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恢復聚會遙遙無期,教會準備好了嗎?

( 作者: 林偉清 )

800.jpeg

 

作者:林偉清

疫情肆虐,衝擊著人們的生活。對於教會而言,最明顯的影響就是信徒無法正常聚會。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會採取線上聚會,卻只是以此為暫時的權宜之計。但從科技發展的長遠趨勢看,這可能浪費了探索未來教會形態的機會。 


一面是“不可停止聚會”(參《希伯來書》10:25)的教導,一面是線上聚會帶來的挑戰,在此情況下,教會當怎樣應對?為此,“今日佳音”特別與您分享這篇文章,探討疫情對教會可能產生的影響和應對之道。近期,我們也會陸續推出相關文章,敬請關注。

 

 

01 

對疫情發展的基本判斷

 

綜合國內外對目前疫情的監測與分析數據(特別是SARS 的案例研究),筆者合理預估:結合目前人員管控、彼此隔離的狀態,雖然此次疫情未來會稍有好轉,但很可能會持續3個月甚至更久。

 

我們知道:

  1. 90天是目前疫苗研發到可以人梯實驗的最短時間。疫苗臨床實驗預備完成到投入批量生產,至少還要60-90天。

  2. 2003年北京SARS的發生到最後解除,就經歷了大概半年的時間。這次比SARS要嚴重得多。

  3. 即使疫情完全解除,因著在隔離期間已經形成的習慣性防護,人們對人群的聚集會產生戒備心理;公共生活要恢復到新冠疫情前的狀態,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據此,筆者預估教會未來3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將很難線下聚會,線上聚會的模式將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如果這樣,教會準備好了嗎?又該如何應對呢?

 

WechatIMG4012.jpeg

樂觀假設下模型預測的

新冠病毒確診數和實際公佈的新增確診數

數據來源:模型預測,國家衛健委

圖片來源:lixunlei0722

 

 

02 

 

3個月難以線下聚會,

將會對教會產生什麼影響?

 

可能人會說,你的分析都很對,但教會不能停止聚會啊,而且這不是神考驗我們信心和對主忠誠的時候嗎?可能有人會覺得:火車一開通,聚集一解封,我內心也會像立馬衝回去……

 

相信這樣的人並不多,但即使有,我們也能理解,但還是要呼籲大家冷靜理性看待,這不只是關乎個人,而是關乎整個教會,甚至關乎整個社會和國家的;我們也要更從長遠社會科技發展趨勢來思考看待。

 

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難以線下聚會,毫無疑問,最大的影響是對一定規模(具體多少數量未知)的面對團契的限制。這會給教會的團契功能直接打一個大大的折扣。平時關係比較弱的教會,因著長時間不聚會,關係會更疏遠。平時關係就很強的教會,如果沒有建立有效的線上團契,關係也會被削弱;因為其他的線上連接正在被廣泛建立,而且可能會一直延續。

 

這次疫情給社會整個行業格局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這是一個資源重新洗牌、整合的時候,很有可能導致許多中小企業倒閉、破產。同樣的,所有的教會都受衝擊,需要認真應對;而沒有牧養能力的小教會更是危機重重。

 

 
 
 

對地方教會的負面影響

 
 

 

1. 主日崇拜

主日崇拜的現場感、儀式感將會被大大地削弱,信徒的崇拜體驗會被削弱;這樣靠著主日崇拜想要強有力地來連接激勵會眾的教會,會很受影響。取而代之影響信徒主日崇拜體驗的是,線上網絡崇拜的質量:視頻/音頻的清晰度、流暢性和美感。可以預見:那些被愛奇藝、騰訊視頻和喜馬拉雅餵養的信徒,將會很不適應。

 

2. 週間各種小組聚會

無論是禱告會、查經小組還是興趣小組、學習班,這些聚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團契所營造起來的愛的氛圍、即時的互動反饋以及真實的生命相交。這也是教會最好作見證的場所。線下不能小組聚會對教會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3. 聚會場所和奉獻

跟社會上的商家一樣,場所不能聚會,沒有利用率,沒有收入,卻很可能還要正常支付房租。不少信徒所在公司的效益會受影響,

 

 

 
 
 

對個體信徒的負面影響

 
 

 

1. 對地方教會的委身感減弱。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相比面對面的團契,從教會領受的牧養少了,聚會付上的代價少了,信徒與教會真實的連接強度減弱了。

 

2. 強化信仰的私密性。

容易隱藏自己真實生命狀態的人,現在更容易隱藏自己了。

 

當然,聖經告訴我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的旨意被召的人。這次的疫情肯定也有神的美意,我在後面會談到。但地方教會感受到的危機是更迫切的,顯然,這是考驗教會平日線下的牧養和關係的時候,同時對教會和牧者的線上群體牧養能力提出挑戰。

 

教會該如何應對呢?

 

web-design-elements-1024x678.jpeg

 

03 

應對之一:網絡媒體工具的使用

 

1. 各種線上溝通工具:微信群、QQ群、網上直播間、視頻會議軟件。

 

2. 信息廣播工具:教會的公號、直播回放、教會網站。

 

3. 朋友圈

現在大部分人都通過微信群,而更多的是從朋友圈獲取信息。弟兄姊妹要意識到自己在朋友圈所分享的信息,無論是關於疫情播報、分析或者屬靈教導等,可能會幫助和影響到所有人,套用一句老話:朋友圈就是我們的禾場。我遺憾地看到許多人選擇沉默,不分享通過自己屬靈的直覺和判斷對信徒有用的真實信息、優質文章,某種程度導致了劣質文章的濫觴。

 

4. 打卡圈

筆者曾經在打卡圈推動信徒的每日靈修已有一年多,發現打卡圈對於建立線上屬靈團契很有效果,最可貴的是可以私密並彼此分享、互動。筆者認為,這是微信生態中適合教會使用的最好互動平台。大家可參看:如何使用打卡圈建立有效的靈修團契。

 

佳音將於近日推出這些工具的實用教程,歡迎大家關注。

 

ipad-tablet-technology-touch.jpg

 

04

應對之二:牧者角色的轉變

 

而比解決眼下迫切的問題更重要的,或許是牧者角色的轉變:要從一個屬靈言說者,變成一個靈性傳播者和信仰實踐者。

 

1. 寫作者。

有恩賜的牧者要有意識地進入公共領域寫作,分享自己的洞察,讓廣大不信的人能聽到基督徒的聲音。

 

2. 引導者。

現在的問題是信息過載,在朋友圈裡牧者的信息是平等地淹沒在信息的海洋裡的。牧者要教導弟兄姊妹如何分辨真相和謠言,引導弟兄姊妹關注和閱讀優質的文章,整理好的屬靈資源給弟兄姊妹。

 

3. 協調者。

在不能線下聚會,探訪也成了一個挑戰的時候,牧者是一個關係網的樞紐,牧者要把各方面的資源、眾人的恩賜有效協調、整合起來,一起完成事工。

 

pexels-photo-356043.jpeg

 

05

 

屬靈的益處是什麼?

 

1. 國度的視野

 

教會的有形的牆被打破。我看到各個地方的教會突破了地域和屬靈傳統的局限,放下了彼此的不同,積極聯動起來,為了支援服事武漢同心合一。彼此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的教會也是這樣合成一股繩,凝聚一條心。這是神國度的樣式。盼望這種國度性的美好連接、合一在疫情解除後一直持續下去。

 

2. 信徒皆祭司

 

許多的信徒,在各行各業的,或醫生、或司機、或企業家、或心理醫生、或自媒體等,都帶著他們的專業能力,進入對疫區的服事中來。他們以實際的行動和愛帶給人幫助,見證了耶穌基督的福音,彰顯了神的榮耀。惟願每一個基督徒都有這種祭司服事的意識,積極地投入憐憫的事工,成為時代的祝福。

 

slika-umrežavanje-stručnjaka1-e1423904280816-1024x753.jpg

 

05

 

策略的大轉向

 

1. 對教會論的再認識

 

弟兄姊妹分散在各地,教會不能面對面聚集了,都改在線上了。 沒有人會否認線上聚會和線下面對面的聚集是教會的不同的表現形態。但我們是不是該進一步去反思教會的定義是什麼?在線教會或者線上教會到底算不算教會?

 

同時這必然更新了我們對普世教會的認識,這種認識從頭腦的層面上升到了真實的生命層面。

 

2. 教會要重視新媒體事工

 

目前各種形態的方式是一種處境化和應急公共衛生管理的需要,但是它會激發基督耶穌教會的創新、發展、堅守;因為教會的主耶穌基督是復活的主,祂必帶領祂的教會。

 

筆者特別談到新媒體,這是現在這次疫情中無法被忽略、最閃亮的點:各個媒體在疫情中積極參與,讓大家對這場疫情有了更快、更多、更廣、更深的認識。

 

這裡說的新媒體事工,不是指上文提到的使用新媒體網絡技術來解決教會的實際問題;而是指教會使用新媒體去牧養會眾,並使用新媒體去接觸不信的人。

 

新媒體事工是教會的宣教事工,尤其對年輕的一代來說。這一點已經刻不容緩。如果大家都被限制不能出去互相流通,教會如何有效地接觸到不信的人,向他們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新媒體是繞不開的一關。教會要切實行動和認真思考的是,如何使用大眾能聽懂和接受的文字、音頻、視頻,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好消息。

 

不僅如此,新媒體事工是教會文化使命的一部分;新媒體是教會進入公共領域,參與社會公義建造的一個關鍵。

 

今日佳音曾經推出了一系列關於教會如何應用新媒體的精華文章,可作為大家參考的起點。從今天起,我們會在第二條推文陸續推出。您也可以在佳音公號後台發送“新媒體”文字或語音獲取全部文章列表。

 

pexels-photo-684314.jpeg

 

 

— 完 

 

版權聲明

本文由林偉清撰寫,張強對該文亦有貢獻

感謝著者匯寄,“今日佳音”首發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

版權歸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眾號所有

轉載須註明來源與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