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信仰与人生

文学,是上帝给人类独特的礼物,它关乎美学,也涉及我们对人性、对人生、对信仰的思考。可以看到,历史上的经典文学作品,蕴藏着与基督信仰殊途同归的精神含量,而圣经,除了是享誉中外的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一个有崇高的审美趣味的人,必定在圣经的宝藏中丰富自己的心灵,也必定在一切传播真、善、美的文学作品中,拓宽自己的视野。

门槛

“我们整个的基础破裂了,大地裂为深渊。”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这样写。真正的文学,一方面贴近苦难深渊,另一方面仰望灿烂星空,她是人类生存暗夜中的超越之思,给人带来灵魂的惊艳和颤栗。

阅读就是与大师对话,与自我对话,与人生对话。灵性阅读,化育真我人生。真正的经典里有精神性的惊艳和生存性的颤栗,欣悦使书页变为门槛。

还记得小时候读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我根本不知道那本前边撕去了几页的连环画叫什么名字,但里边的神秘和忧郁却深深打动了一个十一岁孩子的心。那一刻他明白了文学是可以移动的树林和无法洗干净的手。他走进了那神秘的黑夜,忘了吃饭,也忘了时间。在这个除了课本几乎没什么藏书的山村,谁也说不清这本奇怪的画册是怎么来的。

随意组合文字,是种诱惑。但文学是在与这种诱惑的搏斗中产生的。文学让语言成为路。像儿时黄昏,母亲唤着乳名喊孩子回家吃饭,一个个孩子沿着晚霞笼罩下的乡村土路,赤足回家。那炊烟下锅灶上的饭菜香是真的,那回家的路是真的。

文学不是一种专业,而是和人生相关的一种境界。

处境

文学和生活一样真实广阔。每一本打开的书页,和每一片落叶同样真实,甚至书页本身都散发着木香。在千百次感动过后,生活还跟原来一样,融雪在明亮阳光下滴落下来,鸽群在澄澈天空飞过。但又全不一样了。

谁说圣洁不可以成为一种美丽,生活的庄严不可以成为一种实际?谁说那最黑最黑的海底就一定没有那条最黑最黑的鱼?那是来自神秘境界的消息,文学生于世界变成境界的刹那。于是:人,人着;生,生着。生活之壳破碎,心魂之翼张开,生活就意味着生活的可能性,人亦是。

或许,这种种人生图景有些过于幽暗,但幽暗的背后恰恰有明亮的光。只有内心温暖的人们才格外感觉得到世界的寒冷!

帕斯捷尔纳克说:“书是一块立体的滚烫的热气腾腾的良心……精神世界没有书便不会延续,就会绝种。猴子就不曾有过书。”又说:“不久以前,人们以为书中的场面是编造出来的。这是误解。书何须那些场面?人们忘记了,我们惟一能够支配的事是使发自内心的生命之音不要走调。”

好书就是那些使发自内心的生命之音不走调的书。在一个处处走调的世界上,我们能认出那些好书吗?有时候,习惯于谎言的人把真理也当成了谎言。

求索

一次次,一次又一次,我们借着追寻梦想来找寻自己。

一次次,一次又一次,我们在找寻自己时丢失了自己。

哀哭变成欢笑,欢笑又变成哀哭。

那变化的,是一张张沧桑的脸;那不变的,是真理隐约的容颜。

只是,我们还有勇气走下去吗?

很多次,坐在列车硬座车厢里,和邻座说够了话,而前边还有漫漫长夜要熬。有人在打瞌睡,咣当咣当的列车行进声中,你却难以睡着。这时,你总会拿出一本书,读 着读着,一夜很快就过去了。甚至连座位都没有的时候都有,你站在列车拥挤的过道里看一本讲述人类苦难和温情的书,在昏黄的灯光下,竟不知不觉站着读了一 夜。

人生不是可以在书中消磨一生的旅途。然而,在人类共通的苦难中,是书使你学会把自身的磨难放在一个合适位置,然后更有勇气承载它。

总有一方璀璨的精神星空,值得你去仰望。

这不是逃避,而是生活本身。

在可以陪伴你度过漫漫长夜的书中,但愿也能有这本书。

这就够了。

信念

我信故我思。

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把这句话改成了“我思故我信”,于是,思就失去了方向。

好在,仍有那么多真信和纯思……

发布时间: 

Friday, 2014, December 12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Friday, 2013, April 19

录入日期: 

Wednesday, 2014, December 10

录入者: 

box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