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必須奮力抵抗的世俗潮流

( 作者: 斯托得 )

作者:

( 作者: 斯托得 )

/橡树文字工作室

身為21世紀的基督徒,面對的逼迫更多不是有形的刀劍,反而是世俗時代舒適的一缸溫吞水,正如斯托得在今天文章中明確列出的:多元主義、物質主義、道德相對主義、自戀主義,諸如此類。它們侵蝕著基督徒的鬥志,放鬆著基督徒的警惕……

教會對我們週遭的世界具有雙重責任。一方面我們在這個世界生活、服事、見證,另一方面又必須避免被世界污染同化。因此,我們不願為了維持聖潔,逃離這個世界,也不樂意為了認同世界,犧牲聖潔,隨波逐流。

 

因此,基督徒不要逃避世界,也不要隨波逐流,這是整本聖經的主軸之一。換句話說,神為自己的緣故呼召一群人出來,也同時呼召我們有別於他人。“要聖潔”,神一再對他的子民呼喚,“因為我是聖潔的”(例如:利11:45;彼前1:15-16)。

 

這個基本主題在聖經的四大部分反覆出現:律法書、先知書、耶穌的教導、使徒的教導。我將分別舉例說明。

 

首先來看律法書,神透過摩西對百姓說:

 

你們從前住的埃及地,那裡人的行為,你們不可傚法,我要領你們到的迦南地,那裡人的行為也不可傚法,也不可照他們的惡俗行。你們要遵我的典章,守我的律例,按此而行。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18:3-4)

 

同樣,神也透過先知以西結譴責百姓:“你們沒有遵行我的律例,也沒有順從我的典章,卻隨從你們四圍列國的惡規”(結11:12)。

 

新約聖經亦然。登山寶訓中,耶穌論到假冒為善的和外邦人,說:“不可傚法他們”(太6:8)。最後,使徒保羅寫信給羅馬人時,提到“不要傚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羅12:2)。

 

現今哪些趨勢會威脅吞噬基督徒,是我們必須奮力抵抗的?我提出四個對基督徒構成威脅的現象。

 

首先是多元主義(pluralism)的挑戰。

 

多元主義堅信各種“主義”皆有其獨立論證和思潮,大家應該一視同仁,予以尊重;也因此多元主義排斥基督教宣稱的終極性和獨一性,認為基督徒夜郎自大,他們勸人信主的作法(更甭提人人了),僅是一相情願的想法。

 

對於多元主義的精神,你我如何響應呢?我個人希望能以更謙卑的心態,不帶任何優越感來看待。然而,我們要持續地證實耶穌基督的獨一性和終極性。

 

耶穌道成肉身,獨一無二(惟一僅有的神人);贖罪祭,獨一無二(只有他為世人的罪受死);復活,也是獨一無二(只有他勝過死亡)。既然神沒有成為其他人,只成為拿撒勒人耶穌(基督降生),背負世人罪孽(受死),戰勝死亡(復活);惟有他有能力拯救罪人,無可替代。沒有其他人擁有他的資格,所以,我們可能會稱呼亞歷山大大帝、查理曼大帝、拿破侖大帝,但卻無人稱呼耶穌為耶穌大帝。沒有人像他一樣,他沒有敵人,也沒有繼承者。

 

第二個必須抗衡的世俗潮流是物質主義(materialism)。

 

物質主義不僅是單純接受物質世界的實體而已,如果事實如此,所有基督徒都是物質主義者,因為我們相信神創造了世上一切物質,賜福賞賜給世人。神也確立維持物質的世界,透過愛子道成肉身,經歷復活,藉用水施洗還有聖餐的餅杯,這些都是有形有體的。難怪,威廉·湯樸(William Temple)說基督教是所有宗教中最物質的;即便如此,不代表基督教是物質主義。

 

物質主義是全心追逐物質,那會扼殺了你我的屬靈生命。耶穌告誡我們不要積攢地上的財富,也不可貪婪;使徒保羅也說了同樣的話,勸勉我們要過簡樸生活、慷慨待人、知足常樂,並以親身經歷和我們分享他已經學會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腓4:11)。

 

保羅又說:“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前6:6),接著又解釋說:“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也許,他是在清楚地回應喬布的話,“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伯1:21)。換句話說,世上生活猶如短暫的天路歷程,起點和終點都赤身露體;輕省遊走才是明智之舉,因為我們將來什麼也帶不走。

 

第三個不斷威脅我們,也是我們要努力抗衡的潛在精神,即道德相對主義(ethical relativism)。

 

週遭的道德標準日漸走下坡,尤以西方世界為甚,人對於究竟還剩下哪些放諸四海不變的準則感到困惑。相對主義已經滲透文化,並且正在滲入教會。

 

論及相對主義對近代的影響,尤以一九六○年代以來的性道德和性革命,衝擊最為顯著。過去,普世接受(最起碼猶太基督徒嚴格謹守)婚姻乃一夫一妻的異性結合,終生相愛合一,而且惟獨在婚姻中可享有神賞賜的親密性關係。不過就算今日的某些教會也允許同居,廢除正統婚姻的委身關係,倡導同性伴侶的合法地位,取代異性婚姻關係。

 

抗衡這些潮流,耶穌基督呼召他的門徒順服,順從他的準則。有人認為耶穌從未談論男女婚姻的事。事實上,耶穌說過。他引用創世記一章27節(創世之初,神“造男造女”)和創世記二章24節(“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闡明聖經所定義的婚姻。耶穌緊接著也給了背書保證,“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開”(太19:4~6)。

 

美國傑出道德社會哲學家亞伯拉罕.艾鐸(Abraham Edel,1908–2007)嚴厲批判上述聖經觀點,他的第一本大作《倫理批判》(Ethical Judgment),副標題是“科學在倫理上的運用”。他寫道:“倫理道德,完全隨心所欲”,接著他用流行打油詩的口吻繼續:

完全端視身處何地,

完全端視你是誰,

完全端視自我感覺,

完全端視感受如何。

完全端視成長背景,

完全端視人們誇讚的對象,

今是而明非,

法國的歡樂是英國的哀傷。

完全端視切入的觀點,

是澳大利亞或是廷巴克圖,

只得入境隨俗。

如果恰好無人反對,

道德就成立。

如果不幸意見相左,

完全端視,完全端視……

 

身為世界在等待的基督門徒,我們完全無法苟同。基督徒對道德的抉擇固然並非一絲不苟,但是也會敏銳尋求應用聖經原則在每一件事上。耶穌基督的主權是基督徒行事為人的基本,“耶穌是主”一直是我們生命的基礎。

 

所以,擺在教會面前的基本問題是“誰是主”?教會是耶穌基督的主,因此可以隨意掌控改變,接受喜歡的,排斥不喜歡的?或者耶穌基督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主,因此我們相信並順服他的教導?

 

耶穌至今向我們仍耳提面命,“你們為什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路六46)。認耶穌是主卻不願順服,如同把生命立於沙土上。耶穌曾在閣樓時,再度說道:“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約14:21)。

 

在這邊,我們看見兩種文化和兩種價值系統,兩套準則和生活型態。一方面是週遭世界流行的標準,另一方面是神所啟示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激進的門徒應該不難做出抉擇。

 

我們來到第四個當代潮流,自戀主義(narcissism)的挑戰。

 

納西斯是希臘神話裡的一位翩翩美少年,看見池水中自己的倒影,便愛上自己的形象,涉入水中,最後溺斃。所以,自戀主義也稱作納西斯主義,代表對自我過度愛戀,對“自我”無以復加的傾慕。

 

一九七○年代,自戀主義在人類潛能運動(HumanPotential Movement)找到一片天空,強調人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一九八○和一九九○年代的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方興未艾,搭上潛能運動的便車;影星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可謂此運動的大祭司,十足的自戀狂。麥克琳認為的福音是:

我知我存在,因此我存在;

我知神力量的存在,因此它存在;

既然我屬於神力量的一部分,因此我就是神。

 

聽來彷彿是蓄意倣傚神對摩西啟示他自己“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出3:14),只不過手法拙劣。

 

新紀元運動要求人審視內在,探索自我,因為問題的解答來自內在。人們不需他處來的救主,自己就能拯救自己了。

 

不幸的是,諸如此類的想法充斥在教會,某些基督徒大聲呼籲,我們不只應該愛神、愛鄰舍,更應該要愛自己。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理由有三。

 

第一,耶穌提到“首先和最大的誡命”,也提到“其次的誡命”,但是從未提起“第三條誡命”。第二,“專顧自己”是末世的徵兆之一(提後3:2)。第三,愛佳泊的聖愛(agape love)意味著願意犧牲自我服事他人。若說犧牲自我以服事自我,很明顯是無稽之談!那麼我們對自己該抱持什麼態度呢?要能夠讓“自我肯定”和“治死己身”融合為一:舉凡由神的創造和救贖來的,通通予以肯定;凡事讓人墮落的,一律治死。

 

從不健康的自戀,回轉到神全備的誡命(與耶穌聯合且被耶穌堅固),全心全意愛神並愛人如己,這真令人如釋重負!因為神向來的心意是要教會成為愛的群體,成為敬拜和服事的群體。

 

人人皆知愛是世上最偉大的,基督徒更深知其中原委,因為我們的神就是愛。

 

十三世紀西班牙大臣賴雷門(RaymondLull,後來成為北非穆斯林地區的宣教士)曾寫道“沒有去愛,就白活了”。因為活著就是去愛,缺乏愛,人格會分崩離析。正因如此,人人都在尋求真正愛的關係。

 

我們方才討論了四個主要的世俗趨勢,正在威脅鯨吞基督徒團體。面對這些威脅,神呼召我們不要心思軟弱,順從世界,倒要徹徹底底不隨波逐流。對付多元主義的挑戰,我們要形成真理的群體,為耶穌基督的獨一性站立得穩。對抗物質主義的挑戰,我們要形成簡樸與奔向天路的群體。面對相對主義的挑戰,我們要成為順服的群體。面對自戀主義的挑戰,我們要成為愛的群體。

 

我們不要像隨風搖擺的蘆葦,面對如疾風而至的輿論鞠躬作揖,倒要如盤石在湍湧急流中堅挺不屈;不要像魚兒隨波逐流(因為“只有死魚順著水流漂”,引自穆格裡奇﹝Malcolm Muggeridge﹞文),倒要逆流而上,即便槓上主流文化,也堅持如此;不要像蜥蜴變色龍,隨著環境改變膚色,倒要成為中流砥柱,讓大家看見。

摘自斯托得《世界在等待的門徒》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