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或不幸,差別只在這一點

( 作者: 梅麥克 )

有人認為,一個人信主後就一定一帆風順,一生平安,但是真實的信仰,卻是在掙扎中依然不放棄信靠,在痛苦中依然有盼望,在黑暗中依然可以等候黎明。正如基督的門徒雅各所說,“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各書》1 章2~3 節)

 

focus180310.jpg

 

凡事順利時,每個人都能夠“以為大喜樂”。而這種態度真正有特殊價值的時候,卻是當“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之時。快樂的人所遭遇的問題很可能跟不幸的人一樣多,差別就在不幸的人痛恨遭遇問題,而快樂的人卻甘願解決問題,儘管有苦難,他們依然找到喜樂,甚至因為苦難的緣故而喜樂。喜樂並不是避免苦難,而是度過苦難的結果。如果有一條通往快樂的捷徑,那便是透過試煉。

 

請注意,雅各提到“百般”的試煉。我們天性傾向於不把苦難當成同一件事,而是將它歸類成不同種類與不同程度。如此一來,我們總能找到借口,將我們的試煉歸到每一個特定的類別,使得這些試煉與喜樂絕緣。我們如此推究:別人或許在苦難中找到快樂,但是他們的苦難與我們的不同,也沒有我們這麼慘烈。要不然就是:我們或許在上周的試煉中找到了喜樂,但是到了這個禮拜,我們認為本周的試煉全然不同。

 

雅各藉著把所有的苦難化約成一種,終止了這樣的推諉。我們雖然面臨“百般的試煉”,但這些試煉依然有共通之處,而且也都可以視為純然的喜樂。儘管這話聽來頭腦簡單,但是複雜的生命觀點並不會帶來快樂。喜樂的精髓就在單純。如果不是真的有可能視試煉為“大喜樂”,《聖經》不會要我們這樣做。

 

當然,處在一堆困難當中,我們不會一直覺得幸福快樂。雅各說的“以為”所暗示的,與其說是一種感覺,倒不如說是信心的行動——也就是說,在艱難的時候,我們要倚靠為我們存在賬戶裡的喜樂。然後,當困難度過了,我們便會感覺喜樂滿溢,因為之前所貯存的喜樂傾瀉而出了。

 

這聽起來豈不與我們的經驗吻合嗎?喜樂不是涓涓細流而來,而是如浪翻騰。當喜樂的河暫時受阻,它依然繼續流動,如此一來,障礙物一清除時,我們所錯過的一切突然又湧回原處。如果我們知道如此,在痛苦的時候,便能夠懷抱信心取用喜樂的寶庫。史考特• 派克(M. Scott Peck)在《心靈地圖》(The Road Less Traveled,天下遠見出版)有段值得紀念的開場白:

 

人生困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一旦真正想通了這層道理,我們就能超越它。一旦真正瞭解而且接受了人生困難重重的事實,我們就不會那麼耿耿於懷,人生也就顯得不那麼多災多難了……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你要解決它還是哭哭啼啼一輩子? 

 

如果我們認為期望自己在受苦時歡喜很不合理,那麼不妨看看另一面,不歡喜豈非也不合理嗎?只要想想上帝的厚愛與信實,想想天國中永恆回報的應許,鬱鬱寡歡的態度豈不像是小孩在鬧脾氣?在我們覺得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不是封閉自我,就是大發雷霆,把這當作唯一方式,想報復真正掌權的那一位。

 

悶悶不樂是一種生氣的形式,用這種方式來說:“我不應該受這種苦的,真是令人憤慨;這不是我該有的待遇,我不願意接受。”可以,除非你接受,否則你的不幸會持續下去,你寧願要自己對,也不要快樂。

 

u=3894013332,2201487849&fm=27&gp=0.jpg

 

 


摘自《靈魂的香檳:喜樂操練90天》,梅麥克 著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