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恢复聚会遥遥无期,教会准备好了吗?

( 作者: 林伟清 )

800.jpeg

 

作者:林伟清

疫情肆虐,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对于教会而言,最明显的影响就是信徒无法正常聚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会采取线上聚会,却只是以此为暂时的权宜之计。但从科技发展的长远趋势看,这可能浪费了探索未来教会形态的机会。 


一面是“不可停止聚会”(参《希伯来书》10:25)的教导,一面是线上聚会带来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教会当怎样应对?为此,“今日佳音”特别与您分享这篇文章,探讨疫情对教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应对之道。近期,我们也会陆续推出相关文章,敬请关注。

 

 

01 

对疫情发展的基本判断

 

综合国内外对目前疫情的监测与分析数据(特别是SARS 的案例研究),笔者合理预估:结合目前人员管控、彼此隔离的状态,虽然此次疫情未来会稍有好转,但很可能会持续3个月甚至更久。

 

我们知道:

  1. 90天是目前疫苗研发到可以人梯实验的最短时间。疫苗临床实验预备完成到投入批量生产,至少还要60-90天。

  2. 2003年北京SARS的发生到最后解除,就经历了大概半年的时间。这次比SARS要严重得多。

  3. 即使疫情完全解除,因着在隔离期间已经形成的习惯性防护,人们对人群的聚集会产生戒备心理;公共生活要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状态,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据此,笔者预估教会未来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将很难线下聚会,线上聚会的模式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如果这样,教会准备好了吗?又该如何应对呢?

 

WechatIMG4012.jpeg

乐观假设下模型预测的

新冠病毒确诊数和实际公布的新增确诊数

数据来源:模型预测,国家卫健委

图片来源:lixunlei0722

 

 

02 

 

3个月难以线下聚会,

将会对教会产生什么影响?

 

可能人会说,你的分析都很对,但教会不能停止聚会啊,而且这不是神考验我们信心和对主忠诚的时候吗?可能有人会觉得:火车一开通,聚集一解封,我内心也会像立马冲回去……

 

相信这样的人并不多,但即使有,我们也能理解,但还是要呼吁大家冷静理性看待,这不只是关乎个人,而是关乎整个教会,甚至关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我们也要更从长远社会科技发展趋势来思考看待。

 

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难以线下聚会,毫无疑问,最大的影响是对一定规模(具体多少数量未知)的面对面团契的限制。这会给教会的团契功能直接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平时关系比较弱的教会,因着长时间不聚会,关系会更疏远。平时关系就很强的教会,如果没有建立有效的线上团契,关系也会被削弱;因为其他的线上连接正在被广泛建立,而且可能会一直延续。

 

这次疫情给社会整个行业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个资源重新洗牌、整合的时候,很有可能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倒闭、破产。同样的,所有的教会都受冲击,需要认真应对;而没有牧养能力的小教会更是危机重重。

 

 
 
 

对地方教会的负面影响

 
 

 

1. 主日崇拜

主日崇拜的现场感、仪式感将会被大大地削弱,信徒的崇拜体验会被削弱;这样靠着主日崇拜想要强有力地来连接激励会众的教会,会很受影响。取而代之影响信徒主日崇拜体验的是,线上网络崇拜的质量:视频/音频的清晰度、流畅性和美感。可以预见:那些被爱奇艺、腾讯视频和喜马拉雅喂养的信徒,将会很不适应。

 

2. 周间各种小组聚会

无论是祷告会、查经小组还是兴趣小组、学习班,这些聚会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团契所营造起来的爱的氛围、即时的互动反馈以及真实的生命相交。这也是教会最好作见证的场所。线下不能小组聚会对教会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3. 聚会场所和奉献

跟社会上的商家一样,场所不能聚会,没有利用率,没有收入,却很可能还要正常支付房租。不少信徒所在公司的效益会受影响,

 

 

 
 
 

对个体信徒的负面影响

 
 

 

1. 对地方教会的委身感减弱。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相比面对面的团契,从教会领受的牧养少了,聚会付上的代价少了,信徒与教会真实的连接强度减弱了。

 

2. 强化信仰的私密性。

容易隐藏自己真实生命状态的人,现在更容易隐藏自己了。

 

当然,圣经告诉我们: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祂的旨意被召的人。这次的疫情肯定也有神的美意,我在后面会谈到。但地方教会感受到的危机是更迫切的,显然,这是考验教会平日线下的牧养和关系的时候,同时对教会和牧者的线上群体牧养能力提出挑战。

 

教会该如何应对呢?

 

web-design-elements-1024x678.jpeg

 

03 

应对之一:网络媒体工具的使用

 

1. 各种线上沟通工具:微信群、QQ群、网上直播间、视频会议软件。

 

2. 信息广播工具:教会的公号、直播回放、教会网站。

 

3. 朋友圈

现在大部分人都通过微信群,而更多的是从朋友圈获取信息。弟兄姊妹要意识到自己在朋友圈所分享的信息,无论是关于疫情播报、分析或者属灵教导等,可能会帮助和影响到所有人,套用一句老话:朋友圈就是我们的禾场。我遗憾地看到许多人选择沉默,不分享通过自己属灵的直觉和判断对信徒有用的真实信息、优质文章,某种程度导致了劣质文章的滥觞。

 

4. 打卡圈

笔者曾经在打卡圈推动信徒的每日灵修已有一年多,发现打卡圈对于建立线上属灵团契很有效果,最可贵的是可以私密并彼此分享、互动。笔者认为,这是微信生态中适合教会使用的最好互动平台。大家可参看:如何使用打卡圈建立有效的灵修团契。

 

佳音将于近日推出这些工具的实用教程,欢迎大家关注。

 

ipad-tablet-technology-touch.jpg

 

04

应对之二:牧者角色的转变

 

而比解决眼下迫切的问题更重要的,或许是牧者角色的转变:要从一个属灵言说者,变成一个灵性传播者和信仰实践者。

 

1. 写作者。

有恩赐的牧者要有意识地进入公共领域写作,分享自己的洞察,让广大不信的人能听到基督徒的声音。

 

2. 引导者。

现在的问题是信息过载,在朋友圈里牧者的信息是平等地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的。牧者要教导弟兄姊妹如何分辨真相和谣言,引导弟兄姊妹关注和阅读优质的文章,整理好的属灵资源给弟兄姊妹。

 

3. 协调者。

在不能线下聚会,探访也成了一个挑战的时候,牧者是一个关系网的枢纽,牧者要把各方面的资源、众人的恩赐有效协调、整合起来,一起完成事工。

 

pexels-photo-356043.jpeg

 

05

 

属灵的益处是什么?

 

1. 国度的视野

 

教会的有形的墙被打破。我看到各个地方的教会突破了地域和属灵传统的局限,放下了彼此的不同,积极联动起来,为了支援服事武汉同心合一。彼此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全国的教会也是这样合成一股绳,凝聚一条心。这是神国度的样式。盼望这种国度性的美好连接、合一在疫情解除后一直持续下去。

 

2. 信徒皆祭司

 

许多的信徒,在各行各业的,或医生、或司机、或企业家、或心理医生、或自媒体等,都带着他们的专业能力,进入对疫区的服事中来。他们以实际的行动和爱带给人帮助,见证了耶稣基督的福音,彰显了神的荣耀。惟愿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这种祭司服事的意识,积极地投入怜悯的事工,成为时代的祝福。

 

slika-umrežavanje-stručnjaka1-e1423904280816-1024x753.jpg

 

05

 

策略的大转向

 

1. 对教会论的再认识

 

弟兄姊妹分散在各地,教会不能面对面聚集了,都改在线上了。 没有人会否认线上聚会和线下面对面的聚集是教会的不同的表现形态。但我们是不是该进一步去反思教会的定义是什么?在线教会或者线上教会到底算不算教会?

 

同时这必然更新了我们对普世教会的认识,这种认识从头脑的层面上升到了真实的生命层面。

 

2. 教会要重视新媒体事工

 

目前各种形态的方式是一种处境化和应急公共卫生管理的需要,但是它会激发基督耶稣教会的创新、发展、坚守;因为教会的主耶稣基督是复活的主,祂必带领祂的教会。

 

笔者特别谈到新媒体,这是现在这次疫情中无法被忽略、最闪亮的点:各个媒体在疫情中积极参与,让大家对这场疫情有了更快、更多、更广、更深的认识。

 

这里说的新媒体事工,不是指上文提到的使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来解决教会的实际问题;而是指教会使用新媒体去牧养会众,并使用新媒体去接触不信的人。

 

新媒体事工是教会的宣教事工,尤其对年轻的一代来说。这一点已经刻不容缓。如果大家都被限制不能出去互相流通,教会如何有效地接触到不信的人,向他们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新媒体是绕不开的一关。教会要切实行动和认真思考的是,如何使用大众能听懂和接受的文字、音频、视频,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好消息。

 

不仅如此,新媒体事工是教会文化使命的一部分;新媒体是教会进入公共领域,参与社会公义建造的一个关键。

 

今日佳音曾经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教会如何应用新媒体的精华文章,可作为大家参考的起点。从今天起,我们会在第二条推文陆续推出。您也可以在佳音公号后台发送“新媒体”文字或语音获取全部文章列表。

 

pexels-photo-684314.jpeg

 

 

— 完 

 

版权声明

本文由林伟清撰写,张强对该文亦有贡献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注明来源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