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只揀選人,還訓練人

( 作者: 約翰·麥克阿瑟 )

「我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

耶穌召聚門徒、任命十二使徒的那天早晨,一切似乎都還那麼遙遠、不確定。他們還需要教導,所有的缺點和失敗似乎掩蓋了他們的潛力。更何況,所剩時間不多了。他們已經離開自己所精通的事業,放下漁網,捨棄田園,並將收稅的桌子拋諸身後,放棄從前所知道的一切,以便接受訓練去做單靠天賦能力所做不到的事情。

 

然而,他們放下工作之後,絕對不是游手好閒,而是做全職的學生、學習者,也就是門徒。在接下來的十八個月的生活當中,他們會接受更密集的訓練,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神學院教育。他們有基督在他們前面作榜樣,可以聆聽他的教導,向他提出問題,觀察他如何與人來往,並在各種境況中享受與他之間的親密團契。他給他們服事的機會,並給予他們指導,然後差遣他們出去完成特別的任務;他親切地鼓勵他們,慈愛地糾正他們,耐心地指導他們。這樣教育的結果往往是最好的,因為它不只是知識的傳遞,而是藉著身教所帶來的生命傳承。

 

這不是個簡單的訓練過程,十二個門徒可能相當笨拙,他們不是學術界的精英,耶穌自己也常常說出類似這樣的話:「你們到如今還不明白嗎?……你們還不明白嗎?」(太15:16-17,16:9)或是「無知的人哪……你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路24:25)。聖經從不掩飾使徒的過犯,這一點非常重要。聖經不是要把這十二個門徒刻畫成超聖潔的名人,或是過度神化他們使之缺乏真實的人性,如果它的目標在此,就沒有必要記載他們品格上的缺點了。相反,聖經從未掩飾他們的缺點,它甚至似乎刻意凸顯他們的軟弱。這是很明智的方法,可以常常提醒我們,我們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神的大能」(林前2:5)。

 

為什麼使徒的學習過程如此困難?

 

第一,他們欠缺屬靈的理解。他們聽得慢,領會得也慢,好多時候他們都顯得那麼笨拙、遲鈍、愚昧、盲目,新約聖經常用這些或是意思相近的詞語來描述他們。既是這樣,耶穌如何補救他們這方面的缺欠呢?他只是不斷的給予他們教導,甚至他復活之後,他仍停留在世上四十天。《使徒行傳》1章3節說在那些日子裡,他「講說神國的事」,直到他要升天的那一刻,他都在努力不懈地教導他們。

 

第二,他們沒有謙卑的心。他們只顧自己,以自我為中心,驕傲自大,用很多時間爭論到底他們中間誰為大(太20:20-28;可9:33-37;路9:46)。耶穌如何讓他們心存謙卑?就是親身示範,他為他們洗腳,顯示出僕人的樣式,他謙卑自己,甚至死在十字架上。

 

第三,這些使徒不僅欠缺屬靈的理解力和謙卑的心,也沒有信心。單單在《馬太福音》的記載中,耶穌就四次對他們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太6:30,8:26,14:31,16:8)。在《馬可福音》4章40節,耶穌問他們說:「你們還沒有信心嗎?」在《馬可福音》結尾的地方,也就是他們接受了耶穌幾個月的密集訓練之後,甚至在他復活以後,馬可寫道:他「責備他們不信,心裡剛硬」(可16:14)。對於使徒的不信,耶穌如何補救呢?他不斷地行神跡奇事,這些神跡基本上不是為了未信的人,相反,絕大多數都刻意行在「門徒面前」,好增強他們的信心(約20:30)。

 

第四,他們委身不夠。當眾人歡呼、神跡不斷的時候,他們也興奮異常,但是,當兵丁進入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的那一剎那,他們就棄他而逃(可14:50),他們的領袖彼得最後竟不認他,還發誓說自己根本就不認識他。對於他們這麼輕易就變節,耶穌如何補救?他為他們代禱,《約翰福音》第17章記載他為門徒禱告,叫他們長存信心,永不改變,他也求天父將來有一天帶他們到神國裡(11-26節)。

 

第五,他們沒有能力,是軟弱無助的,特別在敵人當前的時候。他們有幾次試著要趕鬼,可是辦不到,他們的不信使他們無法使用所具有的能力。對此,耶穌如何補救呢?五旬節那天,他差派聖靈住在他們裡面,又賜能力給他們,他應許他們:「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這個應許已經大有能力地實現了。

 

我們很容易只看到十二門徒及其軟弱之處,並且覺得奇怪,耶穌為什麼不乾脆找另一群人,為什麼他要挑選沒有屬靈理解力、沒有謙卑的心、沒有信心、沒有全然委身、沒有能力的人?理由很簡單:他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我們再次看到他揀選世上的軟弱者而使有能力的羞愧。仔細審視這群人之後,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倚靠自己的天賦才能,沒有人可以解釋說明這些使徒的影響力,因為這一切的榮耀都要單單歸於神。

 

論到耶路撒冷的人如何看待這十二個使徒,《使徒行傳》4章13節這樣說:「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就稀奇,認明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希臘文的聖經說,人們認明他們是aggramatoi…idiotai,字面意思是「不識字的無知者」。若從世人的眼光來看,這麼說並沒有錯。但是,他們顯然跟從過耶穌,這可應用在每一個真實的門徒身上,《路加福音》6章40節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

 

使徒接受耶穌訓練的時間相當短,卻結出永恆的果子。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將成為泡影,耶穌被出賣的那個夜晚,他們四處逃逸,就像牧人被擊打,羊就分散了(太26:31)。甚至到他復活之後,他們仍然看似膽怯,對自己的失敗充滿了悔恨,他們過於在意自己的軟弱,以致無法帶著信心去服事。

 

耶穌升天以後,聖靈降臨並使他們充滿能力,讓他們得以去做基督訓練他們做的事。《使徒行傳》記載教會如何開始興起,其餘的歷史就是十二門徒藉著新約聖經的遺產和他們所留下的見證,直到今日仍在改變這個世界。

選自約翰·麥克阿瑟《布衣聖徒》,來源:鑄劍為犁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