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年前的聖誕節,一位一心想當傳道人的年輕人給他的弟弟寫了一封信,傾訴自己的困苦與夢想。如今他的畫作價值連城,獲得無數人的傾慕。他的畫作為什麼有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
“因信說話”第一集,為你推出1878年12月26日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書信,由前新加坡電視台主持人,“讓全世界都知道”的配音,也是神學院的老師許南盛牧師傾情演繹,帶你聲臨其境;並由摯愛梵高、自己也勤於繪畫的王保羅牧師,為你分享梵高畫作之所以動人的秘密。
每集因信說話將以15分鐘視頻、30分鐘音頻呈現,未來並將結集成書出版。
▍NO.1 梵高寫給弟弟的聖誕家書
▍讀信人:許南盛牧師
▍解信人:王保羅牧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PH712xgcig
【因信說話】第一季第一集
梵高寫給弟弟的聖誕家書
01 梵高書信節選
1878年7月,25歲的梵高和父親去了布魯塞爾,去伊斯列瓦斯一個傳教士學校。12月,文森特作為傳教士前往比利時的南部一個靠近法國邊境的城市,在蒙斯近郊的博裡納日傳教。
1879年,由於工作過於熱情,被差會辭退。這封信是梵高在傳福音情緒高漲的12月寫給弟弟的信。以下是書信內容的節選。

親愛的西奧:
是時候再次提筆給你寫信了。首先祝你在新的一年開始時幸福滿滿。願你得著許多美好的福分,在這個新的一年,祝願上帝的祝福在你的工作中。
我已經在不同的時間開始講道,在專門為教會聚會預備的大的房間,也有在工人家裡舉行的小聚會,或者說是查經班。我講了: 芥菜種的比喻,不結果的無花果樹,生來眼瞎的人。聖誕節,當然,講了伯利恆的馬槽,平安歸於神所喜悅的人。
當我在描述馬其頓人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呢?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的安慰,和對唯一真神的知識。我們應該怎樣想像,那個呼求的馬其頓人,也和他們一樣是有著悲傷、痛苦和疲勞的工人,沒有榮耀的樣子,卻有一個不朽的靈魂,這個靈魂需要神的靈糧,即神的話語,來承受永遠的生命。因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
耶穌基督是怎樣的拉比,他可以賜力量,安慰和啟示那個馬其頓的信徒,一個工人,一個勞苦者,過著艱苦的生活。因為他自己就是那個常經憂患的人, 他知道我們的疾病,他被稱為木匠約瑟的兒子, 雖然他是上帝的兒子和患病的靈魂的偉大醫治者。他以一個不起眼的木匠,在他的作坊裡做工30年,以實現上帝的旨意;上帝希望人存謙卑的心與他同行,傚法基督,不是望著高處,而是甘願就近卑微,從福音書中學習,使自己的心柔和謙卑。
信件出處:




梵高信件手稿
(註:最後一圖並非出自1878-12-26原信)
02 解信者說
本期解信人:王保羅牧師
▶梵高是有生命的⼈,梵高是把他眼睛所觀察到的東西很真實地反映出來。他畫的時候,把自己的情感畫進去了,而這個情感夾雜著他非常真實的但同時是不完美的生命,跟不完美的生命產生共振、共鳴。
▶他所畫的是一份情感,是一份眼淚,是一份真實,是一份吶喊,是一份聲嘶力竭的哭泣。他這個人是一個非常缺愛的一個人,他非常需要愛。
▶梵高為什麼不被當時的世界所理解?因為梵高在創造未來的美麗,梵高在創造人心裡的美麗,梵高在回應上帝完美的美麗,而他又是一種殘缺的生命對上帝的回應而已。這恰恰就是在彰顯藝術的本質。
▶教會面對一些特殊群體是無能的,這對教會今天是一個提醒。你們來到教會當中我給你們講道,但極少有一個人會出去到礦工的家裡,和你一起吃土豆。所以這個梵高生命的信息、他的整個生命寫照是對教會的一個提醒。
▶我覺得可以讓藝術走進教會,也可以讓教會走進藝術,雙方是可以對話的。假如梵高今天在我所在的教會,假如今天梵高就在我的生活圈子裡,我該怎麼辦?教會不要跟藝術家們斷層,教會應該成為藝術家的依托者,陪著藝術家們一起走。
▶藝術家在表達最真實人類的殘缺,最直截了當讓人看見人類是何等虧缺神的榮耀。他不是在扮演他自己,他用最真實的殘缺回應上帝的完美,這是非常了不起的福音宣教的工場。所以藝術家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藝術家的了不起就在於給教會提供一個福音宣教的平台。
▶梵高的動人其實不在於他描繪出一個完美的世界,他的畫作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真實的呼喚,就好像深淵對深淵的響應。
▶梵高的故事還有他的畫作鼓勵我們去接納自己、認識自己。也同時提醒我們,雖然我們每個人都不完美,但是別忘了在一路上互相的扶持和陪伴。

— 完 —

《因信說話》節目將於今日佳音公眾號陸續推出
歡迎訂閱、轉發、關注
版權聲明
視頻為普世佳音新媒體機構製作首發
信件內容為公共資料
版權歸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眾號所有
轉載須註明來源與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