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祭祖,基督徒這樣做才是有智慧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作者: 不詳 )

/网络
 

導語

 

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對基督徒來說這是一個充滿爭議和挑戰的節日。如何堅持真理原則的前提下表達哀思之情,在不信的家人面前如何溝通,和睦相處,這都需要一定的智慧。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理一理關於祭祖的問題。

 

1

 
 

人為何要祭祖? ——為了盡孝。

1、生前盡孝,死後思念:基督教的孝道是,「生之孝,重於死之祭。」《出》20:12「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弗》6: 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箴》23:25「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生前的孝順、奉養、照顧、更重要。在父母活著時,要照顧父母的生活;對父母的態度要尊重,不要忽略,好好孝敬。

 

2、慎終追遠,認祖歸宗: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哀思與尊敬,以示不忘本。祭祖不是出於懼怕的心理,怕「飢餓的孤魂」來報復。也不是出於求福的功利心理,死者已逝,哪有能力來保佑和賜福。 「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 (羅6:23)

 

 

2

 
 

人的祖先在哪裡 ?

 1、佛教的輪迴說,民間信仰的神主牌,基督教的陰間說。究竟在哪裡?

 

聖經說:在陰間裡。

 

2、基督徒清明掃墓是「思祖」、「記祖」,不是祭祖!

 

我們的祖先死後去哪裡?聖經說:人死就是睡了,靈魂是不吃不喝的,被關在陰間裡,不能自由出入。 《路》16章的財主,在陰間不能到拉撒路那裡去,更不要說到陽間來。他們是等候耶穌再來與大審判。基督徒不拜祖先,與十誡第一、二條相違——祖先不是神。《出》20:4-5「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3

 
 

思親禮拜的意義

 親人已在住前安息,因為耶穌去時為我們預備住處(參約14:1-2 ) ,耶穌還要來引我們回家(參約14:3) ,耶穌曾經應許我們與親人團圓(參約14:3) 。

 

1、對已逝的親人進行緬懷,回憶他們生前的美好信仰和品格,要傚法實踐;

 

2、面對已逝的親人,我們自省要多做主工;在世要好好信主,好好愛主,好好跟隨主。

 

3、我們一起在特殊的墓地進行思親禮拜,存著盼望的心等候主來,復活與親人團聚。

 

結語:

 

每到清明節是基督徒「左右為難」的時刻,在未信主的家人面前難堪。去了不能拜,不去怕說是不孝,有人不知怎麼辦?

 

基督徒不要用借口逃避「清明」活動,盡可能去掃墓,是傳福音的機會。不用拿香,不用燒紙,但可美化墓園表達我們愛祖先,割草、掃地,擦碑,讓不信主的家人感受我們的思念。我們不是「不孝之子」,我們可以藉著禱告追思,為不信主的家人禱告,讓他們認同我們的行動而受感動。這樣就會過一個與眾不同的「清明節」。把清明節變成傳福音的機會!

 

在清明掃墓的時辰,要怎麼作才是合乎神的心意呢?

 

我們認識了這位神,我們也盼望照著這位神的旨意、教訓來實行地上的事。特別是關於祖先的問題,許多人對於基督徒如何對待我們的祖先、怎麼紀念我們的祖先、甚至可不可以祭拜我們的祖先存有許多疑問。身為基督徒,這些問題就著我們作人來說,我們沒有太多的意見,但是我們願意照著聖經的教訓和啟示來實行,因為這是最討神喜悅的事。所以這件事需要我們先對聖經有認識,這樣,就能使我們更有信心和把握,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慎終追遠」。

 

來源:水深之處福音網站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