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乱世秋,靠基督,兴教育

作者:编辑整理   来源:芥菜籽

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谱写了中华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南开”教育。张伯苓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他33岁受洗,创办南开大学之后,更是在生活和教育事业中身体力行地实践信仰。

张伯苓于1876年5月4日生于天津。一生深爱基督,深爱中国,深爱教育事业。1892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从军报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为日本所击败。此后,原来主张军事救国的张伯苓决心献身于教育救国事业。

1898年,张伯苓结识了中国著名教育家严修,两人自此结下终身的友情。也就在同年,中国的变法维新运动失败。慈禧太后囚禁了光绪皇帝重新主政。她的“举中华之物力,结友国之欢心”政策导致义和团兴起,1900年有三万多位中国基督徒遇害,也正是在此后的20年间基督教在中国迅速传播。

张伯苓于1909年33岁时受洗成为基督徒,他把爱国的热忱专注在教会上,于1911年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不属任何教派的独立教会。他做过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董事,后来成为会长。他热心推动青年会工作,经常带领青年会成员进行各样体育比赛,打破了学者不涉足体育运动的旧传统。

1919年,“五四”运动震撼整个中国。同年,张伯苓在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现代私立学校——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是张伯苓在观摩日本和美国学校制度后,依据美国的模式所建立。此校注重基督信仰、科学和体育。

▲张伯苓雕像

当南开成立三周年的时候,张伯苓曾就自己为创办这所高等学府所度过的艰难岁月作了一番总结:“我信基督的原因,就是发生于我的爱国心……后来,我回到本城兴办学校,遇见种种的困难,并且有时候我还抱着一种悲观,我知道这种人生观,没有什么意思,因为人终久要死。以后我常读《耶稣言行录》,看见耶稣的为人,很受感动。这本书帮助我很多,所以我靠着基督的力量总算是还没有半途中止,而打破各种困难,还要办我的教育;换一句话说,就是要让中国人,不在他们之下。”

“敝人今天所谓的宗教,也就是宗教的真义,并非仅仅的讲演神灵,祷告上帝……我们还用这宗教的能力,改造社会,使国家的地位不在外国之下。”

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张伯苓的小儿子在执行对日空战任务时殉职。由于张伯苓号召抗日救国,日本遂以南开大学为轰炸目标。在危急的情势下,张伯苓把南开大学迁往云南,与其大学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期间他大部份时间留在重庆,为政府工作。

张伯苓曾写道,其一生事业主要得力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他的夫人,另一个则是对耶稣的信仰。南开大学虽不是教会学校,但张伯苓却在许多方面为他的信仰做见证,每个礼拜对学生的训话就像讲道或基督教道德教导一样。他每日读圣经一小时,并支持圣经翻译和发行事工。他的一生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证明福音并不是西方或东方的产物,爱国和爱基督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他是一个在生活中实践其信仰的人。

1950年9月张伯苓回到天津,1951年2月23日病逝,安息在上帝怀抱之中!

原文标题:《南开之父——张伯苓》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

发布日期:2016-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