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北
六六不去武汉则已,去了后便被推上风口浪尖。她的“武汉日记”,引起不少网友的批判:“把这些文字钉在耻辱柱上吧!”网络上所有的指控来自于六六日记中的“喜大普奔”。
疫情未息,人心未安。六六积聚“正能量”的文字,让网友反感地表示——我不需要!
01
六六和她的武汉日记
事情需要从抗疫电视剧《在一起》说起。由于凭借《宝贝》《心术》《蜗居》《王贵与安娜》等金牌剧集,作为编剧的六六名声大噪。因此,有人希望她能为了《在一起》的拍摄,去武汉采访调研。刚开始她是拒绝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喜欢吃人血馒头,也不喜欢歌功颂德。”至于之后为何答应,我个人不敢臆测。结果她去了,并且搅动了许多人的心,让人怒从中来。
我记得六六说过,“不能仅靠几篇网络文章就搞创作,我要有真情实感,我需要去一线找那个打动我的人和事。”听上去是位心灵诚实的作家,却难免言不由衷,为这一点,我还挺伤感的。
以《我的责任》这篇文章为例。六六说:“灾难无情人有情。我是时代记录者,我参与这场全民战争的方式,就是亲临一线,拍成作品。”有人称她是“一个空虚的人,陶醉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继续感动着自己。”也有人说,六六的行文中没有折射出疫情下的深度思考,反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亢奋。
六六的文字真的如此不堪吗?
再说一件事。前往武汉进行采风、为寻找创作“素材”的六六,从3月8日开始记录武汉见闻,发表评论和感想。在3月9日的日记中,六六写下:“幸亏我来了,再不来素材就没了”。封C40多天,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焦灼和痛苦,当大家还在继续咬牙坚持时,六六将他人的眼泪认为是一种“创作素材”,难免被理解为她是在消费人们的苦难,令读者寒心。
六六个人公众号截图
02
两种不同的记述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她的纪实文学《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一书中,记述了人类史上最恐怖的科技悲剧。
看完由HBO出品的纪录片《切尔诺贝利》,剧情仿佛有无穷的魔力,令我被其中求真务实的精神抓住。我汗颜,阿列克谢耶维奇竟然拥有这般勇气,去挑战一个时代的苦痛!
一面是发生在1986年苏联的真实灾难,一面是2020年的疫情肆虐。同样都是探讨“生命与死亡”,一种历史的记述,甚至可以说是反思灾难的宝贵文化资源。不同的是,《切尔诺贝利》真实记录了切尔诺贝利的核灾难,但六六的武汉日记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肤浅的自我对话。
纪录片《切尔诺贝利》截图
03
真诚的笔,会被历史记住
今天,疫情仍在持续,甚至在其它国家也令人堪忧。如何记录这段历史?
我想,极为平淡的字句反而能激发我们内心深藏的善意,比如备受大家喜爱的Ffang的文字。她善于表现小人物,尤其呈现女性情感的力量,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
诚然,文字并不具备救赎的功用,却能引发反思,揭示真相,好让我们知道如何面对未来的道路。
多么希望所有写作的作家,甚至包括我们这些微小的个体,多为人们传达事实,以及切身的情感,多一些人文关怀。正如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表达的,“我想关注渺小却伟大的人物,因为痛苦能塑造人。”
真诚的笔,会被人们记住,会与生命产生共情。愿我们在下笔之前,首先成为一个“与悲伤的人同悲伤,与哀哭的人同哀哭”的人(参《罗马书》12:15)。通过真诚的写作,向这个负伤、破碎的世界传递真实、真相与永恒的信念。
- End -
作者简介:
小北,85后,第三代基督徒,确定文字侍奉是一生圣召。
版权声明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联系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