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變幻的歷史時刻裡,學校卻恢復的無比平靜。這所名噪一時的梨花女子大學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神奇的存在?
韓國梨花女子大學(Ewha Womans University)是世界上最大的女子大學,也是韓國歷史最悠久、最有聲望的大學之一。她在誕生後的一百多年裡為二戰後的韓國培養了至少6位第一夫人和大批女性精英。
梨大最初是一所教會學校。1885年4月2日,美國監理教傳教士阿彭澤勒(1858-1902)到達韓國釜山,同年5月,瑪麗•斯克蘭頓(Mary F. Scranton,1832-1909)和她的兒子威廉(1856-1922)來到了濟物浦(現仁川直轄市)。由於早前監理教常駐日本的傳教士麥利從朝鮮高宗皇帝那獲得了來韓進行教育和醫療活動的許可。阿彭澤勒便建立了培材學堂,瑪麗•斯克蘭頓設立了梨花學堂,開始培養人才,瑪麗的兒子威廉則設立韓國最早的婦科專門醫院保救女館。
瑪麗•斯克蘭頓
(1886年梨花學堂初創時期的教室)
1886年,瑪麗•斯克蘭頓在首爾貞洞家中招收了一名女學生授課,後來教學規模逐步擴大,擴建校舍。1887年,當時朝鮮王朝的高宗皇帝為學校賜名“梨花學堂”,以紀念韓國最初的女性教育。
(如今位於梨大學校入口的基督教教堂(Welch-Ryang Auditorium)是梨大的大講堂,內共2,700多席,梨大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演唱會、論壇都在這裡舉行)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設立的是女子學校?在19世紀八十年代,韓國還是一個相對封閉和落後的國家。當時社會的普遍觀念是“女性就應待在家裡”,“女性沒有必要接受教育”,而梨花學堂則起到了喚醒那些被社會所拋棄、沒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的女性,並為她們提供教育的作用。
(1905年時的學童)
然而梨花學堂成立不久後,韓國即遭受到了當時急於擴張的日本的侵略。在36年的時間裡,韓國不再擁有一個國家完整的自主權利,然而,梨花女子大學的校方卻通過多方努力,在亂世中得以生存並走向繁榮。直到1946年,學校正式定名為“梨花女子大學”。
(1910年梨花學堂的畢業生們)
一所學校經歷百年風雨,經久不衰,而且依舊發揮著監督學校和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這與它的建校精神分不開。其實在歷史上,梨花女大並不止一次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
1965年,樸正熙政府與日本政府簽訂《韓日基本條約》,引來不少韓國大學生強烈反對。當時的梨大女學生參與了時達百多小時的絕食抗議行動,引起韓國社會及全國民的極大反響。
(梨花女大的歷史館)
70年代初,樸正熙政府向韓國各大院校頒布“駐兵令”,宣佈大學無限期停課。當時的梨大不但沒屈服,更由學生會帶領學生運動團體向軍隊組成的防線推進。軍隊發射催淚彈還擊,學生們堅持對抗,最終在教授與學生合力之下,保住了梨大不受破壞。
韓國民主化之後,梨大學生也堅持監察校政與社會實事。在2008年韓美牛肉風波等事件時,都曾參與過大規模示威。
今年7月末,梨大“響應政府的決定”,設立有“學位買賣”嫌疑的“未來LIFE學院”收取高額學費,降低入學考核標準。為此,梨大學生開展抗議示威活動,“未來LIFE學院”的設立最終被撤回。
(梨花女大的學生在遊行)
隨後,鄭某被曝走後門,以“馬術特長生”資格考入梨大,高調的鄭某還在社交平台上炫富。因不滿學校進行“學位交易”,憤怒的學生們召開聯名運動,要求校長辭職。
10月19日,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校長崔京姬宣佈辭職,她成為該校建校130年以來,首位在任期內辭職的校長。
後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這就是梨花女大,如建校初所秉持的真善美的信仰精神,將豐富的智慧與知識、美麗的品德與情感協調發展,培養自由與個性的現代女性。
(下沉式教學體ECC是集學教學、文化、生活空間於一體的一站式校園生活園地。它將建築和園藝結合起來,依山就勢,打造一條超長的入口空間,共分地下六層,地上一層。兩側玻璃幕牆保證了地下室的光線。幕牆後是教室、圖書館、劇院、商店、健身、管理用房等。學生們可在ECC上課、交流、吃飯、健身,還能看電影和演出。)
(梨花女大的學生們)
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