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将人的性格分为内向与外向,但我们对其认知可能存在很大的误区。美国的主流文化倾向于认同外向型的人,但这是一个错误。调查显示,实际上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属于内向者。这个数字之所以出乎人们的意料,是因为许多内向者倾向于表现得外向,事实上,我也是如此。
其实,许多人们熟知的著名领袖都是内向型的人。如,甘地、罗斯福、罗莎·帕克斯、比尔·海波斯等。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分辨何为外向型和内向型的人:如果把人比作电池,外向型的人是靠与人在一起来充电,而内向型的人需要靠独处来充电。
对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不同认知也有文化的因素。儒家文化更倾向于含蓄内敛,若内向型和外向型的人才能够亲密同工,就好比儒家所推崇的阴阳相济,如此互补型的合作就能发出强大的创意和领导力。
内向型性格更富于创意(creativity)。 研究显示,在各行各业中,最有创意的人往往兼有内向和外向。外向的性格帮助他们宣扬推进自己的创意理念,而内向的性格则让他们得以在安静独处中获得创意的灵感。
四十年来,社会学家对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模式作了许多研究,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独立思考的个人往往能比一群脑力激荡的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点子。我们的文化迫切需要塑造独立思考的价值观,因为在外向型的社交文化当中,当我们总是跟随人云亦云时,自己的创意就被扼杀了。
首先,停止对团队合作的非理性推崇。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团队合作,而是说我们不是每件事都需要团队合作。分出一段时间,让人独立去思想。其次,把人际网络暂放一边,专注于客户服务;第三,在团队的文化中,重建安静。在《圣经》中你可以看到,以利亚虽然在疾风、烈火、地震中寻找上帝,然而上帝却在火后那微小的声音中出现。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邀请这微小的声音回到我们中间。
当我们认识到真实的内向性格,就要更新我们对领导力的看法。人们往往误以为只有外向型的人才是天生的领袖。然而,许多著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往往具有两方面的特质: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情和活力,勇于带领他们的公司前进;另一方面,他们低调内敛,沉静谦退,这与我们通常所以为的领袖所应当具备的特质大相径庭。他们之所以身为领袖,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好处或是自己追求来的,乃是因为别无选择。
金宝汤(Campbell Soup)的CEO总共写了 30,000 封信给他的员工,感谢他们为企业的付出。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许多内向型的人更专注于自己内心的追求,当他们坚定不移地努力达成内心的理念,并愿意牺牲自我来服务于这一理念的时候,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事实上的领袖。如,甘地(Gandhi)还是学生时,下课铃声一响他就跑,他并不想带领学生讨论和开会。
面对事实,我们要调整策略。作为领导者,你要注重发掘那些不太可能当领袖的人的领导潜力。若你是外向型领导者,还要注重挖掘那些能够与你个性互补的人才。若你是内向性格,你要清楚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要屈从于错误的文化潮流,在宁静中你一样可以贡献出你的领导力。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