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有一门叫“几何学”的,却不一定知道“几何”这名称的由来。那么,是谁首先把“几何”一词作为数学的专业名词,用它来称呼这门数学分科的呢?他就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号元扈,谥文定,上海人。上海有个区叫徐家汇,便是他及其后裔世居之地。
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爱国的政治家。他不同于当时其他儒家学者,因为他不仅精通文史典籍,而且较早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那里学习了西方的科技知识,成为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科学研究范围广泛,以农业和天文学最为突出。他对农业进行长期研究,写出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巨著《农政全书》,主持编译《崇祯历书》,并译著很多书籍,其中以《几何原理》最为著名。
1589年,徐光启27岁时,因乡试失败,感到羞愧交加。当时他到韶州(今广东韶关等地境内),在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那里第一次见到十字架,并第一次听到耶稣的名字,耶稣为世人的罪流尽了圣洁的鲜血,献出了生命。这使极度痛苦中的徐光启得到极大的启发,从而敢于正视现实生活,克服消极愁怨思想。1597年,他以第一名考中举人。7年后,又考中进士。
1600年,徐光启在南京遇见利玛窦,一见如故,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福音种子,像感受到阳光雨露,饱含生机。1603年他回到南京,会晤葡萄牙传教士罗如望,懂得了更多的圣经道理,作出信仰耶稣的决定,当年受洗,取名保罗,他在当时因循守旧的社会风气下,这样做需要极大的勇气。后来三年中,他与利玛窦在北京一起工作。
1616年,南京发生教难,给传教士捏造罪名,进行陷害。徐光启予以批驳,并以生命作保而化解。他说:“西洋传教士是正人君子,没有违反国法,实皆圣贤之徒,其德甚正,其守甚严,其学甚博,其识甚精,其心甚真,其见甚定,在彼国中亦皆千人之英,万人之杰。”
由于徐光启在天文学方面造诣很高,正确推算出了1629年的日蚀,因此朝廷委派他用自西方传教士那里学来的知识修正明朝的历法。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最初,徐光启在翰林院任职,1630年出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直到他去世。
徐光启不仅挚爱祖国,而且深知上帝的恩惠。他热心传福音,这是因为他真正接受耶稣作救主。他曾因感受到耶稣爱他,并为他的罪上十字架而流泪满脸。他把传福音作为爱人如己的表现和内容,在家乡传福音,在朝廷传福音,在士大夫中传福音,在普通老百姓中传福音,向家人传福音,向亲朋好友传福音,无论亲疏尊卑,他都一视同仁,时刻不忘传福音是信徒的本分。
他说:“若国人果能畏天事天,则三代何不可还?”即是说,如果中国人都能敬畏上帝,侍奉上帝,那么夏、商、周三代的文明盛况就一定重现!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