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从好人变恶魔只需6天——《斯坦福监狱实验》

作者:鱼叔   来源:网络

在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新闻、纪实、电影等资料中,观众总能看到各种类似XX监狱虐待囚犯的消息。久而久之,“狱警”这个角色,就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残忍”、“专制”、“暴力”的印象标签。从表象看来,“狱警”受制于权利的熏染,不得不做出违背人性的举动,但实际上,人性深处的罪,才是这一切邪恶的根源。

为什么监狱暴力事件屡屡发生?难道当狱警的人都是天生的恶魔么?针对这个问题,在心理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且具有传奇色彩的真人实境实验。

1971年,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以自愿原则招募来了一批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受试者,将这些人随机分为狱警和囚犯,置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之始,这是一群安分守法、人格健全、互不相识的大学生;

而实验进行了仅仅六天后,这群人却已经变成了我们在新闻中常所听说的,残暴专制的狱警和惟命是从的囚犯。

原本计划两周的实验,也因为实验状态的失控而不得不提前终止。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后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详细过程被津巴多教授编撰成册,成为心理学界的经典著作:《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此书被誉为“了解人性的必读书目。”

今天推荐的一部新片,就是依据这个实验改编而成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

关于这个实验之前还有两个版本的电影,一个2001年的德版,一个2010年的美版,都命名为《死亡实验》。10年美版《死亡实验》的男主角是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代表作《钢琴家》)。

不过上面这两部片子核心虽然还是斯坦福监狱实验,但故事是依据马利奥·乔丹努的小说《黑盒子》改编而成,戏剧性更强烈些。而15年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相比之下,对实验本身的还原度是最高的。

没有那么多戏剧成分,但同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菲利普•津巴多博士以15美元/天的薪酬招募来了一批年轻志愿者。在1971年,美元还和黄金一样值钱,所以这个高薪酬很快吸引了一批想在暑假赚外快的大学生。

有意思的是,在问到更愿意当狱警还是囚犯时,大家的回答都是“囚犯”。通过抛硬币的方式,这批受试者被分成了狱警和囚犯。狱警穿着制服、戴着墨镜、拿着警棍;而囚犯则被要求穿着长裙、套着丝袜、带着脚铐,并且以编号代替名字。

受试者的身份其实是通过抛硬币随机决定的。

但是当分配任务时,管理者却对狱警说:“你们成为狱警是依据你们面试时的表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暗示狱警们“高人一等”,而他们所掌控的权力是他们应得的。他们的制服、警棍和墨镜,则一再强调了这种权力的象征。

在合约中规定,狱警不能使用暴力,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维持监狱的法律和秩序。(在现实的监狱中,原则上也是不能使用暴力的,但各种‘非暴力方式’同样能把人折磨得生不如死。)

实验第一天,狱警们通过喊编号、铺床铺等方式树立自己在囚犯们之间的权威。一旦有令人不满意的,就让他们一遍遍重做或者做俯卧撑为惩罚。

结果第二天,囚犯们就通过用床堵门等方式表示抗议。

而看守们则用灭火器喷射,赤身裸体捆绑,或者关禁闭等方式对方囚犯。在被关数小时禁闭后,一名囚犯开始失声痛哭,以精神崩溃为由退出了实验。

第三天,反抗失败后的囚犯们开始以消极忍受的方式换取平静。但是狱警的虐待并没有停止,他们不准囚犯上厕所,只能使用房间里的铁桶;半夜还是会把他们叫醒做列队、蹲起、俯卧撑等各种体罚。

编号819囚犯也面临精神崩溃,他申请离开监狱,但是狱警却要求所有囚犯一起大喊“819是个坏囚犯”,819开始抱头痛哭。直到博士提醒他,这只是个实验,你的名字叫Peter,你不是真的囚犯,他才猛然清醒,离开了监狱。

后面的几天,狱警的虐待变本加厉,让一个囚犯身上坐两个囚犯并做俯卧撑,甚至让囚犯们模仿鸡奸,此刻博士才真正意识到实验已经彻底失控,终止了这个实验。

这个试验中的所有人,都被深深卷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无法自拔,不管是虐待者还是受虐者,甚至主持实验的博士,也沉浸于担当监狱的最高权力者。

迷失在权力和罪之间

仅仅一个礼拜,9个身心健康、遵纪守法、没有犯罪前科、具有大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年轻人就变成了让人憎恶的魔鬼。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从表象看来,是权力。权力让人的欲望膨胀,让人心的一点点恶被不断放大,直至吞噬了五脏六腑。但隐藏在权力背后的,比权力本身更恐惧,那就是圣经中揭示的“原罪”。

在故事的结尾,这群实验的参与者再重新坐在一起谈话,其中的一个狱警说:“我现在才知道我自己居然可以做出这种事,我感觉很难过。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知道这一点,真的让我很难过。”

还有另一个让人全程恨得牙痒痒的狱警和第一个退出实验的囚徒的一段对话:

“你觉得这个实验怎么伤害到你了呢?让你发现人可以变成那样?”

“是的,这一点确实伤害到我了。我心里知道你是个好人,真的。”

“那你为什么恨我?”

“因为我知道你可以变成什么样的人……”

在实验的最初,管理者就给这批受试者划定了好人和坏人的界限。

“好人”拥有制服和权力,“坏人”则连名字都不配拥有。而这种在设定上的差距,会很快被大量的心理暗示所放大。狱警会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真的相信自己高人一等,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完成工作;而囚犯也会在受虐中不得不屈服。

最可怕也是最可恨的恶,就是以为自己没有做错,不自觉的状态下的作恶。试想历史上的种种悲剧,德国纳粹、中国十年浩劫,整个社会人人都是帮凶。他们也觉得自己没有错,甚至以此为骄傲,因为周围所有人都在这么做。

你不顺从,你就是异类。

那一代人也不是天生的魔鬼,而是悲哀的社会孕育了一代魔鬼。

这个故事最让人后脊发凉的地方就在于,每个人都有成魔的潜质,自己就可能成为自己所口诛笔伐的那帮贪官、暴徒,甚至是以正义、良知的名义作恶。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好人也会犯下暴行,这就是“路西法效应”。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给他权力。

原文标题:《这电影惊人地证明:好人变恶棍只需6天》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

发布日期: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