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爱甘愿放弃权力
权能(power),无论动机多好,总是会带来苦难。爱是甘心受害,爱融化了苦难。权能与爱在一个叫做加略山的山顶上交汇,上帝为了爱而弃绝了权能。
即使我看过许多关于这一主题的电影,并且也读过多遍福音书,我仍然测不透上帝的儿子在地上所忍受的污辱和羞耻:赤身露体、遭鞭打、被吐唾沫、被打耳光、戴荆棘的冠冕。
犹太的领袖以及罗马当局都想嘲笑和戏弄耶稣:弥赛亚吗?太棒了,讲一段预言来听听吧!哎呀!痛吗?是谁打你的呀?说说看呀,先知大人!你是弥赛亚,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你说自己是君王?好啊,老大,那就接招吧!我们不是都知道国王是怎么回事吗?叩见国王吧!怎么搞的?没有冠冕?那怎么行呢?来呀,快给他一顶冠冕。咔嚓,这看起来如何?歪了一点?没问题,我来给您戴正。喂,别动!哈!老天,我们太客气了!来披上一件外袍吧!——至少把你血淋淋的背盖起来。国王怎么啦?为什么有一点发抖呢?
一整天就是如此。从大祭司的院子里玩欺凌装瞎子的游戏,到彼拉多和希律的卫兵们专业行凶,再到步履蹒跚地走在前往加略山的看客们的粗鲁和辱骂,最后在十字架上不但要听下面人们的讽刺,甚至连旁边一同钉十字架的强盗也来嘲笑他:“你不是自称弥赛亚吗?那么,从十字架上下来吧!你如果不能救自己,怎能救我们呢?”
我一向对上帝在整个历史中所呈现出的自我约束深感惊讶,有时甚至公开质疑,上帝怎能容许希特勒为所欲为呢?可是,绝对没有一桩能与耶稣在耶路撒冷那个黑暗的星期五所表现出的自制相比。当每一鞭打在背上而皮开肉绽,当每一拳每一掌恶毒地落在身上,耶稣心中必定再一次想到旷野和客西马尼园的试探。数营的天使在等候他的命令只需要一句话,这些残酷的试探就会结束。
如果说基督的“十架七言”有任何暗示的话,就是耶稣心中挂虑的事情胜于他肉身的疼痛。最接近身体疼痛的抱怨,可以说就是他大声喊着:“我渴了!”(约19:28)就是那时,他还是拒绝了人们给他的起麻醉作用的醋酒(何等讽刺,曾在婚宴上把水变成大缸大缸酒的人,曾说能赐活水使人永远不渴的人,死的时候居然口干舌燥,而且胡须上还沾着酸醋)。和往常一样,耶稣总是想到别人。他赦免那些行恶的人,他为母亲做一些安排,他欢迎一个忏悔的强盗进入乐园。
福音书记载着加略山上耶稣言语的不同片段,其中只有两卷福音书记载的耶稣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相同的。据《路加福音》记载的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5)这是他临死之前信心的表现。约翰对耶稣来到世上的整个使命做了一个深奥的总结:“成了!”(约19:50)对于耶稣的话,马太和马可却一致记下了极为神秘又悲伤的一句:“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可15:33)
在福音书中,唯独这次祷告,耶稣是用正式的、让人感觉疏远的字“上帝”而非“阿爸”或是“父啊”。当然他是引用诗篇的话,但是,他也是在表达一种严重的疏远感。一个难以想象的分离出现在上帝的位格里:圣子感到被圣父抛弃。
“上帝隐藏了,对那些亲近上帝的人而言,是异常痛苦的事。所以当上帝自己成为人,他所感受到的被上帝的弃绝也是最厉害的。”路易斯这么写过,毫无疑问他是对的。当超级市场的收银员或是两个街区以外的邻居不理睬我,这实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如果我的妻子,与我一起度过成年岁月的妻子,突然中断与我的一切交流,那可就是大事了。
在加略山上,三位一体上帝的位格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一位神学家可以完全地解释,我们所听见的只是一个感到被弃绝的孩子所发出的痛苦呼喊。如果耶稣早就预料到他来到地上的服侍将会有如此的结局,这是否有益呢?但如果以撒知道他父亲亚伯拉罕不过是奉命行事把他绑在祭坛上,又有何益呢?如果天使没有显现,亚伯拉罕一刀插在他所爱的唯一的儿子的心脏上,那将如何呢?加略山所发生的,对圣子而言,他所感受的就是全然的被抛弃。
我们不知道那一刻,父的哭喊是什么,我们只能想象。圣子“为我们成了诅咒”,保罗在《加拉太书》中这么说。“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林后5:21),保罗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这样写着。我们都知道上帝对罪的感受,这种被抛弃的感觉很可能双方是一样的。
赛尔兹写道:“他是唯一的神,曾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没有什么言语能比《尼西亚信经》上的两句简单的表述更令人震惊的了:‘出于神而为神……他在彼拉多手下受难。’对罗马巡抚彼拉多,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名字,因出现在信经中,全世界的基督徒们一天之内会诵读千万遍……仅仅是因为这个罗马巡抚在他当政年间定了耶稣的死罪。”
不管有多么羞耻和悲伤,在一个叫做加略山的小山上所发生的事,成了耶稣一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对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的作者而言是如此,对教会而言是如此,甚至我们可以猜测,对上帝而言亦是如此。
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人若因犯罪而被处死的话,这个人是一个失败的人。然而,当耶稣死的时候,甚至有一位板着脸的罗马军人被感动而大声说道:“这人真是上帝的儿子!”(可15:39)他亲眼目睹他的那些残暴的同胞和被他们所加害的人之间强烈的对比——这个人还剩一口气的时候还在求上帝饶恕他们,这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苍白身影,显明统治这个世界的假神,是不能遵守自己所承诺的忠贞和公义的。是宗教而非反宗教的在控告耶稣,是法律而非无法无律处死的耶稣。他们以审判、鞭挞及暴力对待耶稣,使当时的政治和宗教当局暴露出了真面目。
在耶稣两边一同被钉十字架的强盗表明了两种可能的反应。一位嘲笑耶稣无能,弥赛亚还不能救自己吗?另一位则看见了耶稣身上的权能。他在信心中冒险,请求耶稣:“在你的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路23:42)别人只在嘲笑中称耶稣为王,对于耶稣国度的真貌,这个临死的强盗比任何人看得都清楚。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个强盗代表着整个历史不得不对十字架做出选择。我们看到耶稣的无能为力,是上帝的无能为力呢,还是上帝就是爱的证明?罗马人只尊敬像丘比特这种大有能力的神祇,实在看不出来挂在木头上的尸首有哪一点像神。敬虔的犹太人,总是纪念全能耶和华的许多故事,他们看着这位自称为上帝的在软弱羞辱中受死,因此对他毫无敬仰之意。正如殉道士犹斯丁(Justin Martyr)在《与犹太老大的对话》(Dialogue with theJew Tryphon)一书中所说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就注定了犹太人拒绝承认他是弥赛亚,耶稣钉十字架满足了律法的诅咒。
尽管如此,在时间的洪流中,却是在加略山上的十字架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道德标准,派克写道——
“在爱的方法论上,我不能不引用一位争战多年的老教士所说的话:“至少有上打的方式可以来应付邪恶,有几种方法还可以战胜邪恶。不过这都只是真理的一小面而已。唯一能彻底征服邪恶的方式,是将盘踞在人心中的恶彻底根除。当邪恶就像血被海绵完全吸收,又如刺入心脏的矛被牢牢吸住,邪恶就失去了它的能力,而无所作为。”
消灭邪恶,只能借着爱才能实现。这需要人有奉献精神……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但我知道确实如此……每当这样的事发生的时候,世界的权力平衡就会愈来愈向公义一方倾斜。
在加略山的那一天,权力平衡可不是少许的改变。因为吸收邪恶的那位是特别的一位。如果拿撒勒人耶稣不过是像马丁·路德·金、曼德拉一样的无辜受害者,那么,他可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记号,然后就消失了,根本不会从他生出一个宗教。因为门徒们渐渐明白了——是上帝自己选择了软弱的方式,这种觉醒改变了历史(虽然需要复活来令门徒信服)。十字架重新定义了上帝是一位甘心为了爱而放弃权能的上帝,借苏勒的话就是,“上帝单方面地解除了武装”。
权能(power),无论动机多好,总是会带来苦难。爱是甘心受害,爱融化了苦难。权能与爱在一个叫做加略山的山顶上交汇,上帝为了爱而弃绝了权能。
版权声明:本文选自杨腓力《耶稣真貌》,青橄榄书殿出品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