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吗?——巴黎恐袭案的思考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的可悲的时代真的已经开始了。事实上,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文明冲突也好,地缘政治也好,金融货币战也罢,电子网络战也罢,反正和平是没有了,世界将没有一个地方是完全安全的,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已经打响,战场将无所不在,冲突而非和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并将越来越成为世界的新常态。

这两天,瞬间刷屏的是法国巴黎的恐怖屠杀事件。很显然,这是欧版911事件,是必定会改变世界的真正的头条新闻。

巴黎事件再次说明:世界充满了罪恶,人们太需要上帝的爱与救赎。

在如此事件面前,所有的爱都是温暖的,所有的怜悯都是宝贵的,所有的关怀也都是非常需要的。

因此,在事件发生的第一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评论,而是张开双臂去爱、去关怀。令人安慰的是,我们看到,法国人没有被恐怖事件所吓倒,反倒敞开家门去接待远人。我们看到,全世界许多标志性建筑物一夜之间换上了红白蓝的法国国旗的颜色。我们更欣慰地看到,就连上海的东方明珠塔都换上了红白蓝;和2001年的911时相比,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识与情感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在事件发生的第二阶段,人们需要了解和思考,以及对未来作出判断和应对。

2001年的911改变了世界。美国由此进入全球反恐大战,进而必然地带来巨大的外部消耗,反恐军费支出超过3万亿美元,美国由债权大国急剧坠落成全球最大的债务国,甚至触发了金融海啸,国力一落千丈,某种程度上正陷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盛衰循环之中。中国,则因为911而得以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并因为在2001年加入WTO进而借助对西方市场高速增长的出口,经济一飞冲天,到2010年即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2014年更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经济总量反超美国。

911后的10年,世界的天平变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衰落,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兴起;传统发达国家衰落,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兴起!

2015年,中美两国大国博弈甚至较量开始正式浮出水面,美国“重返亚太”并推出TPP;中国则推出“一带一路”、亚投行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当美军撤出阿富汗、美国开始从中东淡化其军事存在时,乌克兰事件爆发了,俄罗斯被西方尤其是美国打压,全世界好事者都在盼望着看一场中俄联手与西方较量的好戏……

但这个世界的未来未必一定上演中美争霸赛。因为这个世界的现实就是:既非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也非中美两大国的两极世界,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极世界。

于是,我们看到接下来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俄罗斯在叙利亚对ISIS大打出手,俄罗斯在反恐上站在美国和西方一边,普京插队成了第二轮进入世界反恐大战的选手。欧洲,更是其中举足轻重的一极。欧洲对美国的反恐大战本来是有保留的,并且不甘心被美国卷入进去。但现在,巴黎事件后,法国没有了退路,总统已宣布法国和ISIS已处于交战状态,法国将派航母赴波斯湾打击ISIS。

法国是欧盟的中心,法国会将欧洲卷入全球反恐战争的第三波吗?这几乎是必然的。

如此,2015年的欧版911就将把全世界带入到一场与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全球反恐战争中去,并进一步地重塑世界。

中国本来处于美国的围追堵截,现在却突然再度有了一个最为有利的地缘政治与国际环境。中国变得进可、退可守。进可攻,是可以继续推进欧亚一体化的西进战略即“一带一路”战略,还可以在某些方面与西方结盟;退可守,是指可以继续靠近14亿人支撑的庞大内需市场以及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支撑的万众创新战略去自我发展,即独善其身。

美国,既有“外部消耗”,也还越来越面临“内部消耗”——因无法保持传统文明之身份确认,从而出现“我们是谁”的国民身份认同的危机,进而上演“波士顿爆炸案”那样的内部消耗。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本来不足,经乌克兰和叙利亚事件,现在更是岌岌可危,据说俄罗斯的储存货币已不足供应半年。欧洲,本来就面临着穆斯林兴起引发的“文明的冲突”在国家内部的消耗,现在则将因为ISIS的公开宣战而被动卷入“外部消耗”。欧洲经历欧债危机后,经济大伤元气,迄今没有恢复,更面临福利社会等积重难返的深刻的“结构性问题”。欧洲如果与穆斯林极端恐怖分子打一场旷日持久地反恐战争,欧洲必定更快地消耗和衰落。在世界主要几极力量美国、欧洲、俄罗斯、伊斯兰都面临彼此间消耗的情形下,中国变得相对安全并且更有机会推进大国崛起!

“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的可悲的时代真的已经开始了。事实上,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开始:文明冲突也好,地缘政治也好,金融货币战也罢,电子网络战也罢,反正和平是没有了,世界将没有一个地方是完全安全的,一场非常特殊的战争已经打响,战场将无所不在,冲突而非和平实际上已经成为并将越来越成为世界的新常态。

中国对于经济增长“新常态”的追求置于全球反恐战争的“新常态”格局下,这平添了许多复杂性和变数。同时,在ISIS组织所规划的“伊斯兰国”的终极版图中,还包含了中国的新疆等地区,中国并被ISIS排在“复仇榜”的首位。从这个角度,中国是否真能采取某种类似于“孤立主义”的立场,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面对中国目前相对有利的环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略,中国需要认真思考并冷静应对。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

编辑流程: 

可发布

发布时间: 

Tuesday, 2015, November 17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Sunday, 2015, November 15

录入日期: 

Monday, 2015, November 16

录入者: 

jialilou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