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雕刻时光”——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的一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他的困扰来自教皇,权贵,同行,亲属,直至自我,他无时不被这些困扰纠缠,无时不在与这些纠缠抗争。而这一切又是艺术家的灵魂自此岸向彼岸飞跃的必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一次又一次实现了对“必然性”障碍的超越;他把这超越记录在他沉默的艺术中。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它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既是明朗的又是晦暗的,既有人文主义、柏拉图主义、又有宗教神学,因此,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呈现了思想背景的复杂性,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进行多层意义阐释的可能性。
但贯穿米开朗基罗生命始终的,是他的精神始终沐浴在福音书的光芒中,即使在他人生的晦暗中,他也不曾拒绝这光芒的照射。
信仰是理解米开朗基罗及其作品的关键,他的主要作品,几乎都取材于圣经。他曾这样表述他的艺术观:
“好的画,迫近神而和神结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钞本,神的画笔的阴影,神的音乐,神的旋律……因此,一个画家成为伟大与巧妙的大师还是不够,我想他的生活应当是纯洁的、圣的,使神的精神得以统制他的思想……”
他对圣经真理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敬虔地礼拜,并常常在深夜独自伫立于庭院深处的花丛中,仰望苍穹,长时间热切祈祷。
他常常默想基督的受难,他的著名雕塑多与哀掉基督相关,直到临终,他还要亲朋们为他离去之故想到基督的受难……
米开朗基罗22岁首次寓居罗马,与世隔绝地过了四年苦行僧般的生活之后,一件旷世杰作诞生了,那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内的云石圆雕《罗马的皮耶塔》.
该雕像表现的是圣母马利亚默悼耶稣基督的一幕。艺术家选定的是这样一个时刻:
被钉死的耶稣刚刚从十字架上卸下,马利亚正把他托在膝上。母亲的右手放在儿子腋下以支撑他上半截身体的重量,儿子往后仰着的头正好梦枕在母亲胳膊上;圣母的左手则自然垂下并微微向外伸着,显然是在下意识中做出了这个无所适从的动作;她的脸低下来,悲哀而平静地注视着儿子那已经冷却的身体……
雕像就是这么一目了然:母亲悲泣爱子,“皮耶塔”(pieta)正是“悼基督”的意思。
整座雕像处在庄严肃穆之中:死去的基督好像并未咽气,而只是睡着了一般;圣母安祥,平静,仿佛沉思的人。悲伤并没有压倒她,她的身体虽然纤弱,但充满力量。耶稣健壮而沉重的躯体甚至没有压弯她的腰。
雕像在艺术表现上显示了极高的匠意,大师舍弃了自然主义,表现这一特定场面的抚尸大恸,避开了诸如跪、伏、伸腿展臂等许多由悲痛所致的动作,代之以匀称、均衡、沉静的动势和姿态。为此采用简洁的三角式构图,这是就从正面拍的照片而言,作为圆雕原件,则可理解为方棱锥式或金字塔式结构--以坐势将母与子结合在一起。圣母坐着,分开的两腿支在地上,这是导致整体各部关系和谐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强化主要的东西,雕像除了倾全力刻琢身上宽大的长袍和儿子赤裸的身体之外,几乎不再有任何琐碎的装饰。艺术家以对上帝的崇敬之情,给予整座雕像严密的刻画。
《罗马的皮耶塔》,风格崇高而优美,一生一死,一动一静,从对立中见出统一也就是艺术的和谐,并且这种有限的和谐,仿佛透露出宇宙与房屋之无限的和谐。它诉诸视觉的是理想的审美效果:使死亡美丽,使悲痛庄严,艺术所能够达到的极致,在这儿达到了。
《罗马的皮耶塔》无疑是米开朗基罗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哲学家黑格尔说它“令人叹赏不止”,英国文艺史家西蒙兹甚至认为大师后来创作的包括《大卫》在内的所有雕刻都不及它。
事实上,这件雕像从她诞生的时刻起,就预示了一个更伟大的艺术新世纪的到来,换句话说,它标志着从乔托开始的意大利新兴艺术已逻辑地走向巅峰……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