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說明這大道在追尋真理之人的心中佔據的份量。而《聖經》所啟示出的真理,指引著歷世歷代許多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因此智者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1
大學時我是班級裡唯一一個勇於承認自己是基督徒的學生。隨後在四年時光裡,我總是逃不開被問及“你們的神怎麼這麼殘忍”之類的話題。我雖然長得一般,卻不善言辭,只能報以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既無法高談闊論找回場子,也無法七國語言通用反駁質疑或者澄清誤解。
後來慢慢發現,許多人看《聖經》,就像小學生看《活著》,方塊字都認得,連句成篇後半懂不懂,總問些可愛的問題,啼笑皆非。也有學者研究《聖經》,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畢竟這不是一本迎合人性的百科全書。
但有意思的是,這本書卻記載了人類內心深處最關切的問題,比如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我們希望能夠知道並且明白所有的事。
可是客觀事實是人活在局限之中,只能慢慢追求智慧更新認識,幸而一位智慧超群的人分享了開啟寶藏的線索: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這就好像海上冒險帶上了指南針,不管船隻被風浪拍到了哪兒,方向對了,總能找到正確的航道。
2
“敬畏”一詞就中文而言,“敬”指嚴肅,認真,“畏”指謹慎,不懈怠。這是我們追求真理應有的態度。英文裡用了“fear”也頗有道理;人生病怕死才去看醫生,治不了才想起神,換句話說,人一貫“有事鍾離艷無事夏迎春”的態度,讓人對神是否搭救沒什麼把握。但只要和神有了關係,哪怕是懼怕的關係,有關係也總比沒關係強,即使是最差的關係,神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助我們出黑暗入光明。
那麼敬畏的對象到底是誰呢?聖經的一句話給我們指明方向:我就是自有永有的,英文為:I am who I am. 聖經以文字的形式向人類啟示創造者是怎樣的一位神,而後才有人類千百年來的思索和追尋。
敬畏這樣的一位神是智慧的開端(在原文聖經中,避諱提及神的名字),這本身就是一句非常有智慧的話,因為它肯定了能力獲得和發展的過程。智慧是一種綜合能力,不僅是書面知識或者生活經驗,也絕非一蹴而就一步登天,它需要有正確的方向和漫長的過程。這就賦予人類生存的意義,超脫功名利祿的束縛和苦難死亡的陰影,“認識至聖者”成為我們一生的追求。
“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它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世間萬物的關係,不同的認識產生不同的文化理念生活模式,又引導我們思考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有人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但是要以名垂青史的方式證明不虛此生;也有人說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活在當下。可惜後者否認了苦難的價值,前者否認了靈魂的真實。其實,“認識”本身就是一件有價值有意義的事,當認識一次次被更新,我們才能一次次突破自我局限。
認識,是有方向性的,正確的認識導向是聰明,錯誤的認識導致是愚昧。聰明,便是對待某事某物有著好的想法和正確的邏輯;愚昧,便是不自知且不明事理。那如何能夠讓認識有正確的方向最後擁抱聰明呢?那就是要認識“至聖者”,且用一生的時間,堅持這件事。
3
這位自有永有的神,是一位聖潔的神,毫無瑕疵,與黑暗污穢沒有關係,不需要殺雞宰豬,也不會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祂是一個客觀存在,且值得人一生追尋,祂使我們的認識不斷被啟發被更新,慢慢變得有智慧有聰明。
去年的生日,我過得非常痛苦,讀到一處經文,方覺安慰。“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約16:33)
弗洛伊德從認為苦難源自於地震洪水死亡,到最終歸責於別人,這樣的認識並沒有讓他的心裡痛快一分一秒。其實人的苦難,源自於人與神隔絕,人不認識神,導致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也無法正確認識其他關係。所有人,無論老少都活在苦難中,但是如經上所記,“我已經勝了世界”——這是一個奧秘,也是一個希望,給人活下去的力量。
C.S路易斯說過,在快樂中上帝對我們低語,在良心中上帝對我們說話,但是在苦難中上帝對我們吶喊。換言之,這位神,在我們所經歷的每個時刻都陪在我們身邊。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我們卻不知道為什麼被愛。只是感受到了溫暖,看到了希望,相信一切都會過去,與神面對面的日子終要來臨。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好像出差去到不同的地方,沿路看不同的風景,入住不同的酒店,感受不同的情緒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懷著敬畏的心處世為人,慢慢認識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直到與主面對面,全都知道的那一天。
作者簡介:
成長在基督徒家庭,敏感內斂,喜歡思考,擅用文字記錄。
感謝著者匯寄,“今日佳音”首發
版權歸作者及“今日佳音”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