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崇尚快捷的時代,“快”無處不在,快遞、快餐、快照,高鐵,甚至婚姻都有“閃婚”……
與社會文化有很大區別的是《聖經》文化,《聖經》很注重“等待”(等待即是慢), “等待”這兩字在聖經中出現超過130次之多,而且上帝很看重“等待”的價值。這就與當今主流文化大相逕庭,甚至完全相反。
社會文化認為“等待”是浪費時間,但上帝卻在自然世界和人類生活中,安排了許多需要等待的現實。例如栽種樹木瓜果,你必須等待它們成長;母親懷孕,必須等待270天讓胎兒發育;生病需要時間復原;要吃好東西必須花時間去做等等。此外,等待也是上帝處事的方式,上帝的時間在我們看來往往走得很慢,以至我們等得不耐煩。但也因為花時間等待上帝的作為,我們會一點一點更明白他的心意。
“我的心哪,你要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詩篇62﹕5)
“至於我,我要仰望耶和華,要等候那救我的神。我的神必應允我。”(彌7:7)等候可以聽見上帝的聲音。當以利亞在人生最恐懼,最低沉的時刻中,他尋求上帝,向神傾心吐意。上帝用狂風大火、地震等各種巨響讓以利亞看到上帝的大能,但上帝卻不在其中,也沒說話,直到等一切驚天動地的干擾過去之時,上帝才用微小的聲音向他說話。今天,你若能安靜等候,你也必會聽到上帝的聲音,或是吩咐,或是安慰和指引。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31)在患難無助的日子,我們容易感到乏力,疲倦被壓,不得翻身,但上帝給我們一個重新得力的途徑,就是安靜等候他。在等候中,上帝會加我們力量,給我們智慧看清四圍的環境,看到亮光和希望。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詩27:14)
“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哀3:25)
“你們要休息(安靜),要知道我是神。”(詩篇46﹕10)
當然,等候上帝不等於我們完全不作為,若是那樣,便成了懶惰。等候上帝和懶惰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懶惰是不肯去做擺在面前的本分和工作,等候上帝則是不做一件出乎神的旨意以外的事,同時又在上帝的軌道中殷慇勤勤的去做每日每時應當作的事工。此外,等候上帝的人一定是信靠上帝的人,唯有信靠上帝,堅信上帝不會誤事,才會大膽的等候上帝的時間和作為。
人生無法一帆風順,也沒法心想事成,小的挫折,大的災難,隨時可能臨到,但若有上帝與我們同行,走每一步,應付每一個挑戰,我們便無驚慌和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