女人比男人多。一个圈子是学心理学的,从大学时班级中1:2的男女生比例,到如今在任何一个心理学培训班、工作坊去目测,男人都是稀有动物。另一个圈子是基督徒,这个除了在教会里目测,还有国家的统计数字,男女比例大概是3:7。如此说来,如果一个学心理学的男士信了基督,就是凤毛麟角、稀有动物里的稀有动物。
我想过,这种现象是偶然的吗?是必然的吗?如何解释?也许,女人比男人更关注内心世界,所以才会到心理学或信仰中去寻找答案,寻求超越?尽管这两个方向殊途也不同归,但毕竟都与心灵有关。
那多数的男人们都在忙什么呢?最简单的回答,都在忙事业呢。
除了事业,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让男人们忙碌。健康的,有打球,户外;还好的,有喝酒、打牌、上网打游戏;等而下之的,有赌博、性泛滥、物质滥用、家庭暴力等等。这个清单中,很多都是与成瘾行为有关的,也就是瘾症。这些事情,多半是男多于女的,也是一般女人对男人常会抱怨的方面。
瘾症的心理学解释和情绪有关。有瘾症的人通常在体验和表达情绪上有障碍,于是通过成瘾行为来释放情绪。比如喝酒,说借酒浇愁,显然是期望通过喝酒来调节情绪;抽烟的人说“赛过活神仙”,说的是成瘾物质带来的快感;赌博也会在大脑中形成和物质成瘾类似的机制,所以下注会越来越大,这是成瘾行为的又一症状,既对刺激物的适应,需要加大剂量才能保证同样程度的快感;至于性滥交,病理上有可能是所谓性爱成瘾;还有看似最无害的工作狂,也可能是工作上瘾,通过工作逃避面对自己的情绪情感。
内心不安的时候,当女人们看到内心的缺失去并设法寻求解决时,男人们,却可能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有需要,而是在成瘾的行为中去寻求替代的满足。在一次又一次的沉溺中,忘记过去忘记未来,只有当下的快感。
假如我们时代典型的男女结合,是一个在情感上不满足的女人,和一个忽略内心世界沉溺于某种瘾症的男人,这两个人怎么能过到一起去呢?难怪我们现在的离婚率这么高。婚姻家庭不稳定,后院都不安稳,安全感何来?
男人是女人安全感的来源,女人是家庭安全感的营造者
中国的汉字很厉害,比如,这个安全感的“安”字,是一个房屋里有一个女人,说明女人对于安全感的重要。一个家庭中,往往是家中的女人承担着家庭气氛的责任。男人普遍对情绪不敏感,安全温暖的气氛更多要靠做女人的来营造。
善于调节自身情绪也善于包容他人情绪的女人,就为一个家庭带来了安全、平安、安稳。而一个情绪化的、喜怒无常的女人,对家庭的伤害,甚于男人。当然,女人的安全感也离不开男人。男人对女人的爱、以及男人在经济上为家庭营造的安全感,是女人安全感的来源。
这就要从社会的层面进入到更心理的层面了。
从个体发展来说,人的安全感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0-1岁。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建立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成功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的孩子,会形成内心的信任感,在亲密关系上成为安全型的人。反之,这个年龄不能和一个主要照看者形成稳定依恋关系的孩子,则会终生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成为焦虑型、逃避型或紊乱型的人。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关系,能够预测一个人20多岁以后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我们感觉现在缺乏安全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不安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不安,翻译成心理学的词汇就是焦虑,焦虑型的依恋关系,来自时亲时疏、对孩子时好时坏的母亲——要说明,这里的“坏”,恐怕并非母亲的意愿,而是婴幼儿的主观感受。
成年人们所有这些竞争,这些不确定,这些你争我夺,这些担心,这些完美主义,不都像一个没有被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关爱的孩子的举动吗?他所有的表示,都是试图用自己的行为来争取到一点有条件的爱——如果我更成功、更有钱、更有权势,我就会被爱了。一个从小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了是不会这么躁动的。
问题是,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本该在家安然度日的妈妈们都在干什么呢?是57天闹革命了(注:1988年以前中国女职工的产假是56天),还是把孩子寄养给了老人、保姆?或是因为两地分居,一个人又忙家务又忙工作照顾不过来?种种不得已,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时代的烙印。
中国女人为何强悍?
我参加过很多心理工作坊。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一位香港来的导师感慨,说在大陆做个案发现一个普遍的家庭模式是:母亲过于强势,而父亲软弱、逃避,由此带来家庭模式的失衡,以及孩子。
这些工作坊的同学,有搞心理学专业的,也有很多是白领、知识分子、企业人士等等。但内心中,他们还是一个不被爱的小孩子。
而另一次,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治疗师,在访谈时,谈到中国女人的强悍,说,这是中国百年历史的代价。百年来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女人必须要足够强大才能支撑起家庭。她的姥姥,是在战乱(好像是抗战吧)中一个人大着肚子逃难生下她的母亲——这样一种记忆,已经深深铭刻在了民族的潜意识当中。时代之殇,成了个人之伤。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症状即关系。那么,如果这个时代的“症状”是不安的话,那么必定是在某些关系上出了问题。比如,时代的压力造成男女之间、夫妻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下一代,造成亲子之间关系的张力。创伤就是这样在代际之间传承,国外对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研究发现,这类重大历史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至少会传递到第三代。
如果要回顾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有限的探索,可以这样讲:安全感,需要的是在一个变动的世界中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秩序,比如爱。
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缺乏安全感,那么从父性的角度,我们缺乏稳定的秩序感——秩序、规范主要是父亲式的权威教给我们的;从母性的角度,我们缺乏无条件的爱——情感更多来自母亲式的包容和赐予。
生活依然继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每天依然有成千上万的新信息新情况冒出来挑战我们的身心。大人们还是要忙着挣钱,孩子们还是要忙着上课外班。这几年,媒体都在说要慢下来,把慢生活作为一种时尚:慢生活,大快感;慢一点,等一等灵魂。慢,的确很奢侈,说要慢下来的媒体人,不是比谁活得都要忙碌吗?
慢下来做什么?人的内心永远没有外在世界变化那么快,慢,是为了给心灵医治、成长的时间;给心理适应压力变化、调整状态的时间;给男女彼此了解、学会彼此相爱的时间;给父母和孩子好好说话、彼此认同的时间;给社会各群体沟通对话、相互磨合的时间;给人把目光从外部转向内部、关注生命更本质的东西的时间。
时代如此,环境如此,自我如此,也许我们依然有十万个理由感到不安,但那个让我们能够安心的支点也许只有一个。
如果你已经在家庭、夫妻、亲子等各样的关系中出现问题,那么,真的愿你来到基督徒当中。基督教就是一个讲关系的宗教,藉着十字架上的耶稣,恢复人与神的关系,从而恢复人与人的关系。很多人喜欢这节经文:“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确,当一个人归向基督耶稣后,就是他新生的开始。我们不能改变的,耶稣可以改变。我们的一切失败、破碎、羞辱,在他里面都可以被更新,被医治,被改变。这也是心理学不能做到的,更不是其他宗教可以做到的。这位天父于我们就是极大的安全感。
愿你也得着这份安全感。
经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