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出事了!近日,百度把全国人气最高的一个血友病患者交流地——“血友病吧”卖给了一个“专家”。然而这位自称“陕西医大血友病研究院院长刘陕西教授”的“血友病专家”,很快就被网友们发现是一个大骗子,之前就被媒体曝光过。显然,此类人花钱成为“血友病吧”吧主,接下来就是通过这个身份优势欺骗广大患病牟利。
贴吧本来是患者病友们自己组织的社区,患者交流经验、分享治疗信息、互相鼓励,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然而若被卖给牟利的黑心商家,就会误导正在迫切寻求医治的广大患者,很可能造成患者们“人才两空”的结果——既花了钱又耽误治疗。
目前百度虽称已着手调查该事件。但不可否认,企业的信誉与职业道德已经受到大众质疑。
其实百度并不是个案,携程卖假机票,去哪儿在航空公司与旅客间赚取高额差价等等都引发了巨大反响。这不由得令人深思,作为企业,真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获利才能生存吗?在职场持守利益和诚信公义是否不可兼得?无可否认,利润和职业道德之间的张力是永远存在的,到底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
对于这些困惑,企业家江良及他朋友的经历也许可以提供一些思考。
江良,48岁的他来自新加坡,是一间跨国制造公司中国区的首席执行官。上世纪90年代,他携妻子和三个儿子来到中国。他带领公司的一大特色就是重视企业精神,建立一套在中国商界罕见的企业文化,当然同时也追求利润。
对江良来说,企业经营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不矛盾,因此不能用二分法对待。他们看到二者的互补性,有不同的功用。例如,江良是基督徒,但他不在办公室进行任何宗教活动,却将源于《圣经》原则的高道德标准,视为公司的核心信条。
例如,他在公司开展名为《品格第一》的课程,自2000年以来先后学习了48种品格,比如谦卑、责任、牺牲和仁爱等。每个人,包括他自己都参加学习。从那时起,他要求经理做决定时要基于“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依据权宜或者流行。”
他的经理告诉记者一个例子,2008年汶川“512”地震后,公司拟向受害者巨额捐款。与中国许多企业一样,他的经理想在媒体上宣传以吸引公众注意力。然而江良却坚持匿名捐赠,因为《圣经》里说,“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
经过8年的实施,这一套信仰在公司大多数高级职位的人当中已经很有影响力。他说:“从聘请到解雇,我们立足品格。比方说,一个人有良好的品格但技能稍逊,另一个人品格不好但技能突出,我们会提升前者,他会成为一个更好的领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为公司晋升了一批无能的人,我们要求他们时刻注意提高工作能力。品格第一,但并不意味着仅有品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留下来的员工开始懂得欣赏自己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他们禁止如下事情:暗中交易、不公平地对待供应商、延迟支付供应商、礼拜日上班和使用盗版软件。
所有这些价值观与现今在中国开展业务所流行的方式格格不入,然而却似乎将公司引向更好的表现。江良的公司在同行业中处于顶尖位置,在过去的几年中,税后纯利超过30%。因此,即便是他在美国的非基督徒老板也开始推广他的经验,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采用《品格第一》的培训。
江良演示了信仰如何通过不同的流程,如招聘,管理和培训,来维持公司的信条,但这些价值观并不以基督教的修辞来传达。该公司的人员流动率是14%,大大低于同类公司普遍25%至30%的比率。此外,他的公司还能一直保持一组已在公司工作超过10年的高级管理人员,这对于在华的跨国公司来说同样很罕见。
江良的好朋友陈赫也是新加坡华人,在一家制造公司担任CEO。他也在公司推广《品格第一》的培训。他第一次在公司介绍品格课程大约是在五年前,那时没有人把他的话当真。直到有一次他公开为自己的过失道歉并做出相应改变,情况才有了变化。他的经理无法接受他的“谦卑”举动,认为此举在“权威从不犯错”的中国文化中显得非常不合时宜。
陈赫随即表明他的信念,公司仅有一个权威——品格,每个人,包括CEO在内都应遵守。他如此忘我地致力于建立良好品格,是为了服务两个同样重要的目的:为企业运转产生实效,整合信仰价值观。
麦平的故事为此提供了又一例证。他在香港出生,在美国完成学业,他任总裁的公司组建了业内在华最具规模的连锁系统之一。这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累计销售额达数亿美元,招募超过40万销售人员。
当问及他是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大型团队,麦平说:“很多公司都提到要做好事,做有道德的事情,要无私奉献……在我们的业务模式中,我们提倡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些事情,你就会得到回报。不仅是精神或心理层面的回报,你的付出也会得到金钱上的认可,一切都联系在一起。”
但是,如何对待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呢?麦平说:“如果你只关心你的收入,你将无法久留。你对于我们如何计算你的福利或分红会感到沮丧。因为我们所设计的业务模式反映着我们的价值观,只有当你也遵循这些价值观的时候,你才会看到生意的成功。”
北京本地人高女士的故事可以解释这一点。高女士通过朋友介绍到这家公司,她对这间公司的商业价值和工作环境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高和她的商人丈夫被公司中许多既成功又富于爱心的人吸引。同样重要的是,她很享受公司的人性化政策,例如灵活的调度安排,使她能更容易地履行做母亲的职责。
与许多同事一样,她事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公司中那些令她印象深刻的人都是基督徒,而那些价值观则来自《圣经》。于是,她决定成为基督徒,几年之后甚至在家中开办家庭教会。去她教会的大多是在麦平公司工作的年轻女性。
显然,麦平的经营策略不仅为员工努力工作提供了道德上的无形激励,使他们获得经济报酬,更有着引人进入神国度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回到这次的百度事件,作为一家拥有五万多员工的大公司,当他用无人驾驶、机器人学习屡屡试图挑起股价波澜,勉励维持自己高科技形象时,在另一条赛道上,民心却已与其背道而驰。没有一个公司可以靠“虚假”百年长青。价值观是可以决定命运的。愿更多的企业看到的不只是利益。
引言参考文章:《上帝在公司——60位基督徒企业家来华生存报告》Joy Kooi-Chin Tong ,赵晗译;《我是如何坚持10多年站在反百度第一线的》霍炬(微信号:‘歪理邪说’wxieshuo);《百度,为万恶而生》 麦琪(微信号:麦琪的礼物M-Gift365)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