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寻找亲密、真诚与和解的一代,真的吗?

80后这一代人没有经历政治动荡,没有经历战争洗礼,没有经历饥荒大灾,但他们所经历的家庭、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冲击远不比大环境的变迁来得小。这一代人怀旧,不仅是在物质层面上,更是在精神层面上。我们怀念的不仅是卡带、连环画和大哥大,更是父母的关注理解,兄弟的手足情谊;我们渴望一个家,一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原生家庭关系对80后的性格的影响

中国社会与历史的巨大变迁,同时塑造了50后父母代与80后子女代两代人的性格特质,彼此对立又相互依赖,造就了80后子女对父母代“又爱又恨”的矛盾性格。和一个80后建立深入的关系,经常意味着要深入认识原生家庭对他们性格的种种影响。谈到原生家庭(或是母亲,或是父亲,或是曾经在成长过程中扮演父母角色的某个亲人),也就谈到80后的私房心事。

80后与90后过半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对于生活的感受力强,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社会,同时也都是拥有理想的一代。80后的原生家庭经历过政治动荡,对社会缺少安全感,也将这种不安全感传递给80后的子女,虽然是为了保护他们,但有时显得过于操控、武断,或依赖子女。有些子女长期与父母对抗,发展出“父母皆祸害”的敌对心态。

80后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与天才钢琴家郎朗类似的成长经验,生命性格深受原生家庭的塑造与影响,但不是每个人都像郎朗那样可以将伤痕转变成出人头地的动力。受到父母负面性格伤害的80后,情绪深受原生家庭的一举一动所牵绊,正显出他们内心对于原生家庭的高度依赖。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与父母代之间重新和解,一起走出不愉快的成长记忆。

80后相较于90后,显得心事重重,对于家庭、社会与周遭的人际关系,有许多爱恨纠结的细腻情绪;在彼此无法充分信任的社会环境中,80后不容易分享心中的感受,有时也学起长辈们进退应对的那一套,但内心深处却强烈渴望真诚、坦然、彼此不设防的亲密感。如果是独生子女,对于纯洁的友谊有更强烈的渴望。许多80后对父母代失败的家庭经验记忆犹深,自己到了结婚嫁娶的年龄,却对亲密关系感到莫名的恐惧。

80后的人生选择深受原生家庭与朋友的影响。他们进入社会之后,难免为了别人而妥协自己的理想;正如韩寒的《后会无期》所勾勒出的气氛,这一群人的成长经验是忧郁多过快乐,不但没有认识自己,反而又不知不觉遗失了曾经拥有的纯真,为了现实戴上了自己不认识的面具。

80后一方面想保存童年硕果仅存的一些清纯时光,一方面又想告别自我中不愉快的过去,情绪上更显得闷骚、欲言又止。就像五月天的歌《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经常为了这世界强颜欢笑,将自己的伤痕深藏在心底。

80后本身的成长记忆中较少经历政治动荡,然而许多80后的家庭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中调适不良,使得他们对于政治制度与社会现状,抱持着比较批判的态度。传统的儒家价值在他们心中仍然保存着肤浅的印象,但已经失去实质的指导意义,这使得80后一代对于新的价值观念,比起上一代抱持着更为开放的态度,也更具独立思考的精神。

神透过福音对80后这一代人说什么?

80后更关注的是,信仰能否为自己与身边的人重新建造信任、亲密、有意义的人际关系。除了伦理上的对错,80后更期待深入探讨婚姻中如何化解冲突、建立亲密的关系。过去教会与中国知识分子谈福音,经常强调的是基督教与科学不相违悖,圣经中的婚姻伦理,以及个人灵命进深方面的教导。对于80后一代,科学仍然是知识分子接受信仰的一种障碍,却不再是核心问题。  

福音神学中关于十字架的代赎,特别是无条件的、没有操控的、牺牲的爱,使人与神和好,也使罪人与罪人之间可以和好、彼此饶恕、重建亲密而真实的关系,对于80后这一代,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此外,在基督里就是新造的人,这信息对于80后走出伤痕、建立以基督为中心的自我形象也非常 关键。

80后更愿意露骨地谈论罪与挣扎,享受自然互动的团契生活,而不只是追求个人的、表面的、可以被人看见的好品行。所以,对80后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再是创造与进化这一类的护教性题目,而是如何与父母和解、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面对自我、如何建造友谊、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这一类辅导性的题目。

(原标题:我们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浅谈如何向80后、90后、95后传福音)

发布时间: 

Wednesday, 2014, December 10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Saturday, 2014, November 1

录入日期: 

Tuesday, 2014, December 9

录入者: 

Jesurun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