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3年,一位墜入愛河並對幸福婚姻充滿期盼的青年,因反抗希特勒殘暴統治被納粹逮捕入獄。當整個社會都被黑暗恐怖籠罩,身在獄中的他卻依然對未來充滿憧憬。
“我們為彼此已經等了兩年了,我最親愛的瑪利亞。不要灰心!……所有美善力量都默默圍繞,奇妙地安慰保守每一天,讓我與你們走過這些日子,並與你們踏入新的一年。……”
他在獄中給未婚妻寫了一封情書,字裡行間充滿對未婚妻的愛意以及那來自永恆的堅定力量。他就是德國著名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又譯朋霍費爾)。
《因信說話》第二集,由前新加坡電視台主持人、“讓全世界都知道”的配音,也是神學院的老師許南盛牧師,為你聲情演繹潘霍華的這封獄中情書。在信中,你可以感受到朋霍費爾那份炙熱的愛,以及那股充滿光明、盼望,不懼黑暗的美善力量。
每集《因信說話》將以15分鐘視頻、30分鐘音頻呈現,未來並將結集成書出版。
▍NO.2 潘霍華的獄中情書
▍讀信人:許南盛牧師
▍解信人:孫毅教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MDD-Ic54s
【因信說話】第一季第二集
潘霍華寫給未婚妻的訣別信
音頻豐富版,傾聽視頻裡沒有的精彩(置頂音頻)
後期製作:小旭
01 書信背景
*潘霍華的未婚妻瑪利亞出生於一個德國貴族家庭。她十幾歲時曾上過潘霍華牧師的認信課程。在1942年重遇並墜入愛河,一年後訂婚的時候,潘霍華36歲,瑪利亞剛滿18歲。訂婚後不久,熱戀中的潘霍華就被捕入獄,自入獄之後,二人再也沒有機會相見。
*這封信寫後不到半年的時間,德國納粹政權失敗。令人痛惜的是,就在納粹政權失敗前的幾周,潘霍華在集中營被匆匆處決,年僅39歲。他的未婚妻瑪麗亞後來成為一名數學家,於1977年去世,瑪利亞授權將這些書信出版。
*這封信中,潘霍華為未婚妻與家人寫下《所有美善力量》。這首膾炙人口、傳唱已久的歌,蘊含著永恆的偉大力量。他在兩年牢獄中寫下的書信和神學論文,對當代教會和基督徒產生重要的影響。
02 書信節選

我最親愛的瑪利亞:
我很高興可以寫一封聖誕節的信給你,也能藉著你,把我的愛傳遞給我父母和我的兄弟姐妹們,我也要感謝你們所有人。
我們的家此時會很安靜。但我常覺得,周圍越安靜,我就越能感受到與你們所有人的聯繫。就好像是,在獨處中,靈魂會長出我們在每日生活中極少意識到的功用一樣。所以,我並沒有一刻感到孤獨、絕望。你自己、我父母(包括我那些積極參戰的朋友門、學生們)都常常與我相伴。你的禱告和思緒、聖經經文、一些被遺忘很久的談話、片段音樂、書,所有都比之前更充滿生命和現實。我活在一個偉大的、眼未能見的領域,我一點也不懷疑它的真實存在。
有一首關於天使的古老童謠說,“遮蓋著我,兩個把我叫醒”,今天我們成年人仍和孩子一樣需要被良善的、眼不可見的力量來日夜保守。所以,你不要覺得我是不快樂的。再說,快樂和不快樂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們極少在於環境,而更在於我們裡面發生著什麼。我每一天都為有你而感恩(你以及你們所有人),那讓我很開心、很欣喜。
從表面看,這裡和提格爾監獄並沒有什麼差別。每天的時間安排是一樣的,中午的午餐好多了,早餐和晚餐比較少。謝謝你給我帶的所有東西。在這裡,他們對我很好,圖書館也很好。這個地方有暖氣。我缺少的是活動,所以我會鍛煉,在我的房間裡,把窗戶打開,來回走動。
我有幾個請求:我想讀威廉拉貝(wilhelmraabe)的書。還有,你可以補一下我的褲子,好讓它不總往下滑嗎?我這裡沒有腰帶。我很高興他們這裡允許我抽煙。謝謝你想到我,為我所作的一切。在我看來,知道這一點是最重要的。
我們為彼此已經等了兩年了,我最親愛的瑪利亞。不要灰心!你和我父母在一起,我很高興。告訴你媽媽我愛她,還有全家人。
我最近幾個晚上想到一些詩句,算是我對你、我父母和大家的聖誕祝福。
所有美善、信實和安靜的力量都環繞
奇妙庇護我、安慰我
讓我可以在靈裡與你們同度這些日子
並與你們一起進入新的一年。
儘管過去一年裡,我們的心靈備受折磨
還有艱難時刻重壓我們
主啊!賜給我們那救恩
就是你為我們不安心靈所預備的。
若你遞給我們憂傷的苦杯
裡面裝滿我們要承受的愁苦
讓我們毫不顫抖地感恩接過那杯
從你公義、慈愛的手中。

潘霍華《所有美善力量》手稿

潘霍華的未婚妻瑪利亞讀一封信
03 解信者說
本期解信人:孫毅教授
▶ 潘霍華告訴我們,如果你能勝過死亡的恐懼,能夠坦然地面對死亡,那麼你就能享受到那種人生最好的自由。臨終之前,潘霍華托人帶信給他的英國朋友貝爾主教,信中說:“這是終局,然而對我而言,卻是生命的開始。”
▶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關係裡,但是我們在這種社會關係中是否能活出不一樣的生命?對於社會關係中出現的不公義、扭曲,我們是否能表達從基督信仰而來的看法?這是對我們所接受的福音信息是否有生命力的一個挑戰。如果你沒有,信仰就變成一種宗教生活。在其他人的眼光中,跟這個社會沒有太直接的關聯,就很難讓基督信仰在社會中產生光和鹽的作用。
▶ 潘霍華與未婚妻確定關係之後都是在獄中見面,而且都有檢察官站在旁邊。他內心其實對這一段感情或者對將來的婚姻有很多很多的期待。但在當時那種處境之下,他不能夠實現這種期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給獄中的他帶來一個期望,就是活在那種期望中,讓他能夠去忍受苦難。當然,潘霍華肯定也有更深遠的關於天國的期待,但是人間的這種對未來婚姻的期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 這段感情對潘霍華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就是他體會到神對人的這種憐憫,特別體會到神為人設立婚姻,讓人通過婚姻來享受兩性之間的美好。所以他在另一封寫婚禮的信上說,婚姻是上帝對所創造的世界點的一個讚,是神對我們每一個婚姻、每一個在他裡邊的婚姻所說的“我願意的”這樣的一種祝福。

— 完 —

《因信說話》節目將於今日佳音公眾號陸續推出
歡迎訂閱、轉發、關注
節目列表
12.20 |
幕後故事: 他們因著信,仍舊說話… |
12.25 |
第一集: 梵高寫給弟弟的聖誕家書 |
12.31 |
第二集: 潘霍華的獄中情書 |
下期預告:
溫州話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最難懂的方言”,而本期《因信說話》的信件作者作為英國人,不僅完成了《新約》溫州話全譯本,而且之後於山西任大學校長。異國文化給了他怎樣的衝擊?他又是如何克服語言的障礙,用著上帝給與他的使命與熱忱,服事這片土地上的靈魂?敬請期待《因信說話》第三集!
版權聲明
視頻為普世佳音新媒體機構製作首發
信件內容為公共資料
版權歸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眾號所有
轉載須註明來源與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