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經·以賽亞書》中有一節很受歡迎的經文,這節經文說:「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賽 40:31)該經文向我們闡明一個真理——上帝是我們力量的源泉,如果離開上帝,任憑己意而行,不但不蒙上帝的喜悅,還會陷入睏倦和疲乏。所以,大衛在他詩篇的禱詞中一再發出「要等候耶和華」的呼聲,因他深知,「 我藉著你衝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詩 18:29)
我們相信,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生命中亟需要學會「等候神」的功課,需要明白上帝的帶領,更需要上帝所賜的信心和力量......然而,我們對「等候」的理解以及隨之而帶來的行動,卻不盡相同。其中,有的人會變得更加謹慎,如果上帝沒有顯出明顯的「確據」,便不敢行動,很多事情猶豫不決,遲遲不敢做決定。雖然在禱告中努力尋求,但仍然聽不到上帝的聲音。有些人這種狀態會持續很多年,信心越來越小,內心生出越來越多的苦毒。
可以肯定的是,出現這種狀況,絕對不是上帝的心意。而是我們對「等候神」的理解出了問題。為什麼我們「等候神」,而神卻遲遲不出現呢?上帝從不擲色子,祂也不會跟我們捉迷藏。從《聖經》所記載的那些偉大的人物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等候神」的功課。在很多事情上,上帝會給我們確據,讓我們明白祂的旨意和帶領,但是,祂往往會給我們一個條件,只有滿足這個條件,祂才會顯出確據來。而這個條件就是憑信心的行動。這樣的例子在《聖經》中非常多,例如,亞伯拉罕邁開離家的步伐後,才知道要往哪裡去。如果他一定要等到上帝指示他往哪裡去才肯出門,也許他永遠等不到答案,更不會成為「信心之父」。
約書亞也是一位知曉「等候神」真意的領袖。他非常清楚什麼時候要等候,什麼時候要行動。《約書亞記》第三章記載了以色列人渡過約旦河的故事。當約書亞率領以色列大軍準備進攻迦南地的時候,他們遇到了第一個難題——如何渡過橫在前面的約旦河水?約書亞進軍迦南地時逢秋季收割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約旦河流水量最大,水位已經高過兩岸。敵人絕不會想到約書亞會這個時候渡河作戰。而上帝指示約書亞在這個時候進入迦南地,不難看出是對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信心的考驗。
接下來的問題才是關鍵。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作為神所喜愛的屬靈領袖,約書亞一定會舉手伸向湍急的河水,大聲禱告,像四十年前摩西過紅海一樣,等上帝將河水分開,他們好如履平地,從露出的河床走過約旦河。從《聖經》記載來看,結果卻是如此,但過程卻非常特別。並不是上帝將河水分開後,他們才渡過約旦河。「他們到了約旦河,腳一入水,那從上往下流的水,便在極遠之地,撒拉但旁的亞當城那裡停住,立起成壘;那往亞拉巴的海,就是鹽海下流的水,全然斷絕。於是百姓在耶利哥的對面過去了。 」(書3:15-16)
約書亞沒有等上帝將水分開才過河。他清楚,上帝需要他付上信心的行動,才會顯出神跡。「腳一入水」這個動作背後,證明了約書亞對神的信靠。他若不踏出這一腳,就不會有後面精彩的故事了。
很多人的生命停滯不前,尋求不到上帝的帶領,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踏出信心的一步。他們堅持「等上帝為我開路,我才肯邁步」這樣的理論邏輯。如果是這樣,他就永遠無法前行。因為上帝的心意是「等你邁開腳步,我必為你開路。」所以,很多時候,看起來是我們在「等候神」,卻豈不知是神在等候我們。祂等候我們邁出一步,以行動證明我們對祂的信靠。
等候神的目的是為了與神同行,讓祂進入到我們的生命中,並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彰顯出祂的榮耀。上帝一直在等候著我們與祂同行,關鍵是,你肯邁出信心的一步嗎?
本文轉自以琳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