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是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他的作品《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享誉中外,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位作家,他对生命和死亡有着独特的理解,他著名的临终遗言,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光明的渴望——“光明……再多一点光明,给我更多的灯吧……”
父母对歌德的影响
歌德,1749年8月28日,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虽然不是贵族,但也是幸福有加。在歌德的心目中,父亲的严厉,促使他日后更为严谨地创作,而母亲的温和、安抚,激励着歌德,使他始终如一地对学习怀有浓厚的兴趣。
童年时,母亲常把歌德放在自己膝头,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极强,使歌德常听得如醉如痴,也许正是从小的耳濡目染,使歌德在朋友圈中,总是以知晓各种趣味横生的笑话而著名。
成年以后,母亲仍是歌德共同探讨的伙伴,同时,母亲还起着激发他创作热情的作用。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有鼓励,也有合理的分析。歌德深有感触地说:“从父亲那里,我得到强壮的体魄和做一个正直人的人生观。从母亲那儿,则继承了她乐观的性格和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引起巨大反响
1768年,一次疾病使歌德暂时停止学业,在长达一年半之久的休学期间,他受到了母亲和妹妹的悉心照料。他母亲的一位女友苏珊娜,使歌德进一步接触到了虔信主义的观点,也许正是这次经历,在歌德生命中栽种下信仰的种子。
歌德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他年轻时曾梦想成为画家,在绘画的同时,他也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在他看到意大利著名画家的作品时,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与那些大师相提并论,于是开始专注于文学创作。那时歌德接触了莎士比亚,他最早接触的是《莎翁选粹》,后来一直认为那是他生平最快乐的时期。莎士比亚的剧作,使歌德的精神视野大为开拓,它让他感到有一个重大的题材要写,而且这题材又不能在狭隘的舞台上演出。
在阅读了出版于1731年的《葛兹自传》之后,他在这个骑士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人物。他决定将有关材料重新做历史性的处理,同时又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剧在形式上能够超越舞台限制,力求使情节生动鲜活。《葛兹》完成后,歌德找到好友默尔克,让他看了稿子。默尔克很赞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年底,歌德又把它寄给了赫尔德,后者给他提出了一些较苛刻的意见。于是,歌德又对剧作进行了修改,改写本于1733年完成。改写本《葛兹》更为深刻地揭示出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内心冲突,着重刻画了骑士葛兹的自救者形象,而不是像初稿那样着重描写被压迫农民自发的强大斗争。这部作品一面世,立即轰动了德国,引起广泛而巨大的反响。
给我更多的灯吧!
1775到1786年,歌德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1786年6月,他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任剧院监督。
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在魏玛的最初十年,歌德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晚年的歌德,总是避免说“死”这个字眼,而用别的字眼来代替。然而,他自己不怕死,因为他深信灵魂能够永恒。一个春天的傍晚,他同朋友埃克曼一起观看日落。他感慨地对朋友说:“人活到75岁,有时不免会想到死亡。我想到死亡时心里倒非常平静,因为我相信我们的生命是不可毁灭的,生命就像太阳一样,我们以为看见它消失了,但事实上,并没有消失,它仍继续在放射光芒。”
一个春日,歌德着凉以后,好像康复了,但没过多久,却病势危笃。歌德身着睡袍,脚穿毡鞋,前额上戴着一个遮光帽檐,坐在扶手椅上昏昏欲睡。他的仆人弗雷德利克守在一旁。歌德问他日期。“3月22日。”“很好,春天到了,康复也会迅速、容易许多。”然后,他就睡着了,做了许多梦,低声说一些没头没脑的梦话,在咽气以前,他最后叫道:“光明……再多一点光明,给我更多的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