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底有个洞,无论金钱、爱情、权利都不能填满

作者:基甸   来源:海外校园

人心里面确实有一个看不见的洞,这个洞用什么都不能填满无论是金钱、爱情、成绩、权利。你能想到的,都填不满的时候,何不转向这位创造你的上帝呢?因为只有他才能填满它,让你的生命有了满足和喜乐。

 

 

 

我家里有一个茶杯,上面印着这样一段话:“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14)用这个茶杯给客人泡茶,客人往往会觉得这段话挺有意思,基督徒朋友更会会心一笑。

 

这段话是《约翰福音》第四章里面,耶稣对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的时候说的。耶稣洞察这个撒玛利亚妇人是一个内心非常痛苦空虚、渴求人生意义的人,她虽然多次结婚(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里面,可以说是非常出格的),但仍然无法填满内心某种深深的渴求。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这是多年前风靡中国的电视连续剧《渴望》里面主题歌的歌词。实际上,所有人的内心中,都有某些不同层次的渴望。渴望的对象可能是友谊、爱情、金钱、名利,也可能是更高层面的真善美,等等。现代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在1940年代所提出的需要层级金字塔,就是从一个无神论的角度,对这些心灵需求的分类。

 

0.jpg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表

 

旧约《传道书》的作者叹谓,“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位作者贵为君王,尽享人间的荣华富贵、骄奢淫逸。他在实践享乐主义之后,竟然还有如此深不可测、言说不尽的空虚,可见人的心灵需求,是超出物质的享受和感官的娱乐的。

 

小基甸(我的大儿子)才读小学三年级,有一天他突然告诉我,他有时会感受到一种说不出来的难过和孤独,他形容说那种感觉,“就像心里面有一个很深的洞,感觉很空”。我听了非常震撼和感动。儿子很敏感,他的感受很真实,他的形容实在是很准确的,因为即使是小孩子,也会感受到那份对生命的渴求。

 

 

 

 

十九世纪的哲学家郭尔凯戈尔(或译为祈克果)认为,人的虚空和焦虑,是人在上帝面前真实生存境况的写照。每个生命个体,无不为这种终级的虚空和焦虑所笼罩。人的这种渴望,常常也表现为对终极意义的渴求,或者所谓的“宗教情怀”。

 

这种渴望从何而来?人的“宗教情怀”和心灵需求的源头在哪里?按照无神论的观点,宗教实乃人造的产物,上帝无非是人类心灵需求的投射。人因为有心灵的需要,所以创造出一个或一些神来膜拜。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无神论宗教批判。

 

但是这样的假设,还是没有回答一个更深层的问题,那就是人类的心灵需求又是从何而来?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据美国《时代杂志》2004年11月报导(注1),美国有些科学家,声称他们发现了人类的“上帝基因”(God gene)。笔者对这项研究的科学性相当怀疑。因为这个所谓的“上帝基因”,是指一个人信仰宗教的倾向,跟人脑中某些化学物质和产生这些物质的基因有关联。而受测者宗教倾向的强弱程度,即所谓的“自我超越指标”(self-transcendence scale),则是根据一系列问卷的回答来确定的。这些指标的衡量显然是很主观的。

 

但是这项研究结果,至少再次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到底是先有上帝(上帝创造了人),还是先有人对上帝的需要(人创造了上帝)?

 

这项研究的主研者、分子生物学家哈默(Dean Hamer),明确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支持无神论。哈默声称自己是一位不可知论者。他说:“上帝存在就存在。了解并承认人脑中的化学物质的参与并不能否定上帝存在的事实。”

 

《时代杂志》就此引用古老的《传道书》说:“上帝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上帝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道书》3:11)。假如人类真有“上帝基因”,那么这个“上帝基因”,也许是现代科学对上帝“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的一个佐证。

 

 

 

 

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文学院执教的鲁益士(C. S. Lewis),是一个并没有读过神学的基督教人文学者。鲁氏被认为是作品流传最广、对社会文化影响最深的二十世纪基督教思想家,也是面向知识分子的布道家。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信主,归功于鲁氏的影响。

 

鲁氏对人类的终极渴望,有非常深刻的见解。他在其作品中指出,人类心灵深处有份深沉、强烈的渴望,无法被世间的任何事物或人类的任何经验所满足,他称之为“天然快乐所无法满足的欲望”。这种欲望有时通过人际关系(如友谊或爱情)流露出来,却并非真的存在于人际关系或其他人类经验之中。

 

这是一种苦乐参半的渴望。人类苦苦追寻这种渴望的满足,却发现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真正满足这份渴望。鲁氏指出,人类的这种终极渴望,仿佛是一个寓言,指向超越本身的某个“本物”。

 

身为一名文学家,鲁氏非常重视想像力。他自己创作过《纳里亚传奇》(Chronicles of Narnia)等非常出色的童话和幻想作品,并与《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是挚友。他认为人类终极渴望所指向的本物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却不能在这个世界里面找到。故此这是一种要靠想像力才能入门的真实(这里的想像并非是指虚构)。

 

他说,这就好比人有口渴的感觉,说明渴是人的一种真实的需要,是一种真实的客体,而这种需要只有喝水才能满足(中文的“渴望”一词实在是很恰当的比拟)。耶稣用口渴和喝水,来说明撒玛利亚妇人的心灵需求,只有在敬拜上帝中才能得到满足,实富于大智慧。

 

鲁氏进一步阐述说人类的这种终极渴望,是一种“神圣的不满足”(divine dissatisfaction),因为这种渴望只有在上帝里面才能找到源头,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鲁氏的观点响应了传统基督教信仰对人性和人类心灵的洞见。在旧约《诗篇》第四十二篇中,诗人呼求说: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奥古斯丁也有一句名言,他说:“主啊!你为你自己创造了我们,除非我们的心在你里面得着安息,否则它们永远浮躁不安。”

 

我们是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像”所创造的。上帝“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他在我们的心版上写好“程序”,让我们生而具有对上帝深深的渴慕和追求,因而我们有“宗教情怀”和终极的心灵渴求。

 

人之为人,人之有别于动物,正在于人是“有灵的活人”。所谓的“灵”(或“灵性”),就是指人与上帝沟通的功能。因为不明白只有上帝才能满足这种终极渴望,我们便常常舍本逐末,拼命追求人世间的名利、权力、成功、爱情……结果反而是陷入深深的不满足、不快乐甚至痛苦绝望之中。

 

我对小基甸说,人心里面确实有一个看不见的洞,这个洞用什么都不能填满。你的Game Boy,你的奖杯,你的成绩,你学校和教会的小朋友,甚至爸爸妈妈,都填不满。因为我们是上帝造的,这个洞只有上帝自己才能填满。我想儿子还小,让他读《传道书》“虚空的虚空”,当然不适合他的年龄,但是我跟他谈的这番关于“心洞”的话,他似乎有点明白。

 

晚上睡觉前跟他一起祷告,他说:“亲爱的主,求你挪去我心里面的那个洞,求你赐给我们平安和喜乐。”我听着,一边感动得差点落泪,一边在心里面“阿们”。是的,“主啊!你已为你自己创造了我们,除非我们的心在你里面得着安息,否则它们永远浮躁不安。”

 

 

 

参考资料:

1. J. Kluger, “Is God in Our Genes?”, Time Magazine, Nov. 1, 2004.

2. 麦格福(A. McGrath)着,徐中绪译,《我思故我信──十大基督徒思想巨擎》,校园书房出版社,1993。第十一章“鲁益师:渴慕神”

 

 

发布日期: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