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放下仇恨 拥抱和平
迈向自由的漫漫长路,曼德拉用一生的时间奉献。他不畏惧权势,勇于挑战不公体制,投身黑人平权运动,甚至为此付上27年牢刑代价。最终他选择拥抱和平与饶恕,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并当选南非总统。
曼德拉在街头演讲,呼吁黑人一起对抗种族隔离制度。而立之年的曼德拉,与友人合开律师事务所,经常担任黑人贫民的义务律师或提供低价法律服务。声援黑人人权的社运组织非洲国民大会看上曼德拉的热血,邀请他加入,却未获得正面回应。
直到南非白人政权的种族隔离制度加剧,非白人人种外出得携带通行证。当他得知友人因未带通行证而遭到警方盘查甚至枉死,开始投身黑人社会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以和平方式追求理想,却不见任何制度松绑。1960沙佩韦尔惨案发生,大批民众聚集在警局外,抗议通行证制度,却引来警方的枪击射杀,造成数十民众死亡。
曼德拉气愤之余,态度也开始转变,拾起武器采取暴力路线,以土制炸弹攻击各政府机关。甚至冲进正在播放电影的戏院,向观众呼喊:“任何国家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都会面临两个选择,屈服或战斗。”显然,曼德拉此时选择的是战斗,而且是武装战斗。
在逃亡之时,曼德拉接受媒体采访,被问起发动暴力抗争,他个人最想要的是什么?曼德拉说,“自由,我希望我的太太和孩子可以自由的走在这个国家。”
曼德拉在庭上花了4小时陈述自己的想法,愿意为理想奉献生命的宣言震撼人心。
曼德拉一行人终究被捕,他在法庭上花了4小时陈述。他原先的非暴力抗争,只换来更压制性的法律、更少的权利,不得不进行暴力行动,最后他说:“我企盼的理想是自由民主的社会,所有人和谐的相处,享有平等的机会。我为这份理想而活,也力行实践。倘若有需要,我也准备为其而亡。”全国上下一致认为,曼德拉等人难逃叛国罪的死刑,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被送至杳无人烟的罗本岛。
由于妻子温妮长年在外进行的释放曼德拉运动持续蔓延,加上黑人争取平权未曾间歇,1989年上任的基督徒总统戴克拉克大举改革,宣布无条件释放曼德拉、废除种族隔离制度、推动不分种族的大选。
27年的牢狱生活带给曼德拉身心严重的伤害,但是在走出监狱的那一刻,身为基督徒的曼德拉,决定活出信仰,不要让心中的怒火来控制他,不向过去伤害他、逼迫他的人报复。“当我怒气上升,我对自己说:‘他们已经囚禁我27年,如果继续恨他们,我就仍在囚禁之中。’我对自己说,‘我想要自由。’”
出狱之后,曼德拉带领全南非,饶恕过去种族隔离带来的伤害。他呼吁黑人“把长矛扔进大海”,克制复仇的欲望。
狱中27年,给曼德拉的不是更深的仇恨,而是对和平实现理想的渴望。
曼德拉在罗本岛的18年,夜里被拘禁在窄小牢房,白天是无止尽的采石苦工。幼小的女儿未满16岁不能探监,妻子温妮也因反种族隔离而经常被捕入狱,先后经历母亲的病逝、长子的车祸辞世…曼德拉对家人的思念、对自由的追求却未被打击消退。
身处任何环境,他都如同斗士,当所有人被送到罗本岛,毫无尊严的对待,没有人目光再燃起追逐自由的火炬,只有曼德拉,他在狭小的牢房积极锻炼健身、跑步,要同伴团结一起争取权益,而首先争取的就是有长裤可穿,最后也如愿以偿。
走过非暴力抗争与激昂的武装手段,他深知和平的意义,也意识到少数白人深怕多数黑人掌权后,不仅丧失原本的权益,还可能沦为被歧视的族群。因此当曼德拉出狱后,激烈的流血冲突一再爆发,甚至有民众要他不要再空谈和平,要采取行动。他只呼吁黑人宽恕,以总统选举赢得政权。他说,“我们或许不能赢得战争,但我们可以赢得选举。”
结果证明,曼德拉带南非走向的不是更深的仇恨深渊,也没有更加撕裂种族情感,而是踏上以爱和解的土地,“没有人会生来就因肤色不同而仇恨他人,仇恨是学习来的,但人们也能学习去爱,因爱是源于自然、源于人性内心。”
1994年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上,曼德拉邀请曾经看守他的三位前狱方人员出席典礼。
电影《曼德拉:漫漫自由路》就是改编自曼德拉狱中书写的自传。电影中,细细描绘他从意气风发的律师,曼德拉仍在狱中时,制片安南特.辛赫(Anant Singh)便询问曼德拉,希望将他的故事拍成电影。历经15年的历史考察、访谈,修改剧本55次,请曼德拉家人担任电影顾问,希望真实描绘曼德拉的人生。
此片在南非上映时,打破影史纪录,成为南非史上最卖座电影。伦敦首映会上,威廉王子夫妇受邀参与,同一时间却传来曼德拉病逝讯息,虽一度考虑暂停播放,但在场的曼德拉女儿要求继续放映。电影结束观众才得知消息,全场默哀,纪念95年岁月中,为种族平权奋斗的曼德拉。
(选自2014年4月3日《台北市报导》,记者林纯如,有删改)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