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脸书80后华人工程师跳楼自杀,我们如何在职场高压锅中成长?
作者:林伟清
9月19日,年仅38岁的Facebook(脸书)华人工程师Qin Chen从公司四楼跳楼自杀。年轻有为的生命就此陨落,留下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令人伤痛、叹息。
Qin Chen的自杀后,400多湾区华人自发聚集悼念,不仅是为死者争取利益,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的呐喊。
Qin Chen的自杀是一种极端的表现,除了暴露出已经为许多人诟病的脸书公司文化;很大程度也暴露了湾区华人工程师在头顶光环下,不为人知的职场压力和生存处境。
01
高压锅的生存环境
“硅星人”的这篇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VGsWOoKDVLtOUqovoMuU3g),详细报道了Qin Chen的事件,包括:长时间工作、上级绩效考核差评、换组失败,工作任务太重无法承受,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丢掉工作,无法拿到绿卡,影响整个家庭在美国的生活等等。
他所遭遇的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职场压力再加上家庭的重担是许多硅谷华人内心共同的痛;人们因此紧张、焦虑,甚至严重抑郁、选择自杀。
自杀的人一般都是压力太大,最后崩溃,走向不归路。对现在职场中的绝大多数80后、90后来说,虽然还不至于自杀,但处在“高压锅”里的人不在少数。
据网络媒体“36氪”在2019年初做的调查显示:63%的人对目前的就业环境充满焦虑,只有17.7%的人对职业现状表示满意。
快速变化的未来,升职或创业的压力,家庭的需要,高额房贷,以及不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高压锅”环境。
再加上人与人之间残酷的竞争、个人偏颇的价值信念以及无法割舍的面子荣誉,是造成许多个人悲剧的原因。
个人主义的社会会倾向于把所有的成功、失败都归因于个人,但事实不是这样。人是在关系中存在的。
现代社会把人性扭曲了,把一个个人孤立起来,并且只从外在的成就看待人的价值;这种扭曲的认识必然会使人活在社会“高压锅”之中不堪重负。
我们只有回归人的本质,在真实的生命关系中去看待生活,经营人生,才能有效地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压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02
生命比成就重要
耶稣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说: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性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来换生命呢?
“活着”的一个基本理解是:与这个世界保持关联。我能感知冷暖明暗,我能触摸、能拥抱周围的人,然后,我感受到喜悦和满足,或者悲伤和痛苦。
死亡,就是与这个世界失联,或者我感受不到这个世界,感受不到这个世界带给我的喜乐与痛苦。这是人与机器一个本质的不同。
因此,人需要去思考更大的课题: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什么是我生命的终极价值?
人工智能的先驱李开复先生在他的新书《AI·未来》中,提到他自己53岁——人生的黄金时期,查出淋巴癌晚期的经历,活过5年的几率只有50%。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突然意识到:以前自己疯狂工作使机器能像人一样思考,结果自己却成了像机器一样思考的人。
他发现自己生命中对妻子对孩子的亏欠。他突然意识到生命的本质不是工作,不是外在的成就,而是爱。
中国人多是实干家,擅于解决眼前具体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在美国的中国人大多数是工程师的原因。但我们不擅长去思考长远、深刻、本质的话题,我们觉得这些问题又不能当饭吃。
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却能在生命面临重大转折和危机的时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扛得住压力,直到明了人生终极意义、目标明确的人才能坚持到最后。从纳粹集中营走出来,后来创立“意义疗法”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他的名著《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
“人最后的内在自由,绝不可以失丧……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并有其目的。”
一般对于处在职场高压锅的人,如果能想清楚自己人生的意义,看清楚工作的目的,必能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并在压力下做出合宜的选择,不至于最终绝望、放弃。
03
建构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身边有朋友,做视频媒体很成功,几百万的粉丝,开了个小公司,夫妻俩自己运营。俩人特别辛苦,妻子管着公司大大小小的事,丈夫负责节目,常常熬夜看片、写稿子到凌晨两三点;就这样,还要带着一个孩子。
这还是平安无事的时候,要是碰到对手的恶意攻击,他们就很紧张。每次碰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显得很疲惫、困倦。要是长时间这样透支,我真担心他们的身体会出状况。
这对夫妻朋友,有一段时间在网上遭遇了对手非常猛烈的恶意攻击,他的人品和作品被贬得一塌糊涂,那个弟兄一下子就受不了了,陷入重度抑郁的深渊。最后,他走出来,重新恢复工作,正常地制作新的节目;而且越来越好,公司也不断发展。
我问他是怎么走出来的。他说,有两个关键因素:
他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一听他的声音不对,马上就从老家过来陪他,帮忙照顾他和他的家庭;教会有年长的弟兄每天来陪他跑步、锻炼一个小时。
他才逐渐从抑郁的阴霾中走出来。他感慨到: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社会支持太缺乏了。许多人的支持网络太脆弱了。
人不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别人的支持;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很实际的。
你的支持网络,能够在你一个人走不动的时候,给你鼓励打气,让你歇口气、让你重新得力,甚至背着你往前走;或者在你还走不稳当的时候,给你指引清晰的方向,陪伴你,扶持你。
常说我们中国人看重集体,很团结,但这种集体和团结是有血缘、亲情、地域基础的,离开了这种原始的基础,就有种“非我族类”的思想,甚至互相攻击。
中国文化里缺少现代陌生人社会所需要的那种建立关系的基础。西方文化因为基督教信仰中“人是按着上帝的形象和样式造的”影响,对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有了一个基本的前提。
职场人士至少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支持网络呢?
# 家庭
原生家庭的支持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新的家庭。一般来说,这个家庭跟自己的原生家庭很不一样,彼此的连接相比以前要弱很多。
职场人士的家庭应该是他们工作的最大支持和动力来源。很难想象不被另一半支持的事业,即使成功了,家庭可能也毁了。
如果只有一方工作,负起责任养家,那么另一方应承担起帮助者的角色,多去体谅配偶的辛苦,想办法缓解对方的压力,让工作的一方没有后顾之忧,能有更大的承受力去扛住职场的高压。
双方要有一致的认识,知道这不是长期的状态,并评估能承受多久。
我很喜欢提姆·凯勒牧师的做法,当他准备去纽约植堂的时候,跟他妻子谈好了两年的期限,他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的需要。这让他妻子有预期,失衡的状态有多久。
而如果家庭和事业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要敢于先停下事业,照顾家庭;记得:关系第一,成就第二;生命比成就重要。
# 睿智可信任的人生导师
不同于学术上做指导的导师,人生导师是能够给你的人生指点迷津、提供智慧的人,他主要给我们提供精神和灵性上的支持。
这些导师是你在有实际困难的时候,可以随时寻求帮助的人。
人生路上多风雨磨难,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压力,谁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人生导师对我们的人生帮助很大。
以前这个角色由自己的父亲担任,或由村里有智慧的长者担任;现在很多时候,由某个群体的领袖、长者担任,比如会堂的拉比,教会的牧师等。
当然,也不乏有以看不见的优秀作家、哲学家、艺术家做人生导师的,只是这样就不能有现实真实的生命连接了。
# 真诚而实际的朋友圈
这里说的朋友圈不是那种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圈,这种朋友圈也需要,因为人总要有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释放压力,享受生活。我说的是一群有深交的朋友,彼此坦诚相见,互相理解,又能提供很实际的帮助。
教会的小组团契,比如:夫妻团契、职场团契等属于这样的朋友圈,大家因着共同的信仰连接在一起,有共同的价值信念,愿意彼此相爱,渴望支持和祝福彼此。
这样的群体,能在我们碰到压力、危机的时候,提供强大的支持,让人有盼望有力量。
在外漂泊的人,只有极少数人能完全凭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一个地方立稳。
大部分人需要各种各样的社会网络的支持,而这样的支持网络越稳固,我们的人生步伐也能走得越来越坚实。
04
信仰是一份真实的生命关系
很多人不从这个角度来来看待信仰,总以为信仰就是一套宗教信念。可能有不少宗教是这样的,但基督信仰的本质,是一份与神真实活泼的亲密关系。
这份关系是透过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死里复活而建立的,因为耶稣的宝血洗净了我们的罪,使我们得以与圣洁的神和好。我们的信不只是头脑上的信,而是真实的生命碰撞和交流。
在压力中,我们会呼求神的帮助,呼求神给我们力量和勇气。有时,神会奇迹般地帮助我们扭转局面,就如当初的使徒们所经历的。
我们会向神倾诉、与神对话,就如我们与亲近的人倾诉,释放我们内心的恐惧和压力。
不管是什么结果,我们能在信仰中真实地经历到,神与我们同在;神在我们的压力中,祂也大过我们的压力和焦虑。
所以,虽然残酷现实的压力压榨我们,让我们远离至亲的家人,远离生活的快乐,若我们能回归生命是关系的本质,早早确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构有意义的朋友圈,并与神有真实的关系,高压锅的压力会让我们生命成长、成熟,活出精彩的人生,就如它能煮好美味可口的饭菜一样。
— 完 —
版权声明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注明来源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