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活出了爱的生命,而这,正是中国文化和社会严重缺乏的,一个文明中若没有爱和敬畏,就没有真正的明天。
作者:
机构:
中西文化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中国以儒家的“仁”为核心概念,建立伦理体系;西方则是以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救恩”为核心,建立信仰体系。
人本主义大行其道,人类渐渐落入远离上帝的处境中,当代艺术也极少能真正给人带来美的体验。我们只有按照神所设立的美的原则去从事创作,才能产生“美的艺术”,引起美的愉悦。
如果没有建立以道德和信仰为根基的生活,对于美的追寻也没有结局。正如作家北村所说:美如果没有神圣作依托,它是非常脆弱的,毫无超越现实的能力。它只是一种猜想。
消费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种特征,已经渗透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会也难以幸免。消费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潮,更是牵涉到一种以人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我们为自己设立了一些墙,有时候还穿着漂亮的外衣,例如坚守信仰,忠于圣经,把自己扮成忠贞之士,把生命成长当是知识的累积,属灵生命贫乏且与社会脱节。这是致命的错误!
有血有肉的人都会面临情关与试探,没有人例外。从圣经来看男人危险试探的本质,最能帮助21世纪后现代的文化里,没有永恒真理为依归,因而容易掉入浮士德的漩涡里的男人。
毫无疑问,当今的社会充满了许多非正义,但真正带来改变的,仍然是在恩典当中作出的回应。当人们看到上帝恩典的美好时,恩典就会有力地引导他们追求正义。
“后现代”在高举经验、感受,注重讲故事这几点上,与注重宗教体验和讲故事的基督信仰不谋而合。对于生活在后现代文化中的我们,当如何对他们传讲真理的信息呢?
如果没有从信仰而来的高度,我们既无法超越现实的苦难,也无从获得从永恒而来的真实的慰藉,梵高的名作《在永生之门》,带我们读懂今生与永恒之间的张力。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chinese@crcna.org