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的历史与当下,信仰仍持续发挥影响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也是诞生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高等学府,共有90名诺贝尔奖得主现在或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或工作。回顾历史,基督信仰对剑桥的成形,在知识的追求、道德的水平与灵性的栽培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学者辈出的剑桥

“一定要带他们去圆形教堂看那部影片!”出门前,朋友的妻子殷殷叮嘱。

这是我们夫妻头一次到慕名已久的剑桥。这座大学城的大小学院(college)共三十余,朋友带我们到最出名的几所去参观。学院目前主要作为学生宿舍与教职员的办公室、研究室。他说,他曾为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作向导,看到剑桥各个学院都有宏伟教堂,那位学者十分惊讶,以为置身修道院。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安静地躺在国王学院校园一角的石碑。从二十世纪初直到如今,剑桥对优秀华人子弟的魅力未减。现今在剑桥大学求学的有近千华人,中学生的数目更多,访问学者每年也有一百多位。城里的另一所大学(anglia ruskin university)亦有近千华人。

杰出学者辈出,正是古老而美丽的剑桥大学引以为傲之处。在科学界,名震全球的牛顿、达尔文,以及近日因“万有理论”而家喻户晓的物理学家霍金,都是这里的毕业生。对英国人而言,出自剑桥的政界要人克伦威尔、威伯福斯等,扭转了国家路线。到2012年为止,获得诺贝尔奖的剑桥人足足有九十位,在全球大学稳居第一位。

巨石兴建的高耸教堂在剑桥比比皆是,游人多视为古迹,不过大部分每周仍有礼拜进行。在历史上,基督信仰和精神与剑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建于1130年的圆形教堂特地制作影片介绍其精髓,取名《圣徒与学者:剑桥历史一览》(Saints & Scholars: A Unique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ambridge)。

大学之始

欧洲的古老大学多半是从修道院转化而来。从1100到1300年,剑河经过的这个交通枢纽建立起好几间修道院及几十个教会。1209年,一小群牛津大学的师生因与居民发生冲突,转移到这座修道院兴盛的小镇。为了照顾年轻的学子,艾理大教堂(Ely Cathedral)的主教把他们安置在名为“圣约翰院”的奥古斯丁派修道院,就是今天的圣约翰学院。

到1284年,主教又把一间教堂旁的两栋房子给他们使用,称为“彼得之家”(Peterhouse),形成学校与教堂相连的“学院”(college),成为以后发展的模式。学院有别于修道院,但沿袭部分传统,如:每天都有祷告、师生都穿神职衣袍(今日学者礼服的前身)、建筑仿效修道寺院、学院教堂内椅子面对面排列(与修道士敬拜方式相同)。

尔后75年之间,增加了六所学院。许多捐赠者对于教育和求知的认同,是出于他们的基督信仰。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十五世纪末,文艺复兴带来科学与艺术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欧洲的教会却不断受到攻击,因为国家教会在政治与道德上腐败,又忽略社会改革,许多人转向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变成看重今世的“人文主义者”。

1511年,皇后学院邀请荷兰学者伊拉斯姆(Erasmus)来到剑桥,他在此完成了新约的希腊文与拉丁文校订版,让学者可以直接明白希腊文圣经。这项学术成果在欧洲掀起一场革命,因为好些年轻的学者研读新约原文后,翻转了对基督教的认识。这群年轻剑桥学者开始宣讲“抗议”(Protestant,后译为“复原”或“新教”)教导,且秘密聚在“白马旅舍”研读德国改教家马丁路德的著作。后来,伊拉斯姆的希腊文新约被丁道尔(William Tyndale)翻译成英文。

这段时期,英国的政治经过几番挣扎。国王亨利八世脱离天主教,创立圣公会,解散修道院,在剑桥在原属修道院的土地上建立几所学院,成为新教发展的重镇。他的九岁儿子只作了五年国王,然后女儿玛丽即位。玛丽倒向天主教,将许多新教领袖处死。伊莉萨白女王继位,宣称自己是新教徒,但她不喜欢更讲求属灵的“清教徒”。亨利八世时在剑桥所建的苏塞克斯(Sidney Sussex)学院和以马内利学院,都是为训练清教徒牧者而设。因此,当清教徒大量移往北美时,许多领袖都是剑桥的毕业生,甚至新英格兰亦被称为“以马内利之地”。

迈入现代世界

现代科学的进展不乏剑桥人的参与。许多剑桥学者认为,由于宇宙是神所造的,所以理性可以参透。他们不认为基督教与科学有任何抵触。鼎鼎大名的牛顿曾说:“神是有秩序而不混乱的神。”他晚年时,对圣经的兴趣更超过科学。培根(Francis Bacon)曾劝勉人积极研究,他说:“对于神话语之书(圣经)和神作为之书(自然界),我们的钻研都没有止尽,也没有极限。”

出身于剑桥基督学院的达尔文,是头一个将机械式的世界观引入的学者,他的理论成为进化论的基础,然而他本人并非持无神论。不过,只从物质角度来研究人无异剥夺了人的尊严与意义,因此不少剑桥学者起而反对,浪漫派的学人强调人的感情与美感。后来的著名剑桥哲人维根斯坦等又宣称,意义与重要性完全不具理性,这类思想到如今仍影响深远。

持续推动信仰

从历史来看,基督信仰对剑桥的成形,在知识的追求、道德的水平与灵性的栽培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剑桥对于基督信仰的广传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十九世纪波澜壮阔的宣教运动,背后最有力的灵性导师是西缅(Charles Simeon),他毕业于国王学院,在剑桥的圣三一堂牧会54 年,培养了一代牧者与宣教精兵。“剑桥七杰”成为华人所熟悉的宣教士,他们放弃大好前程,加入中国内地会,成为千古佳话。二十世纪福音派最重要的领袖之一斯托德牧师(John Stott),对于信仰的诠释与第三世界福音派的发展贡献卓著,他也是剑桥的毕业生。

至今剑桥本地仍有好些兴旺的教会,虽然教堂外貌古老,但信仰的热诚没有减弱。借用这些教堂的两间华人教会,及一个学人团契,都十分活跃。我们拜访了丁道尔之家(Tyndale House),这间小规模的学院有极完备的圣经图书馆,还有宿舍,可容世界各地的福音派学者来作短期进修。平时总有五、六十位学者在此互相交谊;院长一家就住在院内。他们正研发最先进的圣经研究计算机软件,涵盖普世重要语言,因为对圣经的确信是福音派的核心信念。

剑桥,古来圣徒与学者交融之地,现今仍不失为信仰的重要驱动枢纽。

原文标题:《圣徒与学者——剑桥见闻》

编辑流程: 

可发布

发布时间: 

Sunday, 2015, August 9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Tuesday, 2014, February 18

录入日期: 

Thursday, 2015, August 6

录入者: 

box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