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話太直嗎?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作者: 不詳 )

/网络

很多人都說自己說話直,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直"刺痛了別人。直本身是好的,但請你以尊重和善意為前提,在“愛心裡說話”,接下來才能談到直爽和率性。自詡為直性子,打著“心直口快”的幌子無所顧忌傷害別人,只不過是滿足自己的情緒,只不過是自私而已。

 

聖經說『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發出惡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 6:45)。所以別再推托說「我說話直,我有口無心」。記住,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讓神掌管我們的心和口,讓神來使用我們的直爽,但驅逐我們的自私吧!你應該說,“我不是說話直,我只是太自私了,我要悔改!”

 

 

那麼為人處事說話要注意什麼?我們先看一個小故事。

 

被譽為西方寓言始祖的《伊索寓言》,智慧獨特寓意深刻,是古希臘文學瑰寶之一。在世界上其閱讀量僅次於《聖經》,其中的“舌頭宴”便深蘊哲理耐人尋味。

 

一天,伊索的主人要宴請一些哲學家,便吩咐身為奴僕的伊索做最好的菜招待貴賓。開席時,伊索端上來一盤盤的各種各樣動物舌頭。主、賓都大惑不解。主人便責問道:“舌頭怎麼是最好的菜呢?”伊索:“舌頭能言善辯,對尊貴的哲學家來說,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菜餚嗎?”客人們都笑著點頭稱是。

 

主人又吩咐:“伊索,明天,我要再辦一次宴會,菜,要上最壞的!”

 

次日,伊索端上的仍然是舌頭!"這是怎麼回事?”主人大發雷霆!伊索不慌不忙地說:“老爺,您看:這舌頭欺上瞞下,有時因一句話得福,有時又禍從口出一一難道舌頭不是最好的菜又是最壞的菜嗎?!”

 

是的,聖經教導我們:“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樣式受造的人。”(雅3:10),“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是個不義的世界,污穢全身,也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且是給火坑的火點著的。”(雅3:6)說話是人際溝通、表達情意(包括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既然人人都需要說話,如何盡量減少語言過失,如何表達得當、使人得到益處?這實在是值得深思和好好學習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傷人惡語六月寒”。說話是這個世界上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難的一件事。會說話的人,隻言片語也能說服對方;不善於說話的人,滔滔不絕仍說服不了任何人。這就是語言的力量。對許多人來說,借助語言的力量往往可以打開成功的人生通道,因此語言對於每個人都有著一生中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可是,在實際上,可能你經常不能說服別人,究其原因,則往往不是因為你的觀點不好,而是因為你不太善於運用說話的藝術。

 

對此,聖經更教導我們:"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器裡。"-箴言 25:11。

 

這裡所講“合宜”的話,不單單是指“好話”,“好話”是誠實的、正直的……我們不但要學會說“好話”,更要懂得“如何說”,才能讓“好話”因為說得“合宜”而成為“美言”!因此,相比於一般說話而言,“美言”更要求在“好話”的基礎上,使說話成為一種藝術,而為要表達得當,就需要智慧和技巧,更需要足夠的愛心!

 

 

 

 

試舉數例,或許有助於大家對“合宜”的理解:

 

王二請客:王二為了慶祝自己四十歲生日,特別邀請四位好朋友張三、李四、趙五、錢六,來家中聚歹。其中三人都準時到達了,唯獨最好的朋友張三一人不知何故遲遲沒來。王二有些著急,不禁脫口而出道:“急死人啦!該來的怎麼還沒來呢?”,李四聽了很不高興,便對王二大聲說:“你說該來的還沒來,意思就是說我不該來囉!那我告辭了,再見。”就氣沖沖地走了。一缺一走,王二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該走的卻走了!”,剩下兩人中的錢六也生氣了:“照你這樣講,該走的是我啦?好!”說完,掉頭也走了。王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剩下最後的趙五,交情較好。就勸王二說:“朋友都被你氣走了,你說話應該留意一下”。王二很無奈地說:“他們全都誤會我了,我根本不是說他們呀!”,趙五一聽再也按捺不住:“什麼?你不是說他們,那就是說我啦!真是莫名其妙!”語畢一跺腳,便頭也不回的走掉了。如果你是王二,你會如何表達你的感情呢?

 

由上可見,說話不合宜時,就可能變成“愚昧人”了。聖經告訴我們不要當愚昧人!“愚昧人的口自取敗壞,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網羅。”(箴18:7)這“愚昧人”所講的話可能是謊言、虛假、欺騙……會為自己招來麻煩和禍端;也有可能是依照實情而說的,完全有根有據,但為什麼神仍稱他們為愚昧呢?原來神稱讚的智慧人,是必須要“用愛心說誠實話”。一個說話不從神的愛出發的人,即使完全有理,但不“合宜”,讓人無法招架,甚至使聽的人無立足之地,這在神眼中就是愚昧,也是在給人定罪。至於上例中那位秘書的“巧言令色”更不可取!因為正如聖經所指出的,這樣的人“他的口如奶油光滑,他的心卻懷著爭戰;他的話比油柔和,其實是拔出來的刀。”!(詩55:21)

 

那麼,為能使我們所說的話語能為主成就美事,下列事例或許對我們有所啟發:

 

在美國,有位婦女帶著六歲大的孩子出門招了輛計程車逛街。當孩子上車後看見司機是位黑人,便很害怕的問媽媽:“媽媽,這個人是壞人嗎?為什麼他全身是黑色的?”這句話讓司機感到相當難堪!而媽媽則溫柔地告訴孩子:“這位叔叔不是壞人,是個很好的人。我們家花園裡的花有紅白黃黑等各種色,對不對?”“嗯,對啊!”孩子回答。“這就對了!如果全世界的人皮膚都只有一種顏色,那就不夠精采了!所以神造人才會有白色、黃色、黑色和紅色等膚色啊!”

 

到達目的地後,母子正準確下車時,司機恭敬地為他們打開車門,並感激地對婦女說:“這位女士,非常感謝您。您的話讓我對自己的膚色感到十分驕傲,因為我是這世界上別緻的顏色之一!”,“凡事你們都要在愛裡作。”(林前16:14)。

 

綜上所述,要充分展現“美言”魅力,使表達得當和得體。就需要智慧和學習技巧!“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祂口而出;”(箴2:6)所以在學習說話的藝術前,一定須要先認 自己,明白想要和別人談話的動機,因而求主先來改變我們的心,只有當我們用足夠的愛心為對方著想時,說話的態度,自然就會帶著愛的關懷!也會思量尋求對的時間、地點和“合宜”的方式方法……以致於我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皆能在主面前蒙悅納。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