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用到“訓練”這個字共有兩次,第一次在創世記14:14節,亞伯拉罕聽見他的侄子羅得被抓走,就率領他們家中的精練壯士318人直追到但。這說明,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家的僕人是經過訓練的,是精練的僕人,他懂得上帝的心意,他知道怎麼訓練他家的僕人,使他們精壯,及至時候來臨,個個以一當十,才救了侄子羅得。
另外在箴言書22:6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教養”這個詞在希伯來的原文就是用的“訓練”這個詞。
所羅門是上帝特別祝福的人,在人間幾乎成了智慧的代言人。而所羅門從上帝那裡領受的智慧告訴他,一個人應該這樣訓練孩子:訓練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會偏離。
“訓練”在希伯來原文中,最早的意義更特殊。說的是在希伯來有一種風俗,小孩剛剛生下來還沒有哭的時候,就把小孩的嘴打開,用一滴油、一滴酒滴進孩子的喉嚨,刺激他的喉嚨讓他哭。
我們中國的傳統教育怎麼做呢?打屁股!打屁股是造成許多人一輩子要跑醫院看脊椎矯正的原因,因為脊椎從小就錯位,又沒有醫生幫嬰兒看脊椎問題,長大後發現問題的時候晚了,很難矯正了,腰酸背痛的人多數和這個有關係。這是笑談了。
這個特殊的意義告訴我們:所有的訓練都是越小開始越好。當然孩子大的時候也是可以訓練的,但小時候訓練比較容易,長大以後就比較麻煩。
10~6歲是訓練孩子的黃金時期,是最重要的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的訓練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也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影響力最大的時候。
2從6~13歲,對孩子最有影響力的可能不是父母,而是老師
在國外越來越多的基督徒家庭選擇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因為這樣你就多六年的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可以好好地在家裡下工夫訓練孩子。這對大部分中國人會說是不可思議的事。其實英文好不好,教材的選擇以及孩子的社會性等問題都不是問題,唯一的問題是你要花時間陪伴孩子,父母二人一定要有一個人肯花時間和孩子一起去經歷、訓練、成長。
313歲以後對其影響最大的,不是父母或老師而是朋友
所以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握住這一黃金時間。當然,不是說大了就不能訓練,還是可以訓練,不要以為孩子大了,就沒有辦法了,不是的,一定可以的。
你知道小狗是非常容易訓練的,因為小狗一帶回家的時候,它就非常願意與人相處,非常願意討你喜歡,所以很容易訓練,你只要知道怎麼訓練它,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但老狗就不容易了,因為它有了很多習慣,你要改它的壞習慣就很難了,但老狗也還是可以訓練的。你想一隻狗都可以訓練,何況孩子呢?
我在公司負責管理,在眾多案例中發現,有一個“成功經理人的秘訣”非常有用,那就是要把一個計劃交給人去做的時候,一定要問對方:“你認為你可以做嗎?”如果對方的答案是否定的,這個計劃就不要給他了,要給一個認為自己可以做的人去做。
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做,他不一定做得出來;但如果他認為自己不能做,他就一定做不出來,他一定會失敗。同樣的,做父母的,如果認為自己不能訓練孩子,結果注定要失敗,所以,你要下定決心。
很多人認為,訓練孩子最大的好處就是使孩子聽話。其實你不訓練,孩子也有很聽話的。有的孩子一生下來,父母沒有訓練他也沒有管過他,可這個孩子天生就聽話。但是沒有訓練過的孩子,他的生命裡面很難建立起品格,將來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一點難處就會垮掉,經不起一點點的誘惑和考驗。
在美國,有的年輕人從小在教會裡長大,從小就乖,又讀《聖經》又禱告,也參加事奉和短宣,但是,到大學一二年級以後就不信了。而且,他們不信還不告訴父母,你知道有多少年輕人如此嗎?很多。訓練很重要的道理就在這裡。你不要以為他很乖,就很放心,你就不用管他。孩子把生命托給你,不管他乖不乖,你都要訓練他。你訓練他有好處,這份好處不是他肯聽話,而是“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訓練孩子的第二個好處,箴言22:15節說:“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孩子,他的心思意念很多時候是迷惑的,如果做父母的幫助他、訓練他,他就可以戰勝這個迷惑。
第三個好處是,箴言29:15節說:“杖打和責備能加增智慧。”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有智慧呢?
箴言29:17節說:“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裡喜樂。”你如果想要生活安寧,就要用心管教你的孩子。訓練對孩子有好處,對父母也有好處,因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要經過訓練,經過訓練的人才是一個有用的人。
本文轉自:青橄欖書殿
以上內容摘自《優秀是訓練出來的》
父母的責任不只是教導孩子是非對錯,更要訓練孩子去做對的事情,乃至發展出像基督一樣的好品格。
本書給出了10個“訓練基本原則”,是每位父母眼前一亮、盼望已久的好書。
劉志雄老師從訓練的基本觀念、訓練的意義、訓練的基本原則、訓練的實例等多角度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將會幫助讀者朋友們,藉著訓練把所教導的落實在孩子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建立孩子的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