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真實必勝虛浮:探尋作家方方的精神根源

( 作者: 林偉清 )

wd98045-5413-0320-012-211756.jpg

 

作者:林偉清

3月24日,作家方方,寫下她封城日記完結篇的最後一句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這段引自《聖經·提摩太后書》的話,或許從某種角度來說,呈現了她在這場疫情之下的記錄過程中,經歷的內心的爭戰和堅守。這本是使徒保羅在他一生為了教會勞苦奔波之後,臨死前所說的話;方方無疑是熟悉聖經的,她的引用再適合不過。

 

儘管,她的文字,使她屢屢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但仍然溫暖人心,使人們讀出其文字背後折射出的真實的力量。

 

那麼,是什麼塑造了今天這位真實、坦誠、敢說敢做、富有勇氣和憐憫的作家,她的精神源頭來自哪裡?

 

 

01 

家庭對她的影響

 

方方在她1998年出版的書《方方影記》中特別談到,家庭對她個人生命產生的深遠影響:

 

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好家真是人一生莫大的幸福,它帶給人的不僅僅是健康的心理和身體、正常的性格和情緒(這些東西對於一個人平心靜氣地生活以及成就自己的事業,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那些有趣且充滿溫馨的往事便激發你更加地熱愛你的生命,更加地堅定對生活的信心,直到你走完自己的一生你都會把你曾經生過的好家所帶給你的一切深留在心。

 

方方有三個哥哥,不是教授、博導就是高級工程師,她把他們的成就完全歸功於父母的教育和培養:

 

父親和母親以他們的品質、他們的氣質、他們的個性、他們人生觀道德觀人格力量年年月月天天地陶冶我們並影響著我們的一生。他們是我們最初的也是最大的榜樣。正是有了他們當年的楷模和當年的教育,才成就了我們的今天……正是他們為我們建造了一個美好的家,這個家給了我們健康的體魄和心智,給了我們優良的素質和品格,給了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使這個家所有的兒女們一出家門便給成就與社會。他們的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不僅對我們,就是對整個社會來說他們也是功臣。

 

方方說的話,可能現在我們這一代人都不陌生。家是每一個人出發的地方,父母的生命塑造了下一代的氣質、人格;家是一個人的精神根源。

 

在對方方的一篇訪談《寫作是舒服愉快的事情》和《方方影記》中,方方談到她的父親母親:

 

我家讀書氛圍很好,我父親是個讀書狂。在家的任何時候,他都是在讀書。我沒有印象他幹別的什麼事,永遠是坐在書桌前閱讀或寫字。父親的愛好,對家裡的小孩影響非常之大。

 

我父親屬幹那種不苟言笑,不善與人交往,只一心鑽研自己的業務並嚴於律己的人。在外面,他顯得古板、遷闊和傲慢,但只有我們做兒女的才知道他有多麼淵博和多麼幽默……母親畢業於教會學校,她屬於那種充滿愛心,熱情坦蕩,風趣開朗而又十分堅強的人。母親不僅肩負起一家人的日常生活起居瑣事,母親還尤其地樂於幫助別人……

 

父親讓我們懂得一個人怎樣生活才能對社會有價值,懂得知識對一個人一生將起到怎樣的作用;母親卻讓我們認識助人和無私能使人生更為充實,認識人和人之間互相的幫助和溝通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根據這裡的表述,和所能收集的有限的資料,筆者認為:方方的性情裡更多地承襲了母親的愛、無私、熱情坦蕩的人格氣質。而方方母親的生命人格是在哪裡培養、形成的?

 

本文重點要談到的是方方母親畢業的教會學校——儒勵女中

 

w1240-p16x9-ff-5.jpg

 

 

02 

儒勵女中校訓:真實必勝虛浮

 

儒勵女中現在屬於九江同文中學,它是在1873年初,由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昊格矩(Gertrude Howe)在九江創建。

 

儒勵女中的校訓是:“真實必勝虛浮”。這出自拉丁語格言“esse quam videri”,意為真正是而非被看作,英文中一般譯作“to be rather than to seem”。西方有不少學校等機構,如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將這則拉丁語作為格言。

 

Official_Seal_of_the_Berklee_College_of_Music,_Boston,_MA,_USA.svg.png
dl-transcode.jpeg
dl-transcode (2).jpeg

 

這句話有什麼典故呢?

 

拉丁語“esse quam videri”出自古羅馬時期。西塞羅在《論友誼》中談到朋友之間應當直言而不是逢迎。不過,這則格言的源頭可追溯到更早的古希臘時期。

 

柏拉圖的名作《理想國》中,提問者說埃斯庫羅斯的這些詩句可以反過來用,看似正義而實際不正義的作法才是最有利的,因為人們需要的其實是看似正義帶來的好處,“貌似遠勝真是”。

 

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此問題,而是請提問者和自己一同設想一個理想的城邦,通過理想的城邦和其中的公民來思考正義問題。他得出結論,正義之於靈魂,就如健康之於身體,本身即是善,不假外求。[1]

 

depositphotos_120500230-stock-photo-esse-quam-videri-a-latin.jpg

 

對於方方在她的日記中“率真”的直言,有些人很不滿,說她本該懂得知恩圖報,而她卻不識大體,不懂得顧惜情面。這些批評聽起來似乎蠻有道理,但如果從儒勵的這個校訓來看,方方作為一個作家,她透過文學創作(包括她的日記),誠實地記錄和呈現我們這個時代的真相,正是認真地按著這個校訓而行的:真實必勝虛浮。

 

方方在2月10日接受《中國新聞週刊》專訪時說,“大家經常說,我們要享受歲月靜好呀。但是保持自己的誠實和正義感,保持自己的正直之心,這是必須的。[2]

 

 

方方日記完結篇視頻

 

 

03

儒勵女中的歷任校長

 

1873年初,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婦女外洋布道團傳教士昊格矩(Gertrude Howe)來到九江創辦女子半日小學,其宗旨為:“造就女子文明資格,養成女子高尚程度,使其學識足於服務社會,得與男子同享權利,不復有輕重之別也”。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如此思想不可謂不激進前衛;因此,雖然學校實施“學費不收,衣食均仰於學校”的措施(該措施實行至1902年),依然也只有2個學生。

 

gertrude.jpg

昊格矩女士

 

1876年,學校遷至同文中學西北之地,因有桑樹數株,故名為桑林書院。

 

昊氏開創了江南女教之先河,在當時聲名遠播。她1872年來華,終生未婚,完全奉獻;以校為家,關愛學生;又收養孤兒,建立醫院,扶持軟弱的,憐憫貧窮的,奠定了儒勵女中仁愛服務的氣質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她於1873-1898在任25年期間,雖總共只有5名高中畢業生,但都非常優秀,被譽為“五朵金花”,其中包括中國最早的留美女學生康成、石美玉,她們是中國醫學界令人景仰的先驅。

 

 

1898年,傳教士李愷德為校長,在職三十四年,改半日女校為全日制學校。1907年教學樓落成,增設中學部。同年,為紀念美國密歇根州(Michigan)新華報副主筆儒勵女士(Rulison,因其在州政府的年議會上提議將感恩節募捐所得捐贈九江辦女校),學校正式更名為儒勵女子中學。

 

66821407770486.jpg

1898年李愷德女士任儒勵女校校長

 

在李教士的帶領下,儒勵女中在教學質量、學校制度、辦校規模等都得到很好的建造和發展。學生視品德學業為第二生命,加上學校的嚴格教導和悉心培養,基本上都能成才成人,成為“女界精英”,服務社會。[3]

 

 

1929年,吳懋誠繼李愷德女士之後成為儒勵女中的第三任校長,是國人任儒勵女中校長第一人,也算是最後一人。

 

35611407770487.jpg

1929年吳懋誠擔任儒勵女中校長

 

吳懋誠,江西九江人,儒勵女中1915年畢業生。畢業後,進入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學習,獲學士學位,後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深造,獲碩士學位後返國。她主持校務24年,直到1952年去世。方方的母親應該就是在吳懋誠當女中校長的時候,就讀儒勵女中的。

 

這位吳校長熱心教育,一生未婚,以校為家,對待學生如同子侄。曾有人問她:“吳校長,您為什麼不結婚?”她說:“儒勵就是我的丈夫。”簡單一句話,可見她對女中的愛有多深!每次集會時,她不但作為校長講教學大事,也向學生家長談生活小事,比如指點學生走路要挺胸收腹,雙手不要插在口袋裡;手帕要折疊整齊,擦汗用外層,抹嘴用內層,千萬不要把手帕揉成一個爛醃菜……等等。[3]

 

這些儒勵女中培養出來的女孩子長大後,在家裡都能成為丈夫得力的賢內助,深得人們的稱讚。熊祥煦是與吳懋誠同時期的同文中學的校長,在儒勵60週年慶的時候,他這樣評價他那從女中畢業的妻子:

 

喻女士自歸余後,節衣縮食,操持家政;含辛茹苦,教養兒女;其有助於餘者良多……且伊素性貞靜,謹言慎行,余不德,時有因語言細故,獲咎於人,然賴伊之糾正者,正不知幾許次矣。賢妻良母之喻女士曷由臻此?非儒勵有以裁成之耶!

 

不知道方方的父親和她自己是否也會同意如此的評價,看她的文字裡流露出來的夫妻、親子關係之和諧、幸福,估計八九不離十。

 

b3f2ca575be9bac3ed1c7e8b4d4a723e.jpeg

儒勵女中的學生們

 

儒勵女學是九江近代女學的先驅,鼎盛時期附設初等小學有54所之多,在江西、安徽和湖北三省交界處;它在長江流域影響很大,以至於當時的《直隸教育雜誌》都刊文《九江女學之進步》予以頌揚。

 

而儒勵女中畢業生“在家庭、教會、教育、銀行和軍、政、法、醫各界服務的,都很有成效可觀”。筆者認為,這乃是教會學校辦學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能帶著被基督信仰所更新的生命和學識進入世界中,服務社會。

 

雖然筆者不能確信方方的基督信仰,但她的作品、她的人品,她對待文學的態度以及在這場疫情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很多方面都彰顯了基督信仰的影響,這或許跟她母親在儒勵女中所受的熏陶不無關係。她更在她的日記完結篇中引用聖經·新約的話,為她的這次“長跑”畫上句號。

 

b16a9c48054ace1c55d9656a883c7efb.jpeg

 

 

04

儒勵女中的現在

 

儒勵女中,如今位於九江市庾亮南路47號,今九江名校同文中學東北面的山坡上。它於1951年,與同文中學(當時的男校)合併,後稱為“九江市第二中學”;2002年6月學校恢復“同文中學”校名。

 

14091402727696.jpg

 

現在女中仍保留有兩棟主要老建築,一棟為教課樓,建於1907年,南北向,磚木結構,紅機瓦屋面,四坡頂,高三層,南邊有體現西方建築特色的拱券廊。另一棟為宿舍樓,後改為辦公樓,建於1923年,亦為南北向,高四層,建築總面積2243.8平方米。2013年被定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2bb455b7e1ed266c9f8763fcf07ace40.jpeg

 

筆者相信曾經呼召並帶領了儒勵女中的先驅者和奉獻者的那位依然活著;儒勵女中和它所屬的同文中學在百年的滄桑歷史中依舊說話,或許是以另外一種方式,繼續向這個世界供應生命所需要的活水泉源。

 

同文生命活水.png

1893年,同文中學的前身“埠閬小學”旁增設診所,

取名"生命活水",寓意生命之水源遠流長。

 

 

05

後記:教育是什麼?

 

上個世紀初的教會學校,無疑是一道極其亮麗的風景線,也是被忽略的一個課題。大多數影響中國深遠的學者、作家、藝術家、醫生、工程師等,都跟教會學校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因為當時的教會學校不僅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更寶貴的是有最好的人格教育:基督信仰中對於愛、誠實、真理、公義的教導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每一個學生的生命人格。

 

這段時間網上流傳一篇文章,說到一位留美的博士、高管,自己已經有一些“新冠肺炎的症狀”,被要求居家隔離,但她不想在美國治療,於是隱瞞病情,違反規定,帶著老公和兒子,一路上用盡各種手段,不顧一切從回到北京自己的家中,後來確診,自己全家遭殃,還不知道連累了多少與她同行的人。

 

方方在她多篇日記裡(包括完結篇)也提到了一些所謂的“教授”、“名校畢業生”等有才幹的人,這些人暴露了自己極其扭曲的人格、病態的思想。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之殤,值得我們去反思,並做出改變和行動。謹以最近一本關於教育的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英文書名:Educated)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的話來結束:

 

教育意味著獲得不同的視角,理解不同的人、經歷和歷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s33492346.jpg

 

 

註:

[1] 九江儒勵女中校訓 http://rrd.me/g63ux

[2] 新聞週刊訪談 http://rrd.me/g63uy

[3] 論文:九江近代女學研究 http://rrd.me/g63uz

[4] 對話方方http://rrd.me/g63u2

其他參考來源:

1. 緬懷儒勵女中的創始人 http://rrd.me/g633q

2. 同文中學百年回眸 http://rrd.me/g633r

3. 儒勵女中 http://rrd.me/g633s

 

 

 

— 完 

 

 

作者簡介:

林偉清,曾經是北京一小教會牧師,加爾文神學院道學碩士,神學碩士(新約方向)。同時也是丈夫和3個孩子的父親。現在國內某神學院服事,個人異象是神學教育和植堂牧養。

 

 

版權聲明

感謝著者匯寄,“今日佳音”首發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

版權歸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眾號所有

轉載須聯繫授權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