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世上散发的是恩典吗?
病人真正寻求的是恩典。然而在一些教会中,他们遭遇到的却是羞耻、惩罚的威吓以及受审判的感受。简言之,他们在寻找恩典,找到的却是无恩。
我童年所在的教会把“律法时代”与“恩典时代”划分得一清二楚。我们忽视旧约圣经中大多数的道德禁戒,可是自己的那一套规矩可与正统犹太教徒媲美。最严重的罪是抽烟喝酒。紧接着的是看电影,很多教会甚至拒看《音乐之声》。摇滚乐当时刚起步,同样也被视为罪大恶极,简直就像是从撒旦来的。
一个人的属灵程度,除了在乎上述的禁令,还要注意遵守其他的规矩,诸如不可化妆、戴珠宝、星期天看报纸、运动、看体育节目、男女混泳、女生裙子的长短、男孩头发的长短等,不一而足。我在成长期间,有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以为只要注重这些并非绝对的规则,我就会变得很属灵。然而我搞不清楚,律法时代与恩典时代到底有什么不同。
观察其他地方后,我更加深信,这种属灵阶级心态可说是非常普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一套律法主义的名目,遵行这些既定模式,就能赢取大众,想当然地也能赢取上帝的认可。
后来,我在写作有关痛苦方面的文章时,又碰见另一种无恩心态。有些读者反对我同情那些受苦的人。他们告诉我,这些人受苦是应得的,是上帝在惩罚他们。我的档案夹里有很多类似的信件,无异于约伯朋友“炉灰箴言”(伯13:12)的现代版。
信仰极深的瑞士医生杜尼耶(Paul Tournier),在《罪咎与恩典》(Guilt and Grace)一书中坦言道:“我一定要指出明显可悲的实情,那就是宗教信仰——我自己的或其他信徒的——能压制人,而不是叫人自由;不然我无从讨论罪咎这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杜尼耶讲到各式各样的病人来找他:一个男人潜藏对昔日罪恶的愧疚,一个女人不能忘怀十年前的堕胎。杜尼耶说,病人真正寻求的是恩典。然而在一些教会中,他们遭遇到的却是羞耻、惩罚的威吓以及受审判的感受。简言之,他们在寻找恩典,找到的却是无恩。
一个离婚妇女最近告诉我,她在教会与她十五岁的女儿站在一起,师母走了过来说:“听说你要离婚。我真不明白,如果你爱耶稣,他也爱耶稣,你们怎么做得出这种事?”这个师母先前从没有跟我朋友说过话,出言竟如此无礼,当着她女儿的面谴责她,让她惊痛莫名。她说:“让我痛苦的是,我与先生确实爱耶稣,可是婚姻已经到了不能挽救的地步。我多希望师母只要拥着我说:‘我好难过……’”
马克·吐温常说,有些人“固然是好人,却是最坏的一种好人”。这句话恐怕道出了今天美国基督徒的名声。最近我与陌生人搭讪——例如,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人——会问这个问题:“当我说‘福音派基督徒’这个词,你想到什么?”答案多是政治性的描述:爱护生命运动分子,反同性恋权益者或是主张监管网络的人。我也听到有人提到已经解散多年的组织“道德多数派”(Moral Majority)。但是没有一次——连一次也没有——听到以恩典气息的字眼形容基督徒。显然,很多基督徒在世界上散发的不是恩典。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