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人不倦」的正能量教育何時休?

( 作者: 慕溪 )

 

救救孩子!

 

這兩天,一個小女孩的死引起了軒然大波。

她叫繆可馨,是一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是父母眼中的“世界第一可愛”。

 

 

然而,在6月4日當天,她在學校縱身一躍,結束了花兒般的生命。

 

這是場令人痛心的悲劇;更讓人心痛的是,學生、校方、外界等都在極力逃避……

 

01

一篇作文引發的悲劇

 

事情已過去十餘天,當地警方只有簡單的通報:“排除他殺”,但這句話並無法滿足大眾對真相的渴求。

 

繆的父母發文質疑稱,事件的直接起因是繆可馨作文不合老師觀點受到批評。他們爆料,這名語文老師自己開辦有作文輔導班,而繆可馨因為沒有參加這名老師的輔導班,在外面上輔導班引起老師的不滿,於是通過作文課對小姑娘進行打壓報復。

 

據學校發佈的調查公告稱,通過走訪班級的45名學生和學校的3名老師,未發現當天課堂中存在辱罵、毆打學生現象。

 

那麼,繆繆到底是怎麼走的?到底是什麼讓她選擇在教室外縱身一躍?悲傷的家長需要負責任的交代,公眾的質疑需要被合理地回應,全面深入的調查迫在眉睫。

 

不管最終真相如何,幼小的孩子肯定受了莫大的委屈而選擇離世。委屈的根源,是她的作文被反覆批評。

 

 

語文老師在作文上進行了大量的刪減,最終批語為“傳遞正能量”。一句正能量,否定了這篇文章本身具有的獨立思考……

 

02 

佔領市場的“正能量”

 

不知從何時開始,“正能量”這個詞開始闖入我們的生活,迅速佔領了大眾精神世界的最高點。不信,你去各大書店和榜單中看看就明白了。

 

 

這類“雞湯類”的書籍之所以熱銷,是因為它用一種極其簡化的手段混淆了大眾真正的需要。大眾真正需要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但這並不否認追求真實的體驗和清晰的思辨,相反,往往是後者真正帶來了前者。

 

坊間的這類書充斥著各類廉價的建議,引導人去用各種方式“打雞血”,“讓自己感覺良好”“假裝一切都好”,而不促使人去思辨性地認識生活,認識自我,認識事情的複雜性和多元性。這類書充滿了功利主義的氣味,教導你如何去做,就會馬上帶來改變,獲得成功,所以讓人趨之若鶩。它不是培養人的批判性思維,而是熏陶出一種簡單而單向的思維方式,往往受很多銷售一族的喜愛,看似打滿雞血,實則空無一物。

 

也許,讀這些書真的會讓你在某一刻覺得良好,但下一刻就立刻回到原點,落入“明白再多道理,也走不好人生的路”的窘境中,因為它們就像一頓快餐,大快朵頤之後,只會讓自己的心蒙上一層沉甸甸的油脂。

 

究其原因,這樣的道理片面、模糊,滿足了一切偽科學的特徵。

 

03

源於偽科學的“正能量”

 

追根溯源,“正能量”這個詞最早來自於日本作家江本勝於2001年出版的著作《水知道答案》,該書中譯本於2009年引入中國後,引起大熱。書中發明了“正能量”和“負能量”的概念,作家號稱對水的結晶做了科學研究,發現人與它的互動能引起它的喜怒哀樂。

 

 

書中指出:

 

“當我們對它投以善意的注視,就等於我們給了它某種勇氣。而當我們的目光充滿敵意和惡意時,它頓時會失去動力。”——《水知道答案》

 

這個實驗,受到來自世界各地頂級科學家的抨擊。然而,他在推廣完水的潛能名利雙收後,還危言聳聽地指出,“如果外界的情感會影響水分子的結構,那麼我們百分之七十五都是由水構成的人體,將會受到什麼影響?”

 

為此,他開始推銷一種“高能水”,號稱它能治癒人體的疾病,稱之為“幾近完美”。

 

聽起來,像不像在大媽群裡互轉的“養生秘方”?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偽科學的概念卻搖身一變,成為大眾閱讀裡的“奧力給”,甚至在我們這個極度推崇“唯物主義”的社會大行其道,實在匪夷所思。

 

04

凌駕一切的“正能量”

 

“正能量”本是一個好詞,預示著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但是由於它模糊的含義,以及缺乏清晰的界定和定義,人們往往濫用它,使其成為最有用的宣傳武器和教育口號。它混淆了積極和雞血,兼容並包了一切我們所認為合理的事物,對於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物,一句“負能量”便否定了一切。

例如:

 

因為它,某某醫生還沒吹哨就被按倒。

因為它,某某作家寫篇日記就被批評。

因為它,某某孩子模仿老師就被刪帖。

……

 

也因為它,積極陽光努力的繆繆卻被“負能量”壓倒……

“正能量”的教育以單一的價值取向,壓制了孩子的獨立和想像,釀成一個個教育的悲劇。

 

05

無處不在的“負能量”

 

繆繆的作文中充滿了生動的細節和獨立的思考,哪裡充斥著“負能量”呢?

 

是她的觀察和思考不符合老師的“標準答案”嗎?如果一個十歲的孩子在學校教育中接受的作文訓練,不是“我手寫我心”,不是表達真情實感,而是要按著套路和標準來投其所好地寫作,那麼這樣的教育才是充滿“負能量”的,因為它抹殺了孩童身上天然的誠實和想像。

 

這種教育教導孩子迎合老師的喜好,按著標準的套路說標準的套話。這不僅會扼殺掉孩子本來豐富多樣的思維和好奇,也會形塑他們的世界觀,使他們會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元的,有標準答案的,是唯“正能量”的。例如黑龍江鶴崗那個善於模仿老師拍攝視頻的孩子,也被學校引導“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也許他的表演慾望會大受打擊,本來擁有的才能被抹殺,由此陷入自責之中。

 

甚至連家長都說,繆繆的“負能量”作文體現出“獨立思維”。這難道不是我們教育中最應該培養的嗎?我們和西方教育最大的差距之一,不就是我們缺乏批判性思維嗎?別讓不經省視的“正能量”來定義我們的價值標準,甚至成為評價作文的唯一標準,因為那樣的話,真的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在繆可馨事件中,令人諷刺的是,“負能量”其實並不存在於小孩子的作文中,而體現在她身邊的大人身上。如通篇的“八叉”和刪改,像極了負能量的宣洩;私開課外補習班、家長群裡一窩蜂的“點贊”,第一時間踢她出群、學校的推脫,網友指責“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不都是到處充斥的“負能量”嗎?

 

 

 

06

回歸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求真。

 

世界頂級的哈佛大學的校訓只有一個字,“Veritas”(真理)。實際上,自世界上第一所大學開始,教育就和真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巴黎大學是於 1150 年成立的,是由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學校演變而來。它源於一個叫阿培拉德的年輕神父,他來到巴黎聖母院講授神學和邏輯學,吸引了數以千計渴求知識的青年人。而一些不同意他觀點的神父,也前來解釋他們各自的學術觀點。這種自由講學的風氣,很快就吸引了來自英國、意大利、德國等國的學生和聽講者。

 

於是,在古老的巴黎聖母院附近,致力於尋求真理的巴黎大學誕生了。

 

既然教育的本質是求真,如果我們的孩子早早在教育中被迫地關閉了思辨、體驗和想像,又如何引導他們尋得真理呢?

 

救救孩子!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 完 —

 

 

作者簡介:慕溪,牧師,異象是教牧關懷和牧養。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