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难?看看摩西的出生给我们带来的提醒
即将进入6月,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将陆续开始小学入学报名。不少地区已经公布了入学政策,不少家长们也开始操心学区划分以及学校选择问题。教育,从来都是父母们关心的大事。对于如何选择学校、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学校,小编不能给你提供答案,但是下面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从摩西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见,一切都在上帝的旨意之中。
摩西的出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谁能预料尼罗河畔一个小小的蒲草箱内,安放着一个将要兴起拯救以色列民族的划时代人物?谁又能预料到伯利恒客店无人问津的马厩中的破烂马槽中,安卧着一位降世拯救罪人的永生上帝的儿子?历史千百万次地告诫人类,不要轻忽小事件,小事件后面会产生大地震。不要轻视小孩子,往往他们长大了,会带来风云际会的影响。摩西这个人物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伟大的:神藉着他拯救以色列人,以至于在以色列人心目中,他成为一个在亚伯拉罕等列祖之后,整个民族不可或忘的伟大人物。神藉着摩西赐下的律法,成为许多国家立法的依据,以至于今天美国国会大厦图书馆把摩西的头像悬挂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提醒我们,教会中的成年人千万不可以轻看这小子中的任何一个。这样一个在神怀抱中的孩子长大了,会给灵界势力带来怎样的一种震动?带来一种怎样的颠覆?他不是颠覆世上的政权,在埃及建立以色列国,然而他却被神拣选颠覆了法老的诡计、魔鬼阴府的势力。他的经历被上帝使用是为了在旧约作为一个预表,表明那位将要用自己的血与我们立新约的耶稣。他那贫穷地降生,卑微地生长,屈辱地被卖,仁爱地受死……最终用他那死里复活的大能和使死人复活的权柄,践踏了掌死权的恶者,释放了罪奴,将我们引入了天国。摩西的独特性不可复制,但摩西所拥有的基督的生命却是历代属神儿女共同的模板。每一个属基督的婴孩因着恩约的合一性和将来的可能性,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极大的可塑性。等待那些有属灵视觉的“伯乐”好好培植他们。
教会中的孩子们也不要轻看自己。摩西这一个被世界的王轻看仇视的孩子,在上帝的保守带领下长大,勇敢地面对法老,带出以色列民,实现他在神手中的人生价值。你一生最终的事业成果可能并不伟大,但这不妨碍你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伟大与否,不是靠相貌英俊来书写,不是靠一时的学习成绩来论定,更不是靠拼爹靠娘来成就。这个世界成王败寇的标准衡量不了那些真正有生命光辉的人。活着的蚂蚁比死了的骆驼强,照样,天国的小子远比在地狱中的诸位大帝、众多英雄更伟大。真正伟大的人是有伟大人格的人,是那些真正为神而活,敢于面对罪恶的人。靠着爱你的上帝,你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透过摩西的出生与成长,我们得到另一个提醒:不可轻看家庭的功用。
摩西出生在义人之家,他的父母在圣经中并没有占有很大的笔墨,然而他们在家庭里面实在当好了父母。摩西的哥哥叫亚伦,大他三岁。摩西的姐姐叫米利暗,大摩西很多岁。摩西还只有三个月大的时候,她就已经在河畔观望着弟弟的结局如何。可见,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年龄差。摩西、亚伦、米利暗,一门三杰,年岁不同,但都是暗兰、约基别生养出来的。这三个人都成了整个以色列民族出埃及时代伟大的领袖。你看到了吗?我常常想:怎样的父母亲可以培养出这样的三个孩子来?他们是很平凡的父母,却是非常伟大的父母。他们是有信仰的父母,也是很有信心的父母。
圣经记载说:摩西长大之后不肯称为法老女儿的孩子。也就是说,他不愿做锦衣玉食的埃及王子,这与他从小所受的乳养教导大有关系。圣经没有让我们看到摩西在蒲草箱中顺流漂走,从此杳无音讯。尼罗河畔的事件体现出上帝精细的护理,同时也要求我们做父母的要精心地治理——好好治理自己的家,好好喂养自己的孩子。养大摩西的一定要是约基别,自己的孩子自己养。有信心的希伯来父母亲,要将希伯来人的文化、希伯来人的信仰告诉他。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地上的文化教育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属天的永恒方向的指引,道的方向。摩西这样一个小小的孩子,生长在王宫,奢华的环境,却没有侵染他那比金子更宝贵的心,只有一个原因:道的熏陶。
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中有个身为汉人却从小养在金国的杨康,长大了不肯称为汉人,坚持自己是金人。
但摩西与他完全不同,摩西身处富贵的王宫,但是他却轻看世上短暂的财富和地位,长大了不以法老女儿的儿子自居。这与今天许多浮躁拜金的年轻人何其不同?现如今,许多青年男女动不动求包养、认干爹、卖贞操、卖器官。没皮没脸,没骨头没气节,为的就是得到一些时尚的手机、首饰和衣裳。而摩西却是生而有富贵,却为信仰轻看它们,丢弃它们,为什么?因为在他的心中有更大的属灵向往,更尊荣的永恒财富的算法。而这样的属灵的方向,这样的永恒价值观乃是在他年幼的心灵之中开始萌芽的。
亲爱的父母们,趁孩子还幼小的时候,要告诉他真正人生的追求,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就不容易受世俗的诱惑。因为每当他要走偏的时候,都有真光在他的心中照耀他前行的路,使他从小就有一个坚定的方向。但是,假如你从小不告诉他生命的意义与耶稣的救赎。假如你这作父母的自己重世界,重吃重喝重虚荣,你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失败。因为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教育就是这样的重要。你若没有给孩子属灵的教导,不给孩子指明属天的方向,孩子就看不见。但若你从小乳养他,在他幼年的时候,你就教导他生命的路,到老他都不偏离。他就能早早地饱得主的慈爱。从这样受教心灵之中产生的力量是伟大的,摩西的那一种信心举动是神所纪念,蒙主喜爱的。当他长大了,看到希伯来人被埃及人欺负,他就去帮希伯来人。他为什么不帮助埃及人?是因希伯来人势力更大?不,就当时的处境来讲,分明是埃及人比希伯来人的地位更高。难道是摩西的同情心?不,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往往在利益面前,同情心更是显得小的可怜,选择站在埃及人身边远比摩西后来所做的容易。
那么,答案是什么?是因信仰而带来的身份感。
真正促使摩西作出“疯狂”举动的是铭刻在他内心深处的身份感,而不是同情心。因为经上说,他的本意是“出去到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摩西帮助希伯来人打埃及人,并且把埃及人打死了,固然有他属血气的那一面,但经文揭示出他内心有关于自己身份的明确答案。他没有丢掉长子的名分,不像以扫。哪怕他的同胞不认同他,反而讥刺他;哪怕之后,他自身也显出软弱害怕和逃跑反应,但在当时,他毅然放弃了王子的身份,选择了奴隶的身份。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远见?
因此,你不可轻看暗兰、约基别的教育,不可轻看家庭的功用。他们对摩西的喂养和教导,成就了后来的摩西。基督徒父母们,如果今天你们不给孩子的成长提供这样的教育的话,你们的家庭是失败的。孩子还小,但是藉着孩子的乳养过程,就可以看到孩子的将来,这就是“三岁看老”的真正意义。
神为什么一定要让摩西在埃及王宫中长大?神把摩西带到埃及王宫,差到埃及王宫,给他的使命就是学习埃及的一切技艺,好预备将来使用。你不可轻看神的每一个举动,神护理的安排一定是有功效的。
有一类的基督徒有着极端的认识:“我是天国子民,我将来住的是天上的永远的宫殿,所以我现在地上就是要住马棚。我们主耶稣住过马棚,我就要住马棚,世界的一切跟我有什么相干呢?所以,学识不可以要,电视绝不可以看,网络也不能用,朋友不可以交,孩子也不可以上公立学校,因为里面都是恶魔……所有这些都是属世界的,全部都是坏的,接触了就会让人走入黑暗。”这类基督徒看,到处都是魔鬼,他看一切的文化都属魔鬼。并且持定这类极端的教导顽固不化,难怪这类基督徒会被别人视为神经病。
是的,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世人所追求的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今生的骄傲与基督徒一定毫无相干,因为光明与黑暗不相交,基督与彼列不相合。
然而,因为世界的另一层意义,即它是我父所造,却被罪恶污染,被恶者窃夺的世界。又因神召我们,就是要叫我们在这黑暗世界中宣扬他的美德。这样,世界又与每一个基督徒息息相关。
因为,神在世界上救了我们,神也把我们差到世界上荣耀他,传福音给世人。在“救”和“差”之间,都有一个世界的大背景。如果说基督徒像一台戏,而世界就是这台戏的舞台。光与暗交织,正与邪对撞。美或丑?喜剧或悲剧?结局在乎你在其中信仰性的抉择。魔鬼利用世界的恶欲疯狂地掳掠人、败坏人,但神在世界上为世人预备恩典,为圣徒预备了培植他们的文化、科技、日用品等,好让他们正用,造福世人。世俗的文化一定有败坏的那一面,世俗文化之中一定也有神保守的正确的良善的另一面。否认这点,恰恰是不信神的作为,也必给自身带来亏损。所以,即便你的孩子不能就读基督教学校,甚至不得不去一个大家不怎么看好的学校,也不要失去盼望,要相信神的主权,也要为孩子来守望。
摩西的出生和成长的故事中,强调了好几次信心的功用:接生婆的信心,摩西父母的信心,米利暗的信心,摩西的信心。由此可见,信心的功效不可轻看。
接生婆因着对主的敬畏,对本族同胞的爱,就不愿与法老同流合污,作法老手中的刽子手,这是信心。摩西的父母亲不怕王的怒气,杀身的威胁,把这个孩子藏了三个月,这是信心。他们将孩子放在蒲草箱里,安置在芦荻中,交托给神,求神的搭救,一样是信心。接着,让女儿米利暗跟随,报信,还是出于信心。照样,摩西也丢弃了千千万万人所热衷的事业、膜拜的地位,为要作一个普普通通的神的子民,也是信心。结果,神就使他成为一个非凡的人。
神在圣经中记载了这些有信心的人的名字,他们都是神所纪念的人,永恒的生命册上也有他们的名字。他们中有世界闻名的摩西,有籍籍无名的普阿、施弗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神用信心的代求,神悦纳信心的抉择,神保守他们说出信心的话语,神用有信心的人成就他手中的工作。
信心不是自信,乃是对这位看不见的创造主、救赎主、审判主的承认和依靠。信的人有永生,不信的人因为生而有罪而得不着永生。摩西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上帝在不信的世代预备了有信心的人,也搭救了他们。今天,你也愿意成为一个有信心的人吗?
来源:微信公号“铸剑为犁”,有删减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