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朱春林画展

朱春林是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他的作品兼具生活性和写实性,凡看过他作品的人,都被其作品中透射出的宁静、平和的韵味所感染。正如画如其人,一个内心有博爱、有宁静的人,便可以画出截然不同的作品。这篇文章是作者参观朱春林和王少伦画展后的观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一颗赤子之心对生命的感怀和思考……

今年早些时候,我写了一篇看朱春林油画的文章:《安宁——通向上帝的彩色之路。》没想到居然被收入到了《王少伦·朱春林油画作品展》中。到了北京,听说798艺术空间正举行“王少伦·朱春林油画作品展”,我迫不及待地就要去看了。十七日上午,我们一行六人,尤勇兄带队,坐了两辆车,浩浩荡荡冲向798。天下着蒙蒙细雨,正洗去北京的灰尘,平添了几分雅兴。

展览地点在“新绎空间”。“新绎空间”是北京新绎爱特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画廊。该公司的文化理念是:“传统经典,当代表达”。这次画展是由北京大学教授彭锋策划的,主题叫“回归”。8月24日就开始了。

迎面一个大墙,挂着一幅巨画,是王少伦画的。王画了许多当代中国大事件的历史画面。画廊的一位工作人员过来跟我们打招呼,她名字叫曹洁,是画廊助理。曹洁听说我是范学德后,立即送给了我一本画册,并说,你的评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朱春林老师的画。我说,我不过是写下了看画中的一些感受。我又说,我这几位朋友也很喜欢朱老师的画,可以送他们各自一本画册吗?曹洁说,当然。我问,可以拍照吗?我准备写点文章。她说,当然可以。

一幅幅画作置放在黄褐色的大墙上,看起来很舒服,有几张春林的画我已经在他的画室中看过了,《太和水库》以前没有看过,这是他写生中画的,大块的天蓝色,非常纯净,这是他以前很少用的颜色,但当他与太和水库相遇时,水库那一片蓝色征服了他。在那里,我看到了他内心的一片纯净。是一种包含着广大的宁静。

他的另外一副画很有趣,是书桌。几摞子书放在书桌上,一摞子上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另一摞上面的是《神曲》,这意味着什么?是东西方文化的撞击,还是两种信仰的对话?也许,就是画者的心路,走着,看着,直到被另外一本书翻开了自己的心扉,而那本书,并没有出现在这个画面上。

但在春林的许多画中,这本书却经常出现。

我看到了“雏菊”的原作,就挂在画廊的里面,占了半面墙,这是春林的画中,我最喜欢的一幅之一。我曾经在文章中写道:

“另外一副《邹菊》画的也是一个小女孩,结构上,小桌子上的白色花瓶和里面插的菊花,占据了画面的一半(顺便说一下,依我来看,如果桌子上没有水果,地面上没有地毯,也许,整个画面就更单纯了),而跪坐在地上的小女孩,则只是在画面的下半部,并且,低着头,最妙的是,从正面看不到女孩明亮的眼睛,她的眼睛几乎眯成了一条线,聚精会神地数自己的手指头,从额头到屈起来的四个小手指头这一段距离,画外人什么也看不到,但全部精神就在这里,在一片天真的稚气中凝神。”

这次我更仔细地看,原来,那凝神之处,就在左右弯曲的两个小手指头之间,而那里面是什么,我怎么也看不到。但她分明看着,而“什么”就在两手之间。

那是什么呢?

神秘。越看越觉得神秘。但一个小孩子有什么可神秘的呢?我往往骄傲地这样认为。但大人的神秘不过是遮掩什么,而小孩子的神秘,则是全神贯注,被吸引,吸引她的,也许是一朵红花,一片绿叶,一只正在爬行的小蚂蚁,而这一个,就是一个世界,许多的世界。全神贯注,就是在此时,此地,进入这个世界中,与这世界成为一体,换句话说,进入永恒。

永恒包含了无限的神秘。

我一再回到这幅画前,每一次回来,都觉得自己在变得更小了,变成一个小孩子。主耶稣说,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主啊,让我变得像这个小孩子一样,单单凝视着你,凝视着你的爱。主啊,你把我放在你的掌心上,让我在掌心上看到你。

 

发布时间: 

Thursday, 2014, September 11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作者: 

原创日期: 

Tuesday, 2013, September 10

录入日期: 

Wednesday, 2014, September 10

录入者: 

box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