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方式会让你知道已与美相遇

作者:莫非   来源:蔚蓝色

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这无疑过高地预估了美学的地位,作家北村说:“美,如果没有神圣作依托,它是非常脆弱的,毫无超越现实的能力,它只是一种猜想。”在这个角度,美学同样需要救赎。被救赎和归正后的美,会唤醒人类某些共同的感受。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耶稣的到来,催生出世界最顶尖的绘画、音乐和其它艺术。

教宗保罗十六世曾说,有一种方式会让你知道与美相遇了,那就是你会有种“交流的感觉”。他注意到英文 Beauty 这个字,是来自希腊文 kalen,也就是呼召(call)的意思。好像在美感的经验里,我们会经历到一种启示,是在对我们个人诉说。

这也是为何人们常常会对深深触动自己的艺术家或创作者倾心,或渴望和一个心仪的作者见面。因为感受到创作者的作品或文字,好像说进了自己的心,在对自己说话。

我们也都有被艺术或文学作品“唤醒”的记忆。每次美的撞击,都带着意外的惊喜,好像唤醒我们沉睡的感觉。透过我们的灵魂窗口——五官:听觉(音乐、山中的鸟叫、远处的鼓声)、视觉(风景、颜色、光影)、触觉(硬软、冷暖、粗糙还是细致)、味觉(咖啡、冰淇淋、麻辣火锅)和嗅觉(玫瑰的香味、烤面包香味、新剪的草味),我们真实的感觉到天地间的诸多美好与丰富。

但美唤醒的,不只是我们对生活细节上的注意,也不只是一些过去已遗忘的回忆,更不只是对自我的认识,更多的是唤醒我们的灵魂。我们常常被一些作品或艺术品中的美,唤醒沉睡中的灵魂。比如说达文西的沉静、毕卡索的变形扭曲、帕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泼洒、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燃烧……是那样深层的喂养我们想象力的饥渴。

埋藏在美里面最深层的呼唤,则是提醒我们回头思考我们的创造主。也可以说人类创作的产生,就是对上帝创造的回应,唤醒世人来认识这位创造主。

创作,是为唤醒世人认识创造主上帝创造人类,不只赋予人们对美的欣赏力,也赋予人们对美的回应能力。这回应能力,就是人的创造力。

既然人类是按照神的形象造成,自然,人也拥有一部分祂的创意、想象力和原创能力。不论是一个想法,或一个抽象概念,或者用文字、绘画、音乐、戏剧和建筑等媒介表达,都是天生自然、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创造的回应。如此种种,皆在投射这一切创造设计的背后,有一位创造主。

这让我们看到创作不但是被神允许,也被神重视。在创作里表达自我,是更深、更完整的经历身为“人”的丰富。动物也许可以被训练成辨别声音或闻味道,或天生自然的制造复杂的蜘蛛网或蜂窝类成品,但那只停留在“工具性”的求生存。只有人类可以创作没有什么生活功能的艺术品。而且,还会花尽心思把作品拿去展览、发表、出版,和其他人分享创作的美感。

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其实自己也在挖掘、发现和更深入地进入创造的核心。然后再用各样方式来“翻译”,并传达所发现的美和洞察。这是延续创造的一部分。因而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基督徒创作者的呼召,就在和上帝同工。对上帝所创造的宇宙和其中所有的设计、美感和丰富,要唤起世人来注意、欣赏,并进而认识上帝。

也是作家的毕德生(Eugene Peterson)说:美永远不只是我们五官感受,也是指向超越五官的记号—一种深刻和广度。美里面有对“更多”难以言说的经验,在那更多与超越里,我们辨识神。艺术家若能唤醒我们已筋疲力竭的感觉,帮助我们注意到这些,就是福音的布道家。……美永远不“肤浅”,却是善和真的启示。美在我们意识里释放出来的光芒,让我们能意识到神的美。

正如毕德生所说,若是创作者可以把我们引向神,就可称为福音布道家了。创作者的灵感,或是“epiphanies” (顿悟),全是来自神圣的启示,是上帝和创作者携手一起对这个世界说话。每当创作者开始追求美的时候,也就是开启神对人启示管道的时候。

2010年10月6日的美国《世界日报》副刊里,有篇文章介绍中国旅法画家赵无极。其中说到赵的孩子形容父亲的绘画理念是“发现自然之美的惊喜;是对生命的感悟;是心灵与宇宙的对话。”可见不管是否为基督徒,都会想要向一个更大的宇宙对象对话。这是上帝创造时,放在创作者心灵里的渴望和设计。

因此也可以如此说,创作者的呼召就在连结天上和地下。在天地间寻找各样联系天地的题材,来把人类指向神圣。创作者所努力呈现的,是如何在一个缺乏恩典的大地上,还能活出恩典的人生。用各样形象和角度,来呈现一个完整的天堂投影。

▲米开朗基罗《创世记》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巴黎圣母院

▲约翰·班扬《天路历程》

原文标题《美里面有启示和呼唤》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

发布日期:201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