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帮朋友盖房子,倒水泥、打地基,我推着一车的石头去倒时,突然转过身来问屋主:“你觉得我以后会做什么?”那时我正处于个人建筑工作的低潮。他回答道:“别忘了,摩西曾经做过两个没什么用的工作,先是在埃及当行政官员,后来在米甸做牧羊人。可是神扭转他那两个没什么用的工作,把他变成百姓的牧人,又是百姓的行政官员。”是的,千万别弄错了:生命中的一切绝对没有枉然的。
大卫的人生也没有任何枉然发生的事。在圣经所有人物里,我们对大卫的了解算是最多的了,他早年做牧羊人时,就被撒母耳膏抹为日后的王,接着在扫罗王的宫廷里服事,弹奏音乐来抚平扫罗起伏的情绪,大卫的家庭生活很复杂,晚年必须在床上暖脚,最后指定儿子所罗门为王位继承人。《撒母耳记》、《列王纪》、《历代志》花了很多篇幅来记录大卫的事迹,此外《诗篇》也让我们看到他的人生。大卫一生的事迹多数是在军事与政治两方面,不过他从前牧羊人的经验,却预备了他进入上述两方面的工作。有时我们可以从童年生活观察到自己的恩赐、能力、性向,就像大卫的例子一样。
大卫从牧羊人的职分学习到领导技巧,装备他进入政治界的能力;大卫也学习到如何克服威胁与对抗,装备他进入军事界的能力,尤其从他与扫罗之间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的军事技巧。当他自愿去对抗巨人歌利亚时,他对扫罗说:“你仆人为父亲放羊,有时来了狮子,有时来了熊,从羊群中衔一只羊羔去。我就追赶它,击打它,将羊羔从它口中救出来。它起来要害我,我就揪着它的胡子,将它打死。你仆人曾打死狮子和熊……”(撒上17:34~36)
圣经花了很多篇幅来记载大卫的军事作为,他是一位大能战士,多次克服非利士人的威胁,他也曾当过外籍佣兵,登上王位之后,整顿分裂的国家,折服对手,使整个以色列国团结起来。
在军队当兵是个良善的工作吗?政治家是个良善的工作吗?基督徒常常为这两个领域起争论,有些保守派教会会说,可以当兵,但不准杀人,可是这样的说法好像自相矛盾。很多人认为基督徒不要去当兵,有些人则认为当兵也是正当的工作。马丁•路德在他著名的“两个国度”教导里,曾对这个主题提出看法,他认为在神的国度里不应当杀人,但我们目前住的这个国度却需要法律,甚至执行死刑。
要在政治界服事神真的是很复杂,既要权谋,又得妥协,并且还有背后交易。虽然在政治界及军事界服事神很困难,可是这样的服事还是良善的工作。从大方向来看,这样的工作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事界可以保护人民安全,政治界可以提供人民安和乐利的环境。大卫以满腔热诚投入这两个领域,并且表现突出。事实上,大卫的故事不但叙述这两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如何在这样的工作中荣耀神、保家卫国。
身为政治领袖,大卫所展现的风范可谓举世无双,他有民众魅力,也是个正直的人。他还有一群忠心跟随他的伙伴,如果没有这些人,就没有领袖可言。由于大卫在生活各方面持守正直,使得这些伙伴的心都归向他。也因此,他有办法把一群穿得像乞丐的匪寇,变成所向无敌的军队。他的军队是如此效忠于他,甚至有一回被敌军包围时,三名战士冒死前去伯利恒,为的只是从他最喜爱的一口井为他取水——当他发现这些战士如此为他冒死取水,他立刻将水浇奠于地。
大卫很有智慧地将军政二职结合在一起,成为以色列史上第二位王。他是位出色的君王,也是合神心意的人,如格林斯莱德(PhilipGreenslade)所言,大卫成为“神未来国度的先驱者”。成为像大卫这样的王,是最高的赞誉(结34:20~24)。
保罗在安提阿的讲道,以下面一句话总结大卫的一生:“大卫在世的时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徒13:36)好王就是如此,一边治理,一边服事。对我们这些在办公室、家里、社区中心、学校、大学、教会工作的人,这句话代表着什么意义呢?相较之下,我们做的似乎微不足道,可是千万别气馁,其实我们做的正是君王的工作,只是自己不晓得。毕德生(Eugene Peterson)曾说,“所有工作都会结合两个元素:服事与治理。治理,指的就是我们手上的工作;服事,则是我们做事的态度”。那么王室领袖应该怎么去做“合神心意”的工作呢?
第一,王室领袖要不断地去做对的事情。就像保罗所教导的,神在大卫里面看到的是一颗合神心意的心,这个人愿意“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徒13:22)。任何事情大卫都会带到神面前,求问神,日常生活无论遇到何事,第一个反映就是向神祷告。他过的是完全在主里面的生活,他渴求神的同在,无论如何都要得神的喜悦。就像那些好王,领袖想要遵行神的旨意不是图方便,而是因为这才是对的(王上9:4)。
第二,王室领袖最深的动力来自于敬畏神(撒下23:3)。敬畏神不是对那看不见的神心存畏惧,而是从心里发出的一种崇敬。敬畏神有理智与情感两个方面,前者会带出符合伦理道德的作为,后者会带出对神的崇敬与爱。这样的特色在大卫的《诗篇》里尤其明显。《诗篇》是大卫向神倾心吐意的作品,有时他感谢神,有时他会表达自己的忧虑及困境,有时他则向神寻求帮助。对大卫来说,敬畏神绝对不是把自己的感情藏起来,躲着神,恰恰相反,大卫完全敞开自己的心,在全能全知的神面前谦卑自己。
第三,王室领袖愿意寻求建议与帮助。大卫与约拿单之间的非凡友谊就是最好的例子。对约拿单来说,他们之间的友谊特别难维系,因为他是扫罗的儿子,是未来的王位继承人,而大卫是扫罗的敌人,与大卫做朋友等于危害到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可是约拿单一再地在父王面前为大卫辩护,更要紧的是,要想办法支持大卫。毕德生(Eugene Peterson)对这份友谊有着微妙的观察:“如果没有约拿单,大卫可能会完全放弃呼召,回归朴实的牧羊人生活。或者他可能会心萌杀意,扫罗如此贬低他,他可能会想报复。”嫉妒心让扫罗变得疯狂,围捕大卫如同拘捕刍狗一般,此时约拿单到西弗旷野找大卫,“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撒上23:16)。值得注意的是,约拿单不是让大卫来倚靠朋友,而是使他倚靠神得以坚固,因为约拿单这个举动,才让我们在《诗篇》中读到对神那么感人的信靠。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撒母耳记上》30 章6 节,当众人要用石头打死大卫时,他却再度“倚靠耶和华他的神,心里坚固”。
第四,王室领袖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诺瓦克说:“我们在道德方面跟多数世人一样,就是‘罪人’。”没有人不犯错,大卫一点也不完美,事实上,他就像旧约圣经里所有好王一样,虽然成就非凡,却因为致命的软弱让他跌倒。不只是大卫和那些好王才有悲剧性的软弱,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就像卡罗•加勒度(Carlo Caretto)描写他在北非沙漠独处的经验,他发现:
我们内心最深处住着最要命的罪,虽然隐藏看不见,却比一切的罪都还严重。这个罪很少(也许从未)化为具体行动,让世人窥见。可是在我们的最深处,我们的心坎儿里,就像是毒根一样造成极大的伤害……可是因为它躲藏着,或者戴上伪装,因此很难看得见,只有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会看到;它虽小,却住在我们的良知里污染我们,把我们整个人拖垮,平时经常忏悔的罪都还不致如此。
大卫还有其他罪,他数点百姓、与拔示巴犯奸淫(撒下11~12)。大卫过去与异性有着相当复杂的情史,亚比该在他眼中是个美女,她既漂亮个性又好,毕德生便如此描述,“她令大卫惊为天人。亚比该对大卫这一下拜,大卫也跟着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了”。不过另一位美女拔示巴却使大卫赔上了他的正直。大卫是个多情男子,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他喜好鱼水之欢。大卫与拔示巴的外遇使他犯了三个罪:奸淫、谋杀、说谎。
不过,当先知质问他贪恋拔示巴,横刀夺爱杀了她丈夫时,大卫回答:“我就是那人。”这就像是拉丁文的feliex culpa,可以直接翻译为“认罪之乐”,意指承认我们的罪时所带来的希望与福音。很多宗教的目的是为了处理罪,可是真正的福音不是避免犯罪,也不是处理罪,而是罪得赦免,并且得到新生命。
要领袖持守正直的必要条件是认识自己!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属灵导师都认为,认识神及认识自己是息息相关的。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教会圣师”(Doctor of the Church)圣嘉芙连(Catherineof Siena),便在她所著的《对话集》(Dialogues)一书里谈到这一点,她说:“除非你能认清你我的有限,否则不可能培养出什么美德。尤其在面对试探的那一刻,往往最能认识自己的浅薄,因为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你虽然很想逃,可是靠自己的力量却摆脱不了痛苦与泥沼”。这里所谈的自我认知,不像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社会所讲的自我实现,或者保持良好正面的自我认知,圣嘉芙连等属灵导师想法不是这样。他们的意思是,要认清自己是何等贫乏,除非认清这点,否则无法完全认识神。我们如果要认识自己,光是去祷告会或整天待在修道院是不够的,而是要透过每天的日常生活来认识自己,特别是日常工作!这点问大卫就最清楚了。
波兰主教维辛斯基(CardinalWyszynski)是已逝约翰• 保罗二世的属灵导师,我们来思考、回应他的话:“没有外在的工作,就无法完全认识自己,因为只有在日常工作中,才有机会客观地观察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窥见自己的善与恶,认出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汗流满面的工作会让我们的形象赤裸裸地显现出来,露出我们原来的样子。”
(摘自《工作真重要——向圣经人物学工作》,[美]史蒂文斯/著)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