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改——韓國基督教是這樣復興的

( 作者: 羅門牧師 )

作者:

( 作者: 羅門牧師 )

/网络

近日發生的諸多事件讓許多人的目光投向韓國。對於基督徒來說,韓國是一個令人欽佩的宣教大國,但甚少人知道韓國是如何經歷大復興的。今天這篇文章就讓大家瞭解歷史上韓國基督教大復興是如何發生的。

 

自1907年起至今(2007年),聖靈的火從平壤的大同江邊,到朝鮮半島全地,到如今已經延燒了一百年。2005年,韓國政府公佈數據顯示,全國人口信奉佛教占22.8%,但信仰基督教(含天主教)超過28.3%,全球最大的教會韓國中央純福音教會屹立在首爾漢江旁。但是韓國在過去的宣教歷史中,曾經背負著流許多無辜人血的罪因為許多宣教士和信徒,都曾被人心中的無知和殘暴殺害殉道。

 

宣教士用生命撒下福音的種子

1866年至1871年有大規模的逼害(the Great Persecution),12位法國籍神父中有9名被捕處死,信徒則慘死了8000人(史稱「丙寅邪獄」),而當年,基督教第一位殉道宣教士湯瑪士牧師(Rev. Robert Thomas),也因乘坐美國船隻運送聖經入境而被殺害。湯瑪士牧師(Robert J. Thomas,1839-1866)是英國牧師的兒子,1863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倫敦宣教會成為宣教士,1866年8月,來到亞洲不到三年的湯瑪士,得知有一艘叫「歇爾門將軍號(General Sherman)」的商船要開往平壤,於是他以翻譯員的身份帶著許多中文聖經上了船。每停泊一處,他就分送聖經。

當時的朝鮮正值鎖國,不與外國通商,結果開到平壤的歇爾門將軍號在9月5日遭朝鮮軍開炮攻擊,船隻擱淺隨後又被朝鮮軍用火焚燒,下船逃難的人一落地就被當場處死。但湯瑪士卻異常勇敢,不懼死亡,在船隻被燒的時候,他開始拚命向外拋擲聖經、屬靈書籍及福音單張。當他兩支手臂抱滿了書籍最後一個下船,蹣跚涉水上前,跪在一位軍官及群眾的面前,雙手高舉聖經要給他們,就在朝鮮人用棒棍將他打倒的那一刻,湯瑪士將聖經塞入他們的手中。他們將他殺了,全然不知道湯瑪士到朝鮮是要幫助他們,這位才27歲的年輕宣教士,帶著基督的愛千里迢迢來到亞洲,好不容易抵達了朝鮮,卻從此殉道在大同江邊。這粒落在土裡的麥子,最後結出了許多的子粒來。

那天在心碎的大同江邊,11歲的黃明大(譯名)和他的叔叔看到了湯瑪士殉道的經過,湯瑪士臨終前高喊「耶穌!耶穌!」,他們當時不瞭解那是什麼意思,回家前隨手撿起了三本湯瑪士丟出來的聖經。

崔致良(譯名)也撿起了聖經,但他知道這是一本禁書,於是就將聖經交給了一位平壤的公務員樸永植(譯名)。樸永植沒有當場燒燬它,反而將聖經帶回了家,將聖經內頁一張張撕下,塗上了漿糊貼在牆壁上當壁紙,感謝神,這本「壁紙聖經」最後讓樸永植信了主,而交聖經給他又經常到他家串門子的崔致良也歸信了基督。

那位撿聖經的少年黃明大後來成為大同江邊「眺望裡教會」的會友。而崔致良成為平壤「外野村教會」的長老。而那間貼壁紙聖經的房子,後來成為平壤第一間教會,就是1907年平壤大復興的發源地──「章台硯教會」的前身。當年撿到湯瑪士聖經的人,還有韓國第一位基督徒姐妹李信行,而拿到湯瑪士最後一本聖經的樸春權,30年後,也成為一間教會的傳道人。1893年宣教士(馬布三悅)在平壤一帶巡迴建立教會,他發現許多湧進教會的人中,有不少人是因為當年拿到湯瑪士所丟擲的聖經而信主的。

1876年,也就是距離湯姆士殉道的十年後,兩位蘇格蘭宣教士在中國滿州為第一位朝鮮基督徒受洗,並開始進行翻譯朝鮮文聖經的工作,終於在1882年出版了朝鮮文的新約聖經而在平壤大復興前的二十年裡,多達40多種流通朝鮮的漢字基督教小冊子,也為大復興修平了道路,這些小冊子十分適合受到儒家文化影響的朝鮮。朝鮮一直到1882年開始與外國建交後,才不再迫害傳教的人。

尼維斯建立教會的理念

「尼維斯法」早期韓國宣教士唯一最重要的決定,就是採用尼維斯牧師(Rev.John Nevius)在山東所用過的方法。一八九O年他應邀至韓國,與韓國的宣教士分享其看法。之後,他的原則就全然地被採用。簡略地說,尼維斯法就是:

  1. 各人蒙召的時候是甚麼身份,仍要守住這身份(林前七20)。尼維斯強調,基督教是為普通人預備的,也是經由聖靈賦予能力的普通人所傳播的。尼維斯本人在中國大陸曾牧養過六十多個小禮拜堂、八百多個基督徒,卻只用了兩位支薪的助手。

  2. 教會所有的活動與工作必須鼓勵由不支薪的平信徒來發展:工作必須只能發展到當地  基督徒所願意發展與維持的程度。完全仰賴國外力量所支持的工作必然要失敗。同樣的教會的工作更是大量的屬於不支薪的信徒來從事。

  3. 讓所有基督徒在家中開始新的教會:教堂只有在當地信徒經濟能力許可下才被建造起來。如果他們負擔不起,就繼續在家裡聚會,直到他們有能力建造自己的教會為止。在這種方式當中,教會從一開始就屬於他們,宣教團體至終並不是教堂的所有人。

  4. 當教會成長且有能力之後,讓他們從自己當中選出領袖:訓練他們並支持他們作全時  間的教會服事工作。如果他們無法支持一位全時間的工人,就讓他們繼續依靠義工和來自宣教士或其他國內工人不定期的教導訪問。

  5. 強調系統性、長期的聖經教導:尼維斯認為主日講章是用來教導,而非布道。在每個冬季,為教會領袖舉行為期一個月的聖經班,這在農業社會是必要的。慕道友被接納進入教會之前,要接受不支薪的平信徒領袖三個月至廿四個月的教導!教會強調背誦神的話語--這主要是因為當時許多人不識字。正因強調這樣的聖經班,才奠定了1907年韓國平壤大復興的基礎。

  6. 讓現存的教會來培植所有新教會:必須由現存的韓國教會培植出新教會,宣教士只是從旁協助而已。

1903年,復興的火焰開始在韓國點燃。當時從韓國東海岸群山(Gensan)來的哈迪(Hardie)博士,應邀在宣教士所舉辦的聚會中講道,當他準備他的講章時,聖靈藉著約翰福音十四章和其他經文教導他很多事情。因著這篇信息,使在座的宣教士們大受激勵,與會的韓國信徒也都受到聖靈的感動。後來,哈迪博士又周遊十間韓國宣教中心,宣講神給他的信息。到了1904年,已經有一萬人歸向基督。而這屬靈的能力及復興之火一直延續到1906年。

哈迪博士(Robert Hardie)曾對與會的宣教士們公開流淚懺悔:「其實我的心沒有真正愛朝鮮人,每時每刻我都認為我比朝鮮人更優越,我倚靠醫學院畢業的學歷過於倚靠聖靈,見到朝鮮人的時候我就覺得他們很不乾淨,認為他們的飲食和文化都是未開化的,我的心裡是充滿著這樣的驕傲。」他將驕傲、心靈剛硬、信心不足等罪在眾人面前悔改,韓國人心中一向認為西國宣教士都崇高無比,但哈迪竟然如此謙卑地悔改,這帶給韓國信徒極大的衝擊,也成為平壤大復興的起始點。

痛悔冬季查經禱告成為復興的前奏

1906年的冬天,在平壤的宣教士們意識到當時政治的危機越來越嚴重,他們要怎麼辦呢?宣教士們什麼都不能做,只能每週聚集查經禱告,尋求上帝的面。在查經會中,他們這才首度認清,只有聖靈的洗所帶來的大能,才能使他們和朝鮮的弟兄們在未來遭受試煉的時刻站立得住。上帝感動朝鮮的教會不只是要饒恕日本人對朝鮮的傷害,為這份仇恨向上帝認罪,同時還需要更清楚的看見一切悖逆上帝的罪,因為,有許多人到教會來無心遵從上帝的旨意,對罪少有深切自責的心,總覺得那是習以為常的事。所有的教會若要成為聖潔,就必須認清上帝是聖潔的,於是在聚會中他們就更迫切的求上帝大大賜福給朝鮮的眾教會,特別是賜福在這次平壤舉辦的冬季查經班。

在朝鮮復興的工作中,查經班體系是一大特徵。在一年中,每個教會都會指定一星期或更長的時間,完全用來查考聖經。這時候,所有工作會被擱在一旁。就如同猶太人守五旬節一樣,朝鮮的基督徒也將這些日子分別為聖,專心用來禱告並查考上帝的話語。這種不受任何事物干擾的查經班帶來了朝鮮教會靈裡的活潑,也帶來了真正從愛和服事開始的復興。

另外與查經班同時進行的禱告會也是蒙福的重要管道,從1906年9月有廿多位宣教士每天中午都為復興的臨到禱告,當這樣的禱告持續了一個月之後,有人建議停止這個禱告會,他說:「我們已經禱告了一個月,卻沒看見半點不尋常的事發生,花費這麼多時間,我覺得不值得,還不如回到各人平常的工作崗位,有空的時候各自在家禱告算了!」,但他們非但沒有停止,反而花更多的時間在禱告上。由於這股執著與堅持,他們從中午十二點一直延長到下午四點,願意的人還可以繼續禱告到晚上。除了禱告之外並沒有別的,如果任何人有激勵的話,也可以在禱告中說出來。如此的禱告持續大約四個月之久,結果大家在主耶穌基督裡都更加的合而為一了,彼此沒有宗派的分別。教會真正的合一是用膝蓋換來的;它必要持續到永遠;它必要榮耀至高的神。

1907年一月十二日(週六),宣教士威廉‧布萊爾(W. N. Blair)在平壤的查經會中分享信息。他以哥林多前書12章27節「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跟會眾分享主內肢體的信息─教會中若起爭執,好比身體受傷一樣。「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一個弟兄心存仇恨,不但傷害全教會,也給教會的頭(基督)帶來痛苦。會後有些人痛苦承認他對人缺乏愛,尤其是對日本人的仇恨。

1907年一月 十四日(週一)中午,宣教士們再次聚集在神面前懇切的禱告,他們緊緊纏著神直到祂願意賜下祝福,果然當天晚上的聚會大得釋放。那天晚上會眾同聲同心開口禱告,靈裡和諧,全場的禱告聲如泉水滑落,並直達上帝的寶座。如使徒行傳記著五旬節聖靈降臨一樣:「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房子。」那個夜晚,聖靈進入會場,禱告中傳來陣陣哭泣聲,過沒多久,全會眾都哭泣了起來。

就在這時候一位主持中央長老教會的吉長老突然站起來,說:「我就是亞干(書七1-6,廿二20;代上二7),所以神的祝福因為我而無法降臨。約在一年前,有個朋友於臨終前囑咐我說:『長老,我已將不久人世了。有些遺產希望您能代我處理,因為內人實在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我說:『放心吧,我一定全力以赴!』我的確曾經竭誠幫助那位遺孀,可是卻將其中的一百元放入自己的口袋中。我得罪了神,明天早上我立刻就把這一百元送還給那個寡婦!一時全場都愣住了。剎那間,攔阻神祝福的障礙物倒塌了!神的聖靈降臨,會眾認罪之聲不絕於耳。

有一位牧師描述說:「會眾們一個個站了起來,承認他的罪,然後,開始控制不住的哭了起來,全人仆倒在地,雙拳敲打著地面,為自己的罪悔恨不已。我的廚師想要認罪,哭著過來找我:『牧師,你告訴我,我還有一點希望嗎?上帝可願意饒恕我?』說完,他就全人仆倒在地,哭了又哭,痛苦得幾乎嘶喊起來。」

經過認罪之後,全體會眾就開始禱告,那份衝擊力是難以形容的。再經過另一次認罪後,大家又是無法控制的哭起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哭泣著,淚水硬是隱忍不住。整個聚會一直就這樣認罪、哭泣、禱告著,當晚七點開始的聚會,一直延到凌晨二點才告結束。

平壤大復興於是啟動,接下來平壤多間教會舉行特別聚會,為期長達一個月,甚至學校都需要停課,因為孩子們常會為了自己做錯事而聚集痛哭。曾有兩位九歲大的男孩,參加聚會後哭著說要每天為未信主的父母禱告,兩年後,他們的家人全數歸主。大復興的激流波及到全平壤市區的大街小巷,悔改並不只限於認罪和哭泣,也帶出了悔改的行動,人們紛紛歸還虧欠人的物品或金錢,彼此承認傷害對方的罪。它還包括對過去罪行盡可能的加以補償,而平安總是伴隨著這些補償行動。在那些日子,全城的人挨家挨戶的去向他們曾經傷害過的人認罪,並且歸還所偷的東西和金錢,他們不只對基督徒,甚至對外邦人也這麼做。

正如一位宣教士史瓦倫牧師所說的:「花幾個月的時間禱告是值得的,因為當神的聖靈降臨時,祂能在半天之內完成我們宣教士半年才能完成的事。短短不到兩個月之間,就有將近二千名異教徒信主。」只要神一起頭,結果總是如此。從1903年哈迪博士開始的大復興浪潮,就不斷擴展這股勢力,繼續推波助瀾,從平壤一直延伸至整個韓國。至1907年,平壤已有三萬名基督徒,四至五間教會,復興的火一直到1910年仍未熄滅,因為在這年十月份的一個星期中,就有多達四千人受洗,另有上千人留下姓名決志信主。另外在1907年的漢城,每間教會都被擠得水洩不通。有位宣教士說,他在六個禮拜內就為五百名信徒施過洗,並且已有七百人登記,願意受洗成為基督徒。而在一年當中,他的布道所從五所遽增為廿五所。到了1910年間,漢城已有一萬三千人填卡決志信主。九月時,漢城的衛理公會總共為三千名信徒施洗。

復興的火焰是由聖靈所點燃的。那些曾經受到這把靈火煉淨的韓國基督徒們立下心願,要在一年之內將福音傳遍全國。他們彙集了大量的金錢,揀選傳道人往福音還未傳到的地方去。接著,為了提高傳福音的果效,他們印製了上百萬本的聖經,而僅僅在一年內,就售出了七十萬本。這還不夠,他們甚至還差遺傳道人到國外宣教呢!例如有一個宣教士就被差派到西伯利亞的海參,去照顧餵養住在那裡的韓國僑民。另外也有許多人被派遣到偏遠的小島上,有的則被送到中國大陸各省。

興運動為韓國基督教會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它所發出的影響到如今依然深入人心,儘管當時的環境到處都充斥著政治、戰爭、社會、經濟等各種問題,也不能使聖靈的火稍稍減緩。無論是教會、神學院和一般學校都被復興巨流充滿,教會有強烈的禱告負擔,也有將福音早日傳遍朝鮮、日本、中國的負擔,因此新成立的朝鮮教會召開的第一次會議,焦點就是宣教的差傳。當信徒從仇恨中被釋放,復興即臨到,這股復興大能也讓朝鮮教會度過爾後日本殖民36年的迫害時期(1910年日本曾正式併吞朝鮮,日本的佔領一直持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