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VS耶稣之道

作者:严行   来源:严行的博客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他的言论都记载在《论语》中。他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很多人认为孔子所追寻的道,就是圣经中启示的道,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一起来看看孔子的思想源流,再放置在圣经的框架下,可以看出某些本质的差别。

 
 
 

 

道不同不相为谋

纵观《论语》,“子曰”的一个重要核心在于——君子所求,不外于“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一语虽然不出自《论语》,但确实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从“安身立命”的角度看孔子,可以为儒家文化的世俗精神找到初始原因。这里不妨逐一来看:

 

“安”——《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对他的弟子宰我发问:“于女安乎?”他强调的就是心安。宰我是孔子不待见的一个学生,夫子从来不喜欢这个巧言令色的宰我,他偏爱的是木讷寡言的颜回。宰我曾请教老师:“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是否太长了?”孔子很不高兴地反问:“这个时候,你若吃美食,穿锦衣,心里安不安呢?”宰我说:“安。”孔子回答他:“你若心安,那你就去做吧!”宰我走后,孔子生气地说:“宰我真是个没良心的东西哪!” 孔子这里所讲的“安”,指的就是精神的安顿,心灵的平安,感情的满足。这可以说是儒家讲安身立命之道的起点。

 

“身”——《论语·学而》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一天三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跟朋友相处是否有信?学了道理是否应用?这段话中的“身”,指的是人的行为践履,是进一步将“安”所代表精神安顿与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

 

“立”——孔子在“三十而立”中提到了“立”,强调的是当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应当已经确立了他人生的价值取向。

 

“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他所提到的“命”,指的是人的天命,是君子应有的使命感。

 

从上述孔子论“安、身、立、命”的言论来看,可知孔子的全部追求,其实都是关于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自我成全。对孔子而言,虽然他也不断地谈论“天道”“天命”,但“天”在他的观念,从来都是虚化的存在,没有位格,没有权柄,没有作为。“天”,本质地说是孔子对社会力的一种传统表述,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罢了。因此,儒家从不离人言天(天在人心),也不离天言人(人为天心),儒家的终极追求“天人合一”,是为着世界着想的,是立足于此岸的。

 

看清这一点,就会明白,孔子所求“朝闻道”中的“道”,与耶稣“道成肉身”的“道”,实在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孔子一生,汲汲于社会秩序的重建,人际关系是他最为看重的,无论孔子教导弟子的言论,还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政治努力,概而论之就是:“体贴世上的事情”。

 

主耶稣传讲的是天国之道,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他最关切的,主耶稣呼召人跟随他,是要他们归信他,接受福音。他的核心教导是让人顾念天上的事情,努力进天国,并赐福给这样的人“永生”。主耶稣并未直接干预世俗社会的秩序;也未干预当时的政治制度。他要门徒做的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他所说的他不明白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确实是孔夫子的自白,是他生命追求的宣言。然而,人所谓追求真理的志愿与态度的真诚,就能保证他成为主耶稣的信徒吗?

 

当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但耶稣却不相信这些人的对他的信,“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这就是关键!

 

“你们的心如何,你们不知道。” 这是耶稣在责备约翰、雅各时说的话,这两个门徒曾要求耶稣降天火烧灭一个撒玛利亚的村庄,因为那里的人不接待耶稣。主耶稣告诉约翰和雅各,他们在说着自己不明白的话。

 

彼得也是这样,当年彼得并不晓得自己在关键的时刻会否认主,他说:“你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儿子!”主耶稣听彼得讲过之后,却告诉彼得“这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的”。主耶稣一方面接纳彼得的宣告,另一方面也向彼得明确表示,说出这话不是靠彼得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而是上帝赐给彼得这样的话语。

 

此后,虽然彼得一再表示他愿意跟随主,他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还跟信从谁呢?”他对主耶稣说:“我们已经信了。”(约翰福音669上)最后,他向主耶稣信誓旦旦地保证:“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主耶稣却没有接受彼得的表白,而是对他说“就在今夜,你要三次不认我”。主耶稣是明明白白告诉彼得:你所说的,你不知道。

 

陷在罪中的世人,同时也是愚昧、昏聩、不认识自己的人!主耶稣所要拯救的,正是这样的人,因此,在十字架上,他为这样的人向天父代求:“主啊,赦免他们吧,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世人是这样暗昧不明,约翰、雅各、彼得、保罗……都曾说着自己所不意识的话,做着自己不明白的事,孔子何能例外?孔子自以为,“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自许啊。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即:当他不认识道的时候,他向往道;当道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抵挡道。

 

另一方面,因着人固有的罪性,人天然地是上帝的仇敌,人本能地对抗福音。正如约翰福音所描述的:“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在主耶稣风尘仆仆所奔走的巴勒斯坦地区,最强烈抵触他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耶路撒冷的祭司集团、犹太人公会、最强调信仰的法利赛人……

 

在上帝看来,不但人找不到真理,即使将真理赐给他们,认识真理的能力,也不来自人自己,而须靠上帝的启示。因此路加福音记载了主耶稣在以马忤斯路上教导两门徒,“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约翰福音也记载了主耶稣教导犹太拉比尼哥底母明白摩西在旷野举蛇的喻意。正是主耶稣亲自的教导,人才懂得了上帝的圣言。

 

 

有病的人需要医生

在“登山宝训”中,主耶稣所要就是这样的人:完全地、诚实地、自觉地、严肃地承认自己Nothing的人。

 

八福中的这第一福是非常深刻的。当人出于对自己“一无所夸,一无所有,一无所恃”景况的了解,而承认自己不良、不善、不能、不配时,就是人真正认识自己本质的时候,也是预备接受主基督救恩的最好时候。这时,真诚寻求主的人,恩典就会临到他,他就“有福了”。信主蒙恩的第一步,是谦卑下来,认自己的罪,看到自己的全然失败,并清醒地认识到靠自己没有出路,只有单单仰望主。

 

主耶稣洞察人心,深知人性。并且,主耶稣也愿人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

 

如何看待人性?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圣经真理对人性的认识是至为深刻的:“世人都犯了罪”,“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 耶稣道成肉身,就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这是圣经最清楚无误的真理。

 

在各种宗教学说对人性的解释中,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给出了最乐观的回答,他们相信“人性善”。《论语》虽然中并无“人性善”这样的直接表述,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八佾》)等话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孔子所倡导的“仁”“义”“ 礼”“ 智”“忠”“恕”“乐”“信”……背后的哲学观都是以人性善为基础的。因此,尽管儒家的“性善论”一说起于孟子,但思想源头显然出自孔子。孔子以为人生下来,本性是相差不多的,只是因为社会上有恶,导致人变坏(即“习相远”也),是后天不同的习俗环境令人有所改变。

 

中国文化缺乏逻辑实证精神,因此孔子并不论证为什么人性是善的,也不追究若人性是善的,那人性之中所存的恶是从哪儿来的问题。他只是乐观地相信人本是善的,因此,仁啊、礼啊、忠啊、义啊都天然地存在于人性之中,只要发扬这些美德就可以。

 

我以为孔子孟子持性善观是很需要勇气的。在当时“礼崩乐坏”、兼并掠夺、战争频仍、生灵涂炭的时代,坚信“人性善”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

 

年逾七十的孔夫子,虽终生求道,但终究与真理擦肩而过了。主耶稣说∶“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要召义人,而是要召罪人。”(《马可福音》217)不感觉心灵空虚的孔子,自然与主耶稣无缘了。

 

 

发布日期:201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