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传教士——林则
林则(1884—1968),加拿大人,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医学创始人,多伦多大学牙医学博士、法学博士。1907年来华行医,在成都首创牙科诊所,1911年扩建为牙症医院。1917年创办华西协合大学牙医学科,这是中国第一个牙医学高等学府。后扩充为牙医学院,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
1907年5月18日,年轻的林则(A. W. Lindsay)博士和他新婚的夫人林铁心女士经过一月的木船水程及半月的“滑竿”(简易的竹制轿子)陆程,终于走完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到达了成都,成为了第一个来中国的牙医传教士。
到成都后,这位年轻的牙医生,满以为可以开始他的事业了。按教会的规定,林则首先要学习当地语言。必须掌握中文才能给中国人看病,而这样的语言训练通常需要两年。还有,中国人会不会排斥牙医生?更是个未知数。即便是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并非像林则这样的专门医生,而是普通医生,亦称全科医生,它还有一个通俗的名字,也就是国人后来所戏称的“万金油医生”。实际上当时成都的西方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说,中国,特别是四川,只需要普通医生,并不需要牙科医生,这是林则在中国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幸运的是,许多传教士的胶托假牙已经破坏,急待修理,才将这位险遭“驱逐”的牙医生留了下来。
早在1892年,启尔德医生已在成都四圣祠建立有仁济医院。1907年,在启尔德医生的帮助下,分出一房间作为林则的牙科诊所。林则先生开诊当日第一位病人是位妇女:检查时林则发现她患了十多年的牙槽脓肿,牙槽骨质破坏,充满脓液,据说服用了大量中药没有任何好转,病人既痛苦又绝望。幸运的是,通过拔牙和彻底的刮除术处理,她的病情迅速好转,不久就康复了。林则整洁、优雅的个性,手到病除的精湛技艺,很快使他声名大噪,求医者日见增多。
林则到四川仅三年,他的牙医工作就得到教会认可。对林则的勤劳及热心,十分赞许,因此立准林则所请——在四圣祠礼拜堂左侧,为他建筑一所独立的牙症医院。当牙症医院即将落成之时,四川保路风潮大起,林则夫妇远赴上海避难。所幸风暴之后,社会秩序不久恢复,林则夫妇再返成都,主持牙症医院的揭幕典礼,该院成为西南地区首家正式的牙症专门医院。后来又新建口腔医院,分有五大部门,号称“远东第一”。
鉴于过去所训练的中国牙医生,类似于旧式的学徒,不易获得丰富的知识,所以林则与华大商酌,在大学开展牙科教育,培养牙医生人才。1921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牙科医生黄天启,他也是亚洲第一个牙科毕业生。数位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教师手把手地教他研习牙科医学。1921年黄天启毕业后,教师们为他募集了一笔留学经费,鼓励他出国深造。1926年,黄天启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牙学院进修,成绩优异,一年后即获得牙医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牙科博士。
在教学上,林则始终以“选英才,高起点,严要求,淘汰制”为理念。他要求学生基础广厚、扎实,技术训练严格、细致。比如,牙科系招收的最初两届学生,前三年与医科学生所学的课程基本相同,后三年再学习十余门专业课;牙学院学生学化学要与化学系的学生一起上课,学内科学要与医学专业同等要求,课时、考试均相同,其他各科皆按此原则执行。1920年,牙科学制改为七年,第六、七年为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并穿插一些理论课程,1923年起进一步规定了各门课的时数。
“华西牙学院培养出来的首先是医学家,然后才是专科医生。我不培养匠人。”林则曾这样说。他对牙医生抱有五种期望:1、在中国推广现代牙医学治疗和修复;2、办高等牙医学教育;3、开展预防牙医学;4、开展牙医学科学研究;5、要做医学家,不要当匠人。正因为林则这样办学,至今中国口腔医学人才,许多是从华西毕业的学生。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华西牙学院从苏联、匈牙利、朝鲜、印尼等国招收留学生,是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最早的地方之一。
林则清楚,要在中国开创口腔医学教育,绝不能单靠自己一人。在发展初期,他就努力鼓动加拿大教会继续动员志愿者来华。唐茂森博士、吉士道博士、安德生博士、刘延龄博士、叶慈博士夫妇和甘如醴博士等许多高水平人才,后来都陆续投身到这项伟大事业中来,和林则并肩作战。由于这些国际著名专家的陆续加入,中国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一开始就建立在了国际水准的基点之上。没过多久,华西协合大学的牙医学教育就以“东亚第一”闻名海内外。
林则反复强调“保证学术质量,造就合格的毕业生,要求学生真正实用于社会”,他的心愿是:“为中国每一个县培养一名口腔医生”。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每年从毕业生中选拔优秀生留校,先把他们送到国外进修提高,再回国成为各个专业或各个地区的口腔医学带头人,为社会服务。
林则为了他所选择的事业,毫不吝惜地奉献自己的一切,在追求的过程中从未懈怠。在办学中,他把牙科楼有限的空间精打细算,合理利用,使教学与临床各得其所;他用木桶套铁桶、反盖搪瓷电灯罩来解决没有下水道,病人无处吐漱口水的难题。只要不上课,他每天早上8点都准时走进口腔医院,到每个科室看一看,和同事们聊聊天;他创立了很多勤工俭学的方式,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完成学业;他和妻子甚至把个人能拿出来的每一分钱都投入一个学生贷款项目,全部或部分资助学生完成学业。
因为这样的努力,华西牙学院很快便桃李芬芳,春满天下——
• 毕业生黄天启先后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华西、中大口腔修复学教授;
• 1930年毕业生毛燮均博士两次赴美国进修口腔正畸学,后来成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创建人;
• 1930年毕业生席应忠博士,两次在美国进修后,回国参与创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1934年毕业生戴述古博士,被选送至美国进修口腔公共卫生学,是我国预防口腔医学的开拓者;
• 1937年毕业生邹海帆博士,曾赴美国和加拿大研修,回国后创建了我国牙周病研究室,成为中国牙周病学开拓者;
• 1939年毕业生徐乐全博士曾赴加拿大进修口腔修复学,同年,罗宗赉、邓述高、周少吾等博士被选送美国学习口腔正畸学,他们后来都成为中国口腔正畸学的先驱;
• 1939年毕业生宋儒耀博士回国后成为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整形外科的开拓者,后来还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创建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并任院长;
• 1940年毕业生王巧璋博士回国后创建我国儿童牙病科,后被聘为中国牙医学院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主任;……
(下一篇:《他让华大成为中国口腔医学人才的摇篮》)
(来源:百度文库、光明日报等)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